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通常是指台灣自 1949 年起至 1960 年代,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內戰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
IMG_1782.PNG

形成背景
* 1945 年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收回日本台灣總督府管轄區域,已經逐漸有中國大陸各省居民與官兵來台灣。

IMG_1786.PNG
* 1949 年,中華民國國軍失利於國共內戰各省軍民、政府人員被迫轉往台灣定居。
據統計,1946 年台灣人口約 610 萬人,1950 年卻激增為 745 萬人,其中增加的數量絕大部分為此階段的新住民。
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 150 萬以上激增人口帶來的居住問題,開始興建房舍或安排宿舍,並將新住民以軍種、職業、特性等,分別群聚於一定範圍,即為現在所知的「眷村」。
* 1990 年代後,因眷村老舊改建後的混住與年齡結構等多項社會因素,台灣居住於眷村的外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

IMG_1783.PNG

歷史
* 1945 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光復台灣之後,第一批國軍與眷屬陸續抵達台灣,簡陋眷村開始出現。
* 1949 年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軍公教人員與眷屬隨政府撤至台灣後設立 「軍眷管理處」,開始大量興建眷村。
* 1956 年,蔣宋美齡帶領婦聯會、工商界與華僑募款集資興建眷村。
 該年戶口普查資料,外省籍人口達 120 多萬,當時台灣總人口 987 多萬人。
* 1961 年,波蜜颱風侵襲台灣,結構簡陋的眷村受到重創,多處眷村遷建。
* 1970 年,國防部成立「軍眷業務處理處」,專門處理眷村改建、搬遷、管理與軍眷服務。
* 1977 年,行政院長蔣經國確立「國軍眷村改建」原則,由軍方提供土地與各級地方政府合建國宅。
* 1987 年 10 月 15 日,行政院通過《赴大陸探親辦法》,兩岸正式開放探親。
* 1996 年,立法院通過《國軍眷村改建條例》。隔年通過《國軍眷村改建基金》。
* 2001 年,桃園縣舉辦第一屆眷村文化節,播放眷村影像紀錄片。
* 2002 年,新竹市將環保局舊建築改建成立「新竹眷村博物館」,為全台第 一座保存眷村特有文化與生活特色的博物館。
* 2003 年,臺北市信義區四四南村 4 棟眷舍被列為歷史建築,並成立「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
 在台北市松勤街 50 號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就是眷村建築新貌的一個縮影,承襲了傳統眷村的規律與集體控制的模式,四四南村為大陸青島之聯勤四十四兵工廠的員工及眷戶們居住的區域,原地曾是日軍陸軍庫房。
 整體建築為「魚骨狀」架構,材料由竹片及石灰泥巴糊成,後期建築才為磚牆結構。

IMG_1784.PNG

生活特色
  幾十戶至百戶眷村規模,成為近似隔離的單一社區,此特性雖讓同一眷村內居民互動密切,但是也不易與社區外溝通。
加上生存空間狹小、公共設施缺乏、眷村建設落後等因素,又有着共同愛國、反共等意識與同一軍種職業下,所以產生住戶間情感聯絡頻繁的社區意識。

  早期軍人士身分相當特殊,由其居住軍營附近戒備甚嚴,其周邊眷村也都屬於軍區管轄範圍,當時為了分辨身分,軍屬需出示居住證以利通行出入。
因當時軍人薪餉相當少,政府為補助其生活所需,提供教育補助、醫療就診及日用的米、麵粉、沙拉油等日用品發放,所有補助軍眷都需憑眷補證作為依據。

  早期眷村係因封閉式村落,有着共同愛國、反共等意識與同一軍種職業下,所以住戶間的情感聯絡頻繁。
常見的釀製食品或者鄰居互相幫忙製作節慶應景食物;最常見的休閒活動就是麻將。
而眷村居民來自各種不同省份,也帶來了各地特色麵食與口味,讓台灣麵食文化更豐富。
而部分的眷村黑話也融入台灣日常用語中。

IMG_1785.PNG

  眷村是出現在近代台灣歷史的特殊建築與居住型態,承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與生命經驗,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一九四零年代末期,兩岸局勢丕變,台灣湧進了一百二十萬左右因為戰亂而離開中國大陸的軍民,國民政府為了照顧當時的軍人及其眷屬,開始了眷村的設置。

  至今,眷村已有超過六十年的歷史,全台總計曾經有過八百八十六個眷村,十萬八千多個眷戶,主要分佈在台灣北部、中部、南部等都會區域(見附圖)。
IMG_1816.PNG

  眷村數量最多的前五縣市分別是:台北市(191)、台北縣 (94)、台中市(86)、桃園縣(83)、高雄縣 (66);
以眷戶數量區分:眷戶最多的前五縣市分別是台北市(18138 戶)、 桃園縣(13244 戶)、高雄市(12651 戶)、高雄縣(9640 戶)、臺北縣 (9611 戶);
若以軍種區分:陸軍眷村最多(310),其次是空軍(266),然後是後備司令部(118)。

  隨著台灣社會的人口成長與政經發展,國防部在更新老舊房舍的考量下,陸續於一九八零年代開始推動眷村改建。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眷村改建意謂著一種更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也是台灣整體社會變遷的一種必然趨勢;
可是對於眷村住戶而言,眷村改建意味著居住環境與人際關係的重大改變;
對於文化保存而言,眷村改建則是一次巨大的衝擊與損失。
因此如何在眷村拆遷之前,設法將眷村文化保留下來並予以活化也就有其重要性和時代意義。

  除了保存眷村空間與實體建築之外,我們認為眷村文化保存也應包括眷村生活中的器具設備、衣物用品、飲食習慣、人物故事、家書照片、人際關係、社會網絡、歷史文件、資料檔案、集體記憶等。
在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推動下,眷村文化網的建置就是希望可以透過網路空間和數位平台的建立來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工作,增進社會差異之間的瞭解,進而豐富台灣的文化面貌與人文內涵。

  眷村,是台灣近代社會重要的歷史地景,眷村裡南腔北調,別有一番生活況味;
而每逢國定節日,眷村裡總會自動掛起國旗。

IMG_1788.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