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字、畫自古在中國就扮演調情怡性又教化人心的腳色,不但能激發人們對美的共鳴、思索探究心底和思緒的聯想,甚或讓人廢寢忘食的追尋心靈啟發及慰藉,這也是為何這些藝術珍品在國際舞台上,不分國籍、不分人種都能受到世人的高度關注的原因。

  中國文字本身應該也是世界唯一可以當藝術來看的文字,各種字體、風格,不但可以充分顯示寫字主人的性格及心態,也可裱框掛設當藝術品。

  一幅好書畫作品,不但要繼承過去傳統,而且要體現當時時代風格,這種繼往開的作品才有其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這種作品,不論是古代的還是近現代的,都能起到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增進人們美好情操的實際作用。

※張大千(1899 年 5 月 10 日-1983 年 4 月 2 日)84 歲。

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
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
又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
廿多歲起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

  張大千於 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
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切磋同談。
之後,他在 1969 年居美國,至 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
1983 年過世,是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畫家之一。

一、《桃源圖》:張大千的桃源

《桃源圖》
成交價 HKD 270,680,000(約 11.2 億台幣)
香港蘇富比(拍賣時間 2016-04-05)

  《桃源圖》是張大千眾多潑墨與潑彩山水畫中較為成功的一件作品。
畫中大面積的墨彩交漬、畫幅邊緣的山石與桃樹的精緻描繪,形成强烈的視覺對比。
畫面左下方的小船與山澗引導觀者從圖式中去找尋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意境。
然而,張大千並沒有急於描繪“桃花源”的具體景緻,畫中主要部位大面積的變幻墨彩,讓“桃花源”繼續保留著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
這正是繪畫藝術的魅力體現與神韵所在。

二、《佳偶圖》:鴛鴦戲水,佳偶天成〈大千畫荷賞之一〉

《佳偶圖》184.5×95 cm
成交價 RMB 159,917,220(約台幣8億)
香港蘇富比(拍賣時間 2011-05-31)

  該作品出自著名的“梅云堂”,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
畫中精工细緻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托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蔭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

  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
張大千的藝術發展歷程看,當時他正在經歷由早期细筆臨摹各派大師向後期自創的潑彩潑墨風格轉變的轉型期,作品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佳偶圖》張大千的荷花題材中,屬於非常大型的作品。
它的特别之處,在於其水線清楚,以朱砂勾金,細緻描繪荷花形態,並以荷花葉下的鴛鴦寓為“梅云堂”主人高氏夫婦。
(注:“梅云堂”是迄今最完整、素質最高的私人珍藏張大千畫作,由與張大千結識逾 40 年的高岭梅、詹云白夫婦搜集而來,部分更為張大千餽贈二人的作品,别具意義。
可以說正因為有了梅云堂,才有張大千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存世,没有張大千,也就不能成就梅云堂的收藏。)

三、《愛痕湖》:記錄張大千過往情事

《愛痕湖》(1968 年作) 76.2 × 264.2 cm
成交價 RMB 100,800,000(約 5.04 億台幣)
中國嘉士德 (拍賣時間 2010 - 05 - 17)

《愛痕湖》張大千 1968 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畫面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後景則為掩映其間的一泓湖水;
湖的後岸為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總體上畫面給人一種色彩斑斕、大氣宏偉的感受,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與中國傳統文人藝術的水乳交融之作。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煙雲

  說到這幅畫,其實它的背後還有這麼一個故事,1965 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遊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奥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有數日之逗留。
關於此行的細節,張大千在翌年創作的另一本《愛痕湖》落款中,曾這樣寫道:
“年前與藝奴漫遊歐洲,從瑞士入奥國,宿愛痕湖二日,曾做此詩以戲之。”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屋舍

  在《愛痕湖》的題款裡面我們看到:
湖水悠悠漾愛痕,岸花摇影狎波翻。
 只客天女來修供,不遣阿難著體温
。”
詩寫的旖旎惻艷,盡管我們無從考證這個藝奴究竟意指何人,但是可以想象張大千經歷於亞琛湖畔的,不僅有悦目的美景,也一定有動心的情事。
他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也透露了這位畫師的多情心事……

  張大千一生的風流源於藝術的愛美之心。
他一生與七位女性有過動人的愛或被愛的糾葛:

最落寞的未婚妻謝舜華,與張大千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奈何天不眷顧,兩人還未正式成親,這樣一個識大體,善解人意的美女子二十出頭還未過門就香消玉殉。
大千當時亦感世事無常,便至松江禪定寺出家,法名大千

   後其二兄張澤迫其還俗,並奉母命迎娶正室曾慶蓉,並育有一女。
她一生處處忍讓,委曲求全,遇事都為張大千考慮,常常還會勸慰和他同時入門的二房表妹黃凝素的衝動與莽撞。

  二太太黃凝素個性直爽,共育有七子四女,在張大千幾次有新的愛戀對象後,她潑辣吃醋,說話犀利,得理不饒人,追求自我。後與張大千離婚,找到自己的真爱,敢愛敢恨。

  最痴情的李秋君,為張大千終身未嫁,也是張大千最喜愛的女弟子及心目中永遠的紅顏知己。
張大千曾三跪秋君
一跪佳人,只為惺惺知己情。
二跪知己,恨不相逢未娶時。
三跪故土,塵蠟苔痕夢裡情。

李舒:張大千的紅燒牛肉面與知己紅顏
大千秋君寂寞,抗戰前夕,張大千把自己的親生骨肉心瑞心沛過繼給秋君。
李秋君把她們視如己出,盡心養育。

  1927年,張大千還有一名朝鮮情人池春紅,為藝妓出身,這位年僅 15 歲的朝鮮藝妓,美麗可愛,深得張大千喜愛,在朝鮮采風期間,也多虧這位可愛女子的照顧。
張大千與少女池春紅(新浪讀書配圖)
張大千池春紅

本欲納為妾,但遭父母反對,在 1939 年因反抗日軍強姦被殺(建「天女散花」畫作)。

  1935 年,張大千在北平遇見他的三太太 楊婉君,她本是漂亮有個性又受人欣賞的唱大鼓的女人,手更是美得無法形容,一下吸引了張大千,請她做手模,多番追求均失利,北平的淪陷成就了他們的愛情。
她也最能獨當一面,是張大千的四房太太裡最能幹的一位,但一生都無生育。

  1949 年,48 歲的張大千娶了大女兒張心瑞的同學 18 歲的徐雯波做四太太,育有兩子兩女。
最小的徐雯波,陪伴了他後半生,周遊列國,宣揚中國藝術的歲月,直至他離開人世。

  張大千移居台灣後,經常到日本購買繪畫用具或裝裱字畫,下榻橫濱名園偕樂園。
園主便介紹山田喜美子小姐來照顧張大千的起居生活。
山田年輕貌美,頗得大千歡心,他在自己的詩中描寫道:
「親輦名花送草堂,真成白髮擁紅妝;
 知君有意從君笑,笑我狂奴老更狂。」

偕樂園也成了「白髮紅妝」的安樂窩。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山頂屋舍

  這幅作品比較巧妙地結合了傳統水墨畫用比的輕重緩急,也加入了西方繪畫的筆觸感,色彩上還考慮到了自然光和環境色,通過畫面的效果可以看到山巒和湖泊明顯抽象化,山間屋舍卻是簡潔、優雅,給人留下餘味的空間。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湖水

   此畫營造了一種細膩的氛圍,山中的屋舍清晰可見,而周圍的湖水洶湧澎湃而來,形成一棟一静相結合的態勢。
傳統的水墨畫既可以用純水墨來營造描繪對象的立體感,又可以用色彩和水墨相結合來描繪所作的物象。
而色彩的描繪並不像西方繪畫那樣具有色彩上的科學分析,只是將物體原有的顏色繪入其中,加入水分,用筆也是輕重緩急,筆觸長短不一。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洶湧的湖水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雲水相間

《愛痕湖》高清細節圖之張大千題款

四、《夏日山居圖》:臨摹古畫之典範

臨王蒙《夏日山居圖》(1947 年作)
181 × 69.5 cm
成交價 RMB 80,500,000〈約四億台幣〉
上海工美(拍賣時間 2011 - 06 - 26)

   張大千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夏日山居圖》原跡是王蒙的傳世真跡精品,而張大千的《夏日山居圖》,乃是他在丁亥(1947 年)三月背臨而成。
大千在樹身上以己意略施赭石,赭石乃大千臨王蒙畫時常用的方法,如其所臨的林泉清集圖,本來也是水墨畫,也在樹身加赭石,都有清新脱俗的效果。
這也可以看出大千雖然“好古”,卻並非一味拘泥於古法。

大千的這幅《夏日山居圖》,其山水布局基本忠於王蒙原作,採用了高遠和深遠相結合的縝密構圖,保留了原作的恢弘氣勢和静謐清寂、可居可遊的氣氛,盡得王蒙山水畫的藝術精髓。
全圖結構繁複充盈,在稠密中仍透出靈動的氣韵。
畫長松峻嶺,氣勢巍峨,山巔多矾頭,山脚松林雜樹蒼郁茂密。
山腳林蔭間,房舍半露,隱者自樂。
大千特地選用易於潑墨的舊紙,下筆細緻綿密,設色蒼潤濃郁,為大千用功極深的作品。

五、《天女散花》:揭大千與朝鮮少女的秘情

《天女散花》(1935 年作)167 × 72 cm
成交價 RMB 74,480,000(約台幣 3.7 億〉
北京保利 (拍賣時間 2010 - 12 - 03)

  這幅《天女散花》描繪天衣飛揚的女仙,手持蓮瓣,“天女散花”的景象。
所繪人物氣象安祥嫻靜,造型雍容華貴,線條的運用圓潤自如,轉折之處則頓挫有力且富於節奏感,整幅作品盡顯唐人氣度,正符大千自題“擬唐人壁畫筆法”之意。

   相傳這幅《天女散花》,畫中的天女係以和大千相識相戀的朝鮮少女池春紅的容貌為藍本所繪製,他在畫上的題詩中有“畫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畫中人物並非虛幻,亦非真的天女。
這位早在 1927 年就結識了的藝伎,因為在遊金剛山期間朝夕相對,又喜愛書畫,所以頗得張大千欣賞,以致最後兩人竟私定終身。
此後一直到 1939 年池春紅因反抗日寇非禮被殺,甚至到張大千逝世,池春紅的形象屢屢出現在張大千的筆下,或出以古代仕女,或出以仙佛人物,或出以摩登小姐。

六、仿巨然 晴峰圖》:大千盛年山水巨作

《仿巨然 晴峰圖》(1946 年作)168.5 × 85 cm
成交價 RMB 72,800,000(約台幣 3.6 億)
上海天衡 (拍賣時間 2010 - 06 - 30)

   此圖是借元人《萬山積雪圖》的構圖章法,融以巨然長披麻筆法,與劉道士《湖山清曉圖》水法並兼元人筆墨遺趣,“集其大成,自出機杼”,借古開新的極具代表性的大幅傑作。
此畫雖說仿巨然,實質卻是對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畫的“借屍還魂”。

七、《紅拂女》再現盛唐精麗畫風

《紅拂女》 甲申(1944 年)作 125 × 75 cm
成交價 RMB 71,300,000(約台幣 3.5 億)
中國嘉士德 (拍賣時間 2013 - 05 - 10)

   張大千 1944 年創作的《紅拂女》是他工筆仕女的精絕之作,也是張大千稽古敦煌後力圖呈現盛唐精麗畫風的重要創作。
該作主角為唐代“風塵三俠”之紅拂女,作品構圖明快而簡潔,整個畫面只表現紅拂之姿。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服飾

  畫中沒有交迭或穿插其它事物,單純地讓美感聚焦在女主角身上。
這位主角用雙手撑開斗篷,抬起頭,上身微微傾斜,膝蓋稍稍提起,長裙曳地,翩然而來,直接擄獲觀眾的視線。
所有的動作都優雅大方,毫不忸怩作態。
高高束起的紅色腰帶,藍、綠、白色相迭的繫帶。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面部

   她鳳眼圓睜,以堅定的目光迎向觀眾,神色從容自若,含蓄又不退縮,正如她在小說中迎向李靖虬髯客,表現出優雅、積極的態度。
這正是張大千刻意為紅拂女設計的身段。

張大千紅拂女》粉本

  大千通過正面出場和左右對稱的形式,暗示紅拂女爽朗、大器、果斷的性格;又讓傾斜的上身和彎曲的長裙連成修長的弧線,不但冲破對稱構圖的呆板,也烘托出女性優美的姿態。
我們知道,大千是个京劇的戲迷,常自京劇表演中得到啟發。
所以,紅拂女才有類似京劇花旦在舞台上亮相的身段。

紅拂女》局部細節圖之題字

八、《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大千畫荷之臻品〈大千畫荷賞之二〉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1947 年作) 154 × 78 cm × 4
成交價 RMB 63,763,920(約台幣 3.2 億)
香港佳士得 (拍賣時間 2013 - 05 - 28)

   《荷塘野趣》構圖氣勢磅礴,荷葉參差呼應,對比中見和諧;大塊面色墨的荷葉與績痩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襯托,對照著盛開的大朵荷花,使畫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给。
張大千更以清麗之筆揮出數根長蒲草,令畫面異常生動,整體上層次分明,極富節奏感。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一

   比之 1945 年作的《巨荷》,《荷塘野趣》構圖上較為緊緻,但保留着石濤畫荷之特點:
先以淡墨作花瓣,繼而用重墨勾染瓣尖,令荷花極生動醒神。
較之 1959 年畫的《風荷》,《荷塘野趣》在尺幅上與之相約,畫荷的手法沒有太大的變動;然而構圖上《荷塘野趣》左邊稍見疏落,營造出較為寬闊的空間感,由此可見,1947 年創作的《荷塘野趣》在研究張大千四屏通景荷花中有著起承轉合的功效。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二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三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高清細節圖四

九、《多子圖》:寓意多子多福

《多子圖》 137 × 66 cm
成交價 RMB 62,423,460(約台幣 3.1 億)
香港蘇富比 (拍賣時間 2011-05-31)

   以兒童為主題的畫作,在收藏界被稱為嬰戲圖,榴開百子樂天年嬰戲圖是張大千的人物畫中較常見的題材之一。
《多子圖》畫雖簡,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塗寫庭中四孩兒攀石擾枝摘取石榴的景象。
所繪線條勁挺而有彈性,設色艷麗而不失古雅。
取百家之所長,精心的融入於自己的風格,令人賞心悦目。

《多子圖》細節圖一


《多子圖》細節圖二

《多子圖》細節圖三

  嬰戲圖 始於北宋畫家蘇漢臣,在明清倆代成為廣受民間畫家歡迎的吉祥題材。
以兒童為題材的藝術品不僅體現了自古至今對孩童的無限關愛與期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和祝願。
此幅《多子圖》即以簡筆畫成,衣褶以濃墨勾寫,用筆多方折;人物以淡墨細線勾勒面部,並在額頭、鼻骨即下颌處施以白粉,這顯然是受到明代畫家唐寅“三白法”的影響。

十、《鳳簫圖》:大千仕女畫代表作

《鳳簫圖》(1955年作) 116×65cm
成交價 RMB 58,639,680(約台幣2.9億)
香港蘇富比 (拍賣時間2013-05-27)

   重彩工筆畫《鳳簫圖》融入了敦煌的飛天元素,色彩艷麗卻又古樸,張大千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述了秦穆公之女吹簫引鳳的故事。

   四十年代,張大千帶領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兩年六個月的時間,精心臨摹了大量的壁畫,這些臨摹作品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畫的藝術精神和創作技法,此時張大千創作的仕女畫,風格主要吸收北齊壁畫的那種非常挺健的線描;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華貴,嬌媚高傲,健康秀美;設色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並参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
整个畫風有了非常大的轉變,而且逐漸定型,形成自己的風格。
這一時期是張大千仕女畫創作的黄金時期,對於他最終形成自己工比重彩的人物畫風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十一、《荷花》大千畫荷賞之三

  此幅作品作於1944年,那時的大千已經是名滿天下,筆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態。
這幅《荷花》是張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賞,嬌豔而不俗,沉著而不浮,生動而不匠。
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絕非過譽之詞。

十二、《賞荷圖》大千畫荷賞之四

  張大千畫荷畫得出色,得益於他愛荷、養荷、賞荷。
他畫的鈎金荷花富利堂皇,沒骨荷花清嬌秀麗,寫意荷花水墨淋漓,他畫的荷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被世人譽稱為“大千荷”,畫出了荷花的神韻。

《林壑幽居圖》

  潑彩畫法是張大千在繼承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揉入西洋繪畫的色光關係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山水畫筆墨技法,獨步古今,引領潮流,天下無能望其項背者。
晚年變法並沒有妨礙他對傳統技法的繼承、探研和發揚,而是互補互長,相得益彰,創造出一種半抽象的墨彩交輝的意境。

晚年精品《疏池暗香》

  荷花關係著荷的神韻。
張大千在上個世纪四十年代曾親赴甘肅敦煌,臨摹佛教壁畫。
通過細心揣摩佛畫中蓮花寶座的造型,結合自己的寫生實踐,張大千領悟到了荷花的輪廓線和神韻之間的關係。
他的荷花於明豔中現拙厚,清新中見精神,有著無比灑脱的韻味。

《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鏡心 設色絹本  122×56cm
落槌價:25,500,000人民幣
  北京保利2012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在亞洲大酒店舉槌。
張大千《李檢法定林蕭散圖》以2100萬起拍,最終以2550萬的價格落槌。
  
大千追摹古人書畫,用功之勤、涉獵之深廣非一般人可夢見;且其富於收藏,於畫學鑒賞有極高之器識與修養,因此相互為用,觸類旁通,舉凡史上諸家派之畫學淵源與筆墨技法,無不徹底精研,盡收手底。
  
張氏臨仿古人畫跡,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是他完全依照原作,一絲不苟,亦步亦趨地臨摹多遍,做徹底的搜尋觀察,以充份掌握古人之心源技法,甚至能達背臨的熟練程度。
如他所臨的《仿董源江堤晚景》、《仿劉道士湖山清曉圖》、《錢選貴妃上馬圖》。
其次則是將分屬同一古人之不同畫跡,加以局部分解打散再重新構圖組合,因此看來是該一古人之風貌,但傳世間並無這張古人畫跡;大千早年偽仿石濤的山水畫,即經常用此一手法,但有時應用不好,則難免有些斧鑿痕跡。
第三個層次雖說仍是“擬古”,其實已是畫家在通曉古人的形神技法後,自抒已意地以其畫學修養來從事創作,前述之《擬六朝唐宋以來畫冊頁》可為最佳範例。
此冊之用筆、設色、構圖、題識無不精絕,幅幅光豔華麗;雖鋒芒畢露,卻又沉凝端穆,豔而不俗。
然而以上三個層次大千常是反復來回地相互為用,因此在一九五零年前後亦很難界分其差異。
總體而言,大千五十餘歲時的擬古風格,實已達到了行雲流水之境地。
  關於《定林蕭散圖》,張大千曾作過多幅,在其作於1967年一幅同題材作品中,其題曰:
“龍眠居士有定林蕭散圖。蓋為王荊文公居金陵定林寺時所作也,此圖見著錄而墨蹟不傳,每欲追撫,以目翳而止。
近頃目力稍勝,遂想像為此效。
龍眠作人物者,以趙漚波、張叔厚為嫡嗣,此圖雖未能方駕二公,亦未肯與仇唐作後麈也。丁未春爰。”
可見《定林蕭散圖》並沒有現成的圖本可供參考,張大千之作多半基於想像,因此在追求古意之外,在構圖和人物造型上反而更加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