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農(1891年5月27日-1934年7月14日)卒年44歲

〈1925 獲博士學位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生於江蘇江陰城內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幼聰慧過人,6歲能作對聯、詠詩。

  清宣統二年(1910年)夏初,劉半農母親病危,根據當時的習慣,為了沖喜,他和朱惠女士倉促結婚。
刘半农和夫人朱慧
劉半農與妻子朱惠
雖然這並沒有挽救回母親的生命,但朱惠卻成為他一生最忠實的伴侶。
雖然結合匆忙,但劉半農對這樁婚姻很滿意,原因是他違逆當時的婚俗,曾在婚前偷偷去看過未婚妻。
朱惠面白貌美,劉半農一見傾心,為此在婚前他就很心疼地讓丈母娘家給未婚妻放小腳。

  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幫革命軍撰寫革命文牘。
民國元年革命成功,但不滿軍隊中的混亂無紀,返鄉;先在中華書局任編譯員,並翻譯介紹世界名家文學及小說作品。
民國六年(1917年)經北大蔡元培校長破格邀約聘用,到北京大學任預科國文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五四運動的驍將〉
民國九年(1920年)和妻子及四歲大的女兒一起到英國倫敦大學學習實驗語音學,並在當年於英國又生下了兄、妹一對龍鳳胎。

〈留英學生倫敦合影 中排左一〉
民國十年(1921年)夏因為經濟壓力,轉入當時生活水平較便宜的法國巴黎大學學習。
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

〈1924北大留法同學合影〉
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在回國的海輪上,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回國後,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

劉半農與國語統一籌備會〉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染病逝世。

  劉半農生平軼事很多:
一、以身試罵
  他曾為了要編一本“罵人專輯”,在北京某報紙上刊登啟事,徵求各地的“罵人語言”。
語言學家趙元任見到啟事後,立即趕往劉半農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劉半農“痛罵”了很長時間。
隨後周作人也趕來,用紹興話再把劉半農“罵”了一頓。
劉半農在大學裡授課時,因向學生們徵集“罵語”,又被寧波、廣東的學生相繼用方言“大罵”。
此後,劉半農又去拜會章太炎,章太炎也聽說了他正在收集“罵人語言”,就用漢代的罵人話“罵他”,還告訴他這句罵人話是誰說的、典出何處。
接著用唐朝罵人的話“罵”他,再告訴他是誰罵的,典出何處。
一直從上午說到中午。
劉半農同來的人只得出來向章太炎作揖說:“我們麻煩老師很久,現在我們要告辭了。”

二、雙簧事件
  新文化運動剛起步時,許多人習慣於恪守舊的傳統,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缺乏足夠的認識。
為壯大文學革命的聲勢、宣傳文學革命,錢玄同劉半農於民國七年(1918年)3月在《新青年》上分別扮演了正、反兩個角色,進行辯論。
錢玄同化名“王敬軒”,發表了《文學革命的反響》。
這篇文章以反對新文化運動的頑固派身份,陳述新文化運動的“罪狀與弊端”,攻擊《新青年》給社會造成的“危害”。
劉半農則以新文化運動的捍衛者身份,發表了《答王敬軒》的長篇文章,針對“王敬軒”所列的新文化運動的“罪狀”,以犀利的筆鋒逐條批駁,將對方駁得體無完膚。

三、一語成讖
※徐志摩
  民國二十年(1931年)11月10日,劉半農邀請好友數人到鄭穎孫家,其中包括曾同在倫敦待過的徐志摩
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之際,徐志摩接到電話,爾後笑意盈盈地說:
“我明早六點南飛。明晚此時,當與小曼共飯也。”
同座中,劉半農年齡最大,又喜開玩笑,聽徐志摩說坐飛機,便打趣道:
“飛空之戲,君自好之,我則不敢嘗。”
徐志摩回應到:“危險在所難免,我自甘之。我苟飛死,君當為我作輓聯。”
劉半農笑答諾。

  宴席散去,劉半農徐志摩握手道別時,徐志摩還依然笑著叮囑:
“一事費神:我若死,毋忘作輓聯。”
然而,兩文人好友之間的玩笑之詞,竟成讖語。
19日,由南京到北平載著徐志摩的“濟南號”,在濟南黨家莊遇大霧失事。

※自身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6月下旬,為了調查蒙古族牧區民俗,劉半農赴內蒙考察。
刘半农赴内蒙考察
〈劉半農赴內蒙考察團〉
劉半農遠足塞外,夜宿百靈廟一間鄉村草房,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他自備一行軍床,於房中支架獨臥,故作僵硬狀,開玩笑說:
“我這是停柩中堂啊!”
聽者為之大笑,卻不料一語成讖,在考察途中,劉半農為虱子叮咬,染回歸熱,回京後耽誤治療,於同年7月中旬離世。

劉半農過世後,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
胡適
守常慘死,獨秀幽囚,新青年舊伙如今又弱一個;
拚命精神,打油風趣,老朋友之中無人不念半農。

蔡元培
自然科學家習慣於機械的實驗、數字的統計,雖有時也大膽的假設,而精神是收斂的。
文學家習慣於高尚的理想、菽媯的語言,雖有時也是嚴格的寫實,而精神上是放任的。
兩種長技,不易並存。
培根以科學者而為莎士比亞編劇本,歌德為文學家而於植物學上有所發現,張弛自由,最為難得。
我們的劉半農先生就是這一樣的典型人物(大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