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畢直布羅陀,午餐後搭乘水翼船往對岸的坦吉爾 Tanger,
〈▲水翼船不大,跟金門到廈門小三通的船相似〉
航程約略五十分鐘,航速不算太快,航行平穩,
我們也從歐洲來到了非洲,離開歐盟地區要先辦理退稅,我們沒多買東西,也沒稅可退了。
在船上 Tinna 也要幫大家辦理摩洛哥的簽證,
〈▲要下船了〉
▼規模比我上次來時擴大許多。
〈▲2011 年來時的坦吉爾港口出口〉
願意放下權力,推動民主思維,這跟我去不丹時認知不丹國王給我類似的感動!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心痛!
摩洛哥現任君主一切施政以民生做考量,戮力發展工業及觀光,
〈▲我們住宿位在新區的酒店 RAMADA〉
▼這讓所有人都看的到顯著的成就及進步,也看到城市環境的大幅改善,感覺到一切的欣欣向榮,現在大家稱這裡為北非的花園。
〈▲酒店窗台看出去的街景,一個現代城市〉
坦吉爾 Tanger 是摩洛哥北部一個三十多萬人的歷史名城,
▼由於位處於地中海的出口,與對岸的直布羅陀同樣扼守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
〈▲指向海峽的古砲〉
自古來重要的戰略位置讓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法國人等列強相繼爭相統治這裏,
〈▲海濱廣場的夜晚〉
▼因此也讓坦吉爾變成一座國際化城市。
〈▲有世界各大連鎖酒店進駐,也有新穎的購物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摩洛哥獨立,1962 年這裡成為自由港,並為王室避暑地;
〈▲當地的購物中心及超市〉
▼我七年前來時,一出渡輪目光所及,落後景象,
這次一到海港,新穎潔淨的海關大樓,讓我耳目一新;
〈▲▼清晨港灣邊滿天的海鷗〉
還記得上次來時,傍晚我跟阿咪散步海邊步道,感受到的是落後、封閉,
▲▼這次再來,同樣的海邊步道卻讓我認為是不同的地方。
坦吉爾人民感覺上知禮、守法、親切、好客,
遊覽車外經常可以看到跟遊客揮手打招呼、比讚的路人,
〈▲▼當地市場都是賣些當地商品〉
〈▲當地鞋子、皮袋,皮件都很硬〉
路上經常有人會用中文對我們說“你好!”,
〈▲一家賣老相機、老錶的小店〉
〈▲當地導遊帶大家去熟識的店家,可以用洗手間,這些都可以理解〉
我晨跑路上碰到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會打招呼,
〈▲濱海廣場下面是整排的夜店、舞廳,面對大海,又不會吵到居民〉
更強烈感覺車子對行人的友善,讓人舒服。
第二天與上次遊程同樣,
▼先來到大西洋跟地中海交界的 Spartel 角拍照留念,
▼跟我們上次拍照的地方有些許差距,
〈▲2011 年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分界點的燈塔〉
我想是因為當地交通停車方便及景觀,做的調整考量吧,
〈▲我們在摩洛哥搭坐的遊覽車〉
▼觀光客到此一遊又哪在意位置有沒有精確?
〈▲右邊地中海,左邊大西洋的指標牌〉
▼才下車拍照,就聽到有人唱著“我有一隻小毛驢從來也不騎”的歌聲,
▼當地小男孩帶著微笑,唱著歌,牽著大小兩隻驢子,溫文有禮,跟他拍照給點小費。
遊覽車載我們前往旅程的下一站,摩洛哥首府拉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