還記得看到電訊局裁撤時的新聞還蠻錯愕的,但再仔細想想現在還有誰會發電報呢?
只要動動手指,訊息就在全世界滿天飛了。

  60 年代,民國五十七年初次離家到成功嶺大專集訓,那時第一次椄到家裡發來的電報還印象深刻,在逢甲唸書時就時常會有家裡來的電報了,有時還會附錢〈尤其每年過生日時〉,當時好像最高額度可以附上 300 元。
那時一般人收到紅白帖時,人若無法到場參加,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發封電報恭喜或弔唁,還可以隨附一份禮金或奠儀,電報文也有公版格式可以挑選,但自己寫電報文內容電信局是按字數收費,每則電報還有最高字數限制,所以大家都用簡潔的文字,不會長篇大論的。

  再早 50 年代,還記得孩童時每天上學的路上,還會經過一個作煤球的場地,小孩子好奇,經常還會停下來看煤球工人揮舞著大木槌的場景,到現在還記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先從煤和泥依一定比例在地上圍一圈加水攪拌,到鏟入煤球模型中,到用大木槌敲實,到退模夾下煤球曬乾。
現在在大陸有些地方還看得到在用煤球,但比台灣以前用的煤球小。

  小時在左營大街上還有彈棉花的店,小孩子經過還會被手持長弓,在紗布面下彈著棉花的動作吸引,母親也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就將家中已被壓得緊實的棉被送過去重彈,重新彈過的棉被又會恢復鬆軟保溫。

  相機膠捲底片,現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那是啥了,學生時代最常到照相館買的就是 36 張和 72 張的相機底片,最早只有黑白底片,台灣直到民國 60 年左右彩色相片才較普遍。
當時的相機也不是人人能買得起的,甚至我民國 64 年到嘉義瑞里開產業道路時,山上的小朋友還沒看過相機,他們對我能拍彩色照片的相機都感覺新奇。
拍完相片不是能立即看結果的,要等整捲底片拍完送去照相館沖洗成負片,再洗出相片;但往往都是拍照以後很久的事了。
洗出的相片是按張數算錢,一般合照再多加洗相片分送各人,所以拍下照片無論拍得好不好,底片要錢、洗相片也要錢,那時拍照都是很謹慎的,哪有像現在一拍就幾千張的。
柯達、富士、櫻花是當時台灣最普片的三大膠捲品牌,價格也不相同,柯達最貴,富士次之,櫻花比較便宜;柯達底片拍出來的相片顏色偏紅較鮮豔,富士則偏綠適合拍風景,各有特色。
現在這些產業都已經停產,也都從街頭消失了!

  再來看看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消失的產業:
照片沖洗〈膠捲底片已甚少,電子相片已取代〉
錄影帶租售〈網上就可看電影〉
唱片行〈同樣網上就可下載〉
爸爸媽媽雜貨店〈被便利商店取代〉
書局〈電子書取代,實體書也不須存書,立即下載印刷裝訂〉
報紙業〈電子媒體取代,增加及時性快速性〉
綢布莊〈裁布作衣愈來愈難了〉
郵局〈被宅配、快捷取代〉
鐘錶店〈成珠寶店的一部分〉

還有其他的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知識性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