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大都知道大學 4-7 年修習畢業,會被授予“學士”學位(原則黑色學士袍);
大學畢業後,進入研究所碩士班 2-3 年的修習畢業,會取得“碩士”學位(原則碩士藍白袍加披肩);
在取得碩士學位後,繼續進入博士班研讀 3-5 年,必須發表被認可的博士論文及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後,取得“博士”學位(原則博士紅袍加緞帶兜型垂布)。
博士袍是華麗好看的,獲得博士學位者,在正式學術場合終身都可以穿著博士長袍出席,這也是博士終身的榮譽。
至於學位服的傳統來源,可參閱:
https://kknews.cc/culture/rr4y484.html

  博士學位也是現今等級最高階的學位,因為是學術最高等級,所以“博士”也常被拿來冠以個人的終身頭銜(像說“蔡博士”)。
至於博士後研究,指的是得到博士學位的人,在開始他正職工作之前,先在研究機構做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的實際經驗。
「博士後」它並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稱,僅只是一段經歷。

  據說,現代大學和學位制度的訂定,是由法國巴黎大學在百餘年前首創,將學位分博士、碩 士和學士三個等級迄今未變;但「博士」、「碩士」及「學士」的中文名稱,在中國古代既有之,只不過當年並不是學位的名稱,更不是按照學士、碩士、博士這個順序進階的。

博士的起源

  博士名稱源於戰國時代的官職。
《五經異義》:「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記實:「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如秦博士伏生,學問高深,到了文帝時,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書》二十八篇。
西漢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的賈誼,十八歲能誦《詩》、《書》,二十歲通順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為博士。
漢儒董仲舒,知識淵博巨細勤讀,有「三年不窺園」的美傳,被景帝舉為博士。

  秦代至漢代,博士的職責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參謀。
秦始皇時,有博士 70 人。
漢武帝採用公孫弘建議,設五經博士,專掌經學教授。
唐代設置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寫等博士,但均為教授之官。

魏晉往後,任用精於禮儀的太常博士,掌管宮廷禮儀;
任用通曉樂律的太樂博士,掌管宮廷祭奠、享宴、作樂、歌舞;
任用精曉醫術的術醫博士,掌管醫藥;
任用精曉天文、星曆、卜筮之術的天文博士,專掌天文、曆法、占卜等事。

  至於古代博士的選用,西漢和東漢時採取徵拜和薦舉的方式,而且有必然的尺度,正像《漢書·成帝記》中所說,博士須是「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靈通國體」的人。
到了東漢,任博士還須經由考試,只有精曉《易》、《孝經》、《論語》等的人,方能被薦為博士。

碩士的起源

  碩士之稱,最早見於五代;指那些品節尊貴,博學多識的人。
《五代史》曰:「前後擺布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
宋代聞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士,傑立相望。」
碩士和古代常用的「碩老」、「碩儒」的含意相似。
碩士在古代史籍上並不多見,應該跟名字本身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職稱的關係。

學士的起源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
《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
《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
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國小之學士。」
庠、序以及大學、國小,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的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
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才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
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
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
儘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
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
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
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

  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
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
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
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
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