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菜譜

  眷村菜是台灣族群融合的最佳寫照,眷村菜裏面什麼食材什麼菜系都有,南北口味混搭,本省外省並存。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卻很有創意,但創意是怎麼來的?
其實創意就是無中生有!
眷村媽媽是廚房的魔術師,眷村因為窮,訓練大家有什麼做什麼,想辦法變出各種菜出來。
小孩的創意基因源自於父母,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時候,第一個想法都不是買的,都是想法兒變出來的!

  王蓉蓉-眷村子女第二代,眷村料理傳承者。
現與兩個可愛的女兒住在一起,以美食為嗜好,沿襲且嘗試開發各種眷村料理,分享給所有對於眷村有美好記憶與印象的饕客。
著有《偉忠姐姐的眷村菜:一點兒錢養活一大家子的 27道記憶美味》和《偉忠姐姐的眷村菜 2:王家秘傳 33道吹牛好菜》。

  當初國民黨部隊來台灣的時候,幾乎全國各省的人全都到位,一個眷村最起碼有十幾個省的人在裏面,在口語上南腔北調,在菜肴上是各地佳肴,而且都是家常菜,表現自然就豐富;
大家在眷村裏相濡以沫,互相較量功夫,互補有無,互相供需,形成各種不同的“南北合”,因此各省家常菜的精華都在眷村!
尤其眷村佔台灣的人口約五分之一。

  一個地方的文化開展,一定是從“吃”開始。
眷村帶來了各省吃的多元文化,像牛肉麵是外省老兵帶來的,傳統菜市場裏所販售的各種餡餅、水煎包、燒餅、油條、滷菜,也陸續成為台灣一般民眾熟悉的小吃。
記得小時候帶便當,很多台灣同學喜歡交換吃我家的便當,所以“眷村菜” 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而且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與台灣相同的眷村文化了,她是完全在台灣這塊土地發展出來的本土文化,又有趣又溫馨,值得介紹給大家。

  我在台灣出了兩本書--《偉忠姐姐的眷村菜》,描述的是我們家的眷村菜,是我們家的感情菜譜,我媽媽與家人熟悉的菜,不能代表所有的眷村菜,但多少能記錄眷村文化的發展,一段充滿“味道”的故事。

眷村菜市場

  眷村菜市場對我影響很深,我小時候對菜市場的第一個印象,是跨在李伯伯肩膀上看到的,到現在都還記得從高處看下來菜市場人來人往的感覺。
市場裏有很多味道,眷村菜就跟那個菜市場一樣,充滿了各種味道!
你的鼻子如果像《香水》那本書的主角一樣,大概一聞那個味就知道,啊!到了眷村了!
就像端午節快到的時候,到處都是糯米、粽葉、蒸粽子的氣味;
到了過年時,空氣中又充斥著臘肉、臘香腸、豆腐香腸的味。

  我們家巷子裏有一個台灣太太,嫁到眷村時還不會講國語,但竟然跟著四川媽媽學會做辣菜,做得好到可以在菜市場賣,每到了下午吃飯的時候,她就會炒辣椒,炒得整個眷村都是那股獨特的辣椒味兒!
所以為什麼眷村的味道那麼特別,它就是什麼人都有,什麼菜都有,混合起來的味道就特別不一樣。

  眷村的菜市場裏有很多學問。
因為這一批從大陸來台灣的人,本來是沒什麼機會跟外面社會接觸的,這個市場等於是跟台灣人接觸的“窗口”,後來自然而然成為聚落。
時間久了,眷村的媽媽很多會到菜市場擺攤,跟台灣媽媽在一起,眷村外面的菜市場,就變成台灣媽媽跟眷村媽媽聚集的地方。
菜市場裏除了賣菜,也賣很多小吃,說這些市場是眷村菜的起源,一點也不為過。

  眷村菜市場的語言很好玩,每一個台灣太太都會學著講一些普通話。
1949 年以前,他們都不會講普通話,一段時間之後,菜市場裏的台灣太太就都會講普通話了,他們的下一代普通話就更“溜”一點。
而眷村的外省太太進去賣菜、賣小吃,久而久之也學會講臺語, 這些臺語很好玩,有四川臺語、山東臺語,各種怪腔怪調的臺語都出現了。

用“甩”的還是用“打”的?

  本省與外省人對食材的講法有些不同:像我們叫的“老玉米”,其實就是台灣本省人說的“包榖”;
而“番茄”指的就是“番茄”。
小時候曾經發生一件事,讓我到現在仍然記憶深刻。
有一次我和很要好的玩伴提到“番茄蛋花湯”應該怎麼做,我說要先將番茄炒一炒,再煮至番茄的紅油出來,“甩”一個蛋花就好了。
她聽了之後十分生氣,說:“‘甩’太難聽了!不就是打個蛋花嘛!”
為了這個“甩”字說法,我和她吵了半天。
其實,現在想想,這只是日常生活口語的應用不同罷了!
提到“甩”蛋花,我小時候很喜歡“甩”蛋花的感覺,並且以“甩”出漂亮的蛋花自豪。
每次只要一有機會,就非得“啪啪啪......”地“打”個不停,聲響頗大,我媽常笑說:
“你打個蛋,八里外都聽見啦!”

  眷村菜最令人懷念的,是菜裏面的人情味!
市場裏有一堆賣豆腐乳的、麻辣醬的、辣椒的、辣菜的,有時候東西快過期了,就送給大家。
像我們家過年是要吃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以前北方大戶人家,在臘月八號賑災濟民、送給大家喝的;
我們家可不是什麼有錢人哪,只是小士官兵哪!
可是過年時家裏有客,就一定得做好臘八粥送給大家吃,大家都沾沾喜氣。
眷村的人就是這樣,很有意思,到菜市場買菜,多買兩斤豬肉,買回來經過鄰居家,就說:
“紹琴呀!這豬肉給你!這裡脊肉不錯,這筍子不錯,拿去做菜吧!”
也不要錢,他們就像兄弟姊妹一樣!
尤其這些媽媽們,感情更好,眷村講的就是“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早就在大陸啦!所以他們買菜都會多 “拎”一點兒回來,這就是互相“供給”,當然,久而久之,做菜也會互相影響,到最後,連眷村的小孩都不是被同一個媽給養大的。

  我們小時候,眷村家裏一定就是一個紗門,一推就出去了,一推就進來啦,家家戶戶串來串去方便得很,所以我們小孩子根本就不是吃一家飯長大的!
那時候眷村常見的吃飯情景有兩種:
一種就在家裏擺桌在屋子裏吃;
一種是媽媽帶著大碗在外面吃,這時就叫小孩回來吃飯,一邊吃,一邊喂小孩,一口一口地喂,其他的小蘿蔔頭站在旁邊流口水,也跟著被喂一口。
小時候吃奶都是這樣,奶水不夠吃不飽,找個有奶的,所以說:“有奶便是娘!”
小孩就是這樣“喂”大的!
在誰家玩一玩,到了吃飯時間,那家的媽媽說:“留下來吃飯吧,也不多你一副碗筷!”
在眷村,幾乎各家的菜式我們都吃過,像我們隔壁蔣爸爸是蘇北人,巷口李媽媽是廣東人,另外還有四川人、 湖南人、天津 人、北京人,各種菜系都有!
有時候在人家家裏就吃了飯,東吃吃西吃吃,經常在外面打遊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