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晉朝

  西元265—西元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東晉兩個時期。

  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中國歷史上三國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之一。
西元 265 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西元265年—西元316年),定都洛陽,史稱西晉,西元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
此後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晉 愍帝遷都長安,使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建立了十六個國家,3年後匈奴族首領劉淵攻克長安,俘晉 愍帝,西元 316年西晉滅,史稱“五胡亂華”。

  西元 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建鄴建立東晉(西元317年-西元420年),東晉曾多次北伐。
西元 383年東晉前秦 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

  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
西元 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

九十四、「八王之亂」:
  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馬衷即位,為晉惠帝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賈后)陰險毒辣,先後除掉汝南王 司馬亮楚王 司馬瑋,廢太子(後毒殺),趙王司 馬倫聯合齊王 司馬囧廢除賈后司馬倫稱帝。

  之後,各諸侯為爭奪皇位展開了廝殺,有:
趙王 司馬倫、齊王 司馬囧、成都王 司馬穎、河間王 司馬顒、長沙王 司馬義、東海王 司馬越,加上被賈后所殺的汝南王 司馬亮、楚王 司馬瑋,史上稱「八王之亂」,持續16年,獨剩東海王 司馬越
司馬越毒死晉惠帝,立司馬熾為帝,即晉懷帝西晉王朝從此衰落。

九十五、西晉滅亡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

  公元308年,匈奴劉淵稱帝國號漢,十六國開始,公元316年軍大舉進攻西晉都城長安晉愍帝赤上身,乘羊車出城請降,西晉滅亡。

  次年東海王 司馬越司馬睿在南方建業正式稱帝,為晉元帝,建立東晉王朝,任王導為宰相,共同執掌朝政,實為「,共天下」,司馬睿亦因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面,最終抑鬱病死。

九十六、晉 滅亡原因:
 其一,統治集團腐朽,政治制度落後,權力分散;
 其二,白痴晉惠帝無力控制全局,導致宮廷實權派內鬥,以及八王之亂,耗竭了國力;
 其三,沒有正確處理好民族矛盾,導致少數民族入侵,造成「五胡亂華」。

九十七、五胡十六國」
  從劉淵後漢開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後建立了許多國家,史上稱為「五胡十六國」,這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
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南方由東晉統治。
十六國東晉並立百餘年。

九十八、南北朝

  西元 420 年—西元 589 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分裂時期,由公元420年劉裕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
公元420年,東晉將領劉裕登基,國號「」,統治南方,晉恭帝退位,東晉滅亡;
次年劉裕毒殺晉恭帝,開了殺「禪讓退位者」的先例。

  北方的北魏滅掉北方的幾個小國,結束了十六國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統一了北方。
南方的和北方的分統天下,並立百餘年,歷史上把這段時期叫「南北朝」。

  該時期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五胡指匈奴、鮮卑、羯胡、氐、羌;十六國指前趙 ( 匈奴)、後趙 ( 羯)、前涼 ( 漢)、後涼 ( 氐)、南涼 ( 鮮卑)、北涼 ( 匈奴)、西涼 ( 漢)、前秦 ( 氐)、後秦 ( 羌)、西秦 ( 鮮卑)、前燕 ( 鮮卑)、後燕 ( 鮮卑)、南燕 ( 鮮卑)、北燕( 高句麗、漢)、胡夏 ( 匈奴鐵弗)、成漢 ( 氐)】,下接隋朝,南北兩勢雖然各有朝代更疊,但長期維持對峙,所以稱為南北朝

  南朝(西元420年—西元589年)包含劉宋、南齊、蕭梁、陳,四個政權的更疊,但這中間除梁元帝江陵作都3年外,其餘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共60年。
南齊(479-502年)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於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
蕭梁(502-557年)歷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
(557-589年)首尾凡33年,歷3代5帝。
承衰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於北方強敵之手。
 
  北朝(西元439年—西元589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
北朝是我國歷史上與我國南朝同時代並存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
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胡化漢人所建。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隷,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埃蘭沙赫爾),南到東南亞印度

九十九、科學巨匠祖沖之」:
  
南北朝時期的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家和機械製造家。
他所創制的《大明曆》,確定一年為365.2428天(與現代科學確定的只差50秒),開闢了曆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7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還和他的兒子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後人稱之為「祖氏原理」。
於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歲。

一 OO、「淝水之戰」
  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 苻堅討伐東晉,其先鋒部隊被晉軍擊潰,秦晉兩軍夾淝水對陣。晉軍要求秦軍後撤,以便渡河一決勝負,在秦軍撤退之際,秦軍中有人疾呼:「秦軍敗了!」,秦軍大亂,晉軍乘勝出擊,大獲全勝。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

一 O 一、風聲鶴唳」:
  「肥水之戰秦軍大敗,符堅帶領僥幸逃脫者一路丟盔棄甲,連聽到風聲和鶴鳴,都也以為是晉軍到了,趕緊逃亡。
最後回到自己的國家時,剩下的兵力只是原來的一兩成而已了。
後來,人們就用「風聲鶴唳」來比喻人過度緊張或驚慌,自己擾亂自己,與「草木皆兵」同義。

一 O 二顧愷之
  是東晉時期繪畫卓越的代表人物。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線條連綿流暢,如「春蠶吐絲」。
是中國最早期的繪畫理論家,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 (摹搨妙法)》《畫雲台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
代表作《洛神賦圖》。

一 O 三、「南北朝」滅亡原因
南朝:
 其一,門閥勢力各自為政,門閥與皇權摩擦爭鬥不斷;
 其二,受外來勢力經常侵擾,經濟受創,政權不是很牢固;
 其三,部分皇帝昏庸殘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將領叛亂。

北朝:
 其一,六鎮北魏貴族將領)之亂,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鬥爭;
 其二,土地兼併嚴重引發社會矛盾,動搖國家(東魏、北齊)根基;
 其三,權臣勢力過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難以駕馭。

一 O 四、隋王朝

  西元581年-西元618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

   西元581年楊堅登基後以「節儉」、「殺貪官污吏」穩定了政權,後進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績是,廢除了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開創了科舉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舉兵南下,消滅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270年(東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西元604年,楊堅次子楊廣毒殺親父奪取皇位,是為隋煬帝。
隋煬帝不但窮兵黷武、個性兇殘,且六親不認、殺兄屠侄,在位時大興土木修建運河,致全民怨聲載道。
西元617年,晉陽 太原留守 李淵起兵反,攻入長安,立代王 侑為帝。
西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縊殺於江都,時年五十。
五月李淵長安隋恭帝 侑,稱帝,國號,建元武德,是為唐高祖隋朝滅亡
國祚38年。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
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
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建立京師大興城(今西安)和東都洛陽)。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遣隋使最為著名。

一 O 五、「科舉制度」:
  不論出身、門第、階級,而以考試產生國家的「士大夫」階層,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 O 六、隨 滅亡原因:
 其一,大一統表面下的各種割據勢力暗流湧動,統治基礎很不穩固;
 其二,門閥對科舉制度不滿,與敵惡勢力勾結,對抗皇權;
 其三,隋煬帝個人因素: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窮奢極欲與濫用民力;
    但是,像搞科舉、建東都、修馳道、鑿運河、征高麗,都是苦在當代,功在千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