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曾經在台灣各地如雜草般生長,開枝散葉,如今卻模糊淡出,成為消失的歷史痕跡。
外省人這個族群,走出了竹籬笆,逐漸失去身份認同,融入了台灣社會。
眷村人、眷村事,是台灣一頁歷史,是台灣社會的一個切面。

  眷村遠去,外省第二代紛紛以各種形式的創作,試圖為流離他鄉的上一 代,還有留在故鄉的宗親們,留下些記憶。
眷村未死,只是凋零。
外省人這個族群基因,也漸漸淡化。
但是台灣大街小巷裏隨處可見的外省小吃--牛肉麵、餃子、 餛飩,還有台灣中央山脈人煙罕至的清境農場上,都可以找到的正宗雲南菜,說明了今天的眷村,無所不在。

台灣著名媒體製作人王偉忠自述

  很多眷村孩子是在屋頂上長大的,喜歡爬梯子登高,那是一種心情吧,我家在山坡上,座東朝西,我就常這樣看著陽光。
大陸導演姜文電影喜歡用“陽光”兩字,我就是喜歡陽光。
眷村小孩只認得村子,眷村外的世界都不熟悉,第一次到台北,看到中山北路那麼多的汽車,我以為是到“國外”了。

  我因早讀一年,17 歲就考上文化學院(現在的文化大學),就像軍人一樣,背著一個大行軍袋北上,行軍袋的最下面是臉盆,上面再疊上衣服與棉被,中間則藏著錢,就這麼一個人到了台北。
我還記得剛下火車站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綠油精一閃一閃的閃光招牌;
剛到台北的我,東南西北都分不清,過地下道時,方向都走錯了。

什麼都沒有就要有出息

  我 20歲開始在電視臺打工,每天跑到電視臺混,沒錢都沒關係,工作多長都行,非常樂意幫明星跑腿。
現在想想,哪來那麼好的體力?
當時心理應是有一點虛榮、好玩、有趣,但最重要的是想“有出息”。

  對一個從南部眷村踏入台北的孩子而言,“有出息”的慾望很強,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當時覺得台北女孩每一個都很漂亮,台北人都很乾淨,每一個都會“擺譜”;
對於這些現象,我懵懵懂懂的,但對這世界就是充滿好奇,硬著頭皮往前走。

  我其實很害羞,但,就是想有出息,衝出去的心情很強,不怕羞才有力量。
剛開始我覺得自己處處比不上別人,經過幾年努力可以與他人平起平坐了,然後臭名在外了,接下來變成孤芳自賞,好像“大神附體”了,直到近幾年態度又有了轉變,只要別人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都願意幫忙。

  回頭想想,我覺得“熱情”應該就是我的元神,說穿了就是想參與,現在才知道,這是一路支援我最大的力量。
我曾說“喜劇是我的革命方式”,為什麼要“革命”,就因小時候窮、是弱勢,所以有一些批判與叛逆的個性,也因此我的政治模倣秀節目,一直帶有一點黑色、有一點調侃、有一點諷刺,媒體人都是天生反骨,我打擊權威,但,絕不打擊弱者,我的喜劇也絕不刻薄。

  我為什麼要做“全民最大黨”,就是要超越藍綠,且必須要超越藍綠,節目中那兩隻一藍一綠的鞋子,說好聽是帶著藍綠往前走,不好聽就是要把藍綠踩在腳底下,媒體必須做到這種超越。

身為媒體人就得有正義感

  多年前我在當時為“國防部”所管的華視做“連環泡”,在節目裏批評國民黨,雖然有些高層氣得跳腳,但也不得不說“這孩子是可愛的”;
如今我的態度還是這樣。
媒體是站在當權者對立面,有人勸我說,我們是提供娛樂的,一個製作人幹嘛這樣跟自己過不去,不過我還是認為媒體人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千萬別崇拜政治偶像

  千萬不要崇拜政治偶像,走極端的人才會變偶像。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辛苦努力自學,能講好幾國語言,也有跨國事業,且家庭和樂美滿,我每次看到這麼可愛的中產階級,就不禁想,那些貪污的、連話都說不清楚的政治人物憑什麼管這麼優秀的人民?
現在兩萬多票就可選個“立委”,討好兩萬人太容易了,不是我說大話,如果我出來選台北市長一定選得上,但我就是不選,這是媒體人的原則。
當然當權者也不會喜歡我們這種人。
可是,“在野”時,他們都跟我很好。

對台灣未來還有期待

  我對未來的台灣還是有期待的,我們要讓人民變成強大的思想者,我們雖然可能是羊,但要讓那些想吃我們或領導我們的獅子、狼知道,你們不好,我們就換獅子或狼;
永遠要記得,“民主”就是我們這些羊有權力換獅子。
年輕孩子對很多事情很冷漠,沒有太大的意識形態。
就以不久前吵得不可開交的“中正紀念堂”改名問題來說,我就聽過一個孩子不解的問“蔣介石為什麼要攻打台灣”,他連蔣介石是誰、作了什麼都搞不清楚,這讓人聽了不知該悲還是該喜。

  長久以來,我們都是嗷嗷待哺的在期待“政府”;
其實,我能作政治模倣秀,譏諷那些當權者,這也是中國五千年來第一次,意義重大。
大家都不要太激情,我記得 1975 年老“總統”過世時,那天晚上大雷大雨,我母親趴在床上痛哭,感覺天要塌了,但事後想想有這麼嚴重嗎?
面對當下的台灣政治狀況,不要太激情,這才是偉大的人民。

  我對眷村有著一種特殊感情,明年我會和賴聲川合作一齣大舞臺劇,敘述台灣眷村的總影。
另外我也要製拍一檔 60 集的連續劇,前 30集描述 1945年至 1975年第一代外省人初到台灣,後 30集則是 80年代以後,外省人在台灣落地生根。
等我再老一些,我就要開始口說歷史,好好說說台灣的變遷。

  最後我要再強調,做媒體要的是影響力,不可能賺大錢,只有官商勾結,警匪一家才可能一夕致富。

王偉忠小檔案
生日:1957 年 10 月 26 日
學歷: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
祖籍:北京,父親有一半滿族血統
處女作:“婆婆媽媽”
(在華視播出的 15分鍾家庭短劇,王偉忠也參與演出,但只出聲未現身。)
成名作:“連環泡”
(1986 年在華視播出後,以黑色喜劇諷刺社會時事,片中諸多單元包括“每日一 字”、“中國小姐”等單元都造成轟動。)
事業:現有五家製作與經紀公司,除“全民大悶鍋”延伸的“全民最大黨”是大受歡迎的政治模倣秀外,包括大 S、小 S、郭子乾、黑人、劉真、秀琴、林美秀、王怡仁、何戎等人都是他旗下藝人,在圈內被稱為“偉忠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