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小學生必背的經典古詩文,之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靜夜思 唐·李白》、《望天門山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贈汪倫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古朗月行 唐·李白》、《別董大 唐·高適》、《絶句 唐·杜甫》、《春夜喜雨 唐·杜甫》、《絶句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楓橋夜泊 唐·張繼》、《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十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原註:「時年十七」;
大陸小學生必背的經典古詩文,之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靜夜思 唐·李白》、《望天門山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贈汪倫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古朗月行 唐·李白》、《別董大 唐·高適》、《絶句 唐·杜甫》、《春夜喜雨 唐·杜甫》、《絶句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楓橋夜泊 唐·張繼》、《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十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原註:「時年十七」;
1958 年江西滅絕了血吸蟲病,毛澤東有感而寫七言律詩兩首,文句優美: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
浮想聯翩,夜不能寐。
微風拂曉,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1903 年,值八國聯軍入侵後不久,中秋節秋瑾述懷之作。
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廷均因家國理念不合,發生衝突,離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後雖由吳芝瑛出面調解,但秋瑾下決心投身革命。不久便東渡日本留學。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爲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峯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時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長恨離亭,
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
詞人在月色下看到梅花將落盡、聽到《金縷曲》,又回想起當年歡樂的時光,匆匆搖船,期盼佳人會。
疏梅月下歌金縷,憶共文君語。
更誰情淺似春風,一夜滿枝新綠、替殘紅。
蘋香已有蓮開信,兩槳佳期近。
此詞為辛棄疾邀約久未賞遊月波樓的友人馬叔度飲酒賞景,互相酬答所作: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
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
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
誰道閒情拋擲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在女真族金朝滅亡於元朝前後,作為金朝孤臣孽子的元好問滿腹悲憤,借酒澆愁,終日醉鄉中求得片刻排解。
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下填寫的。
(元好問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死生相許」,千古名句)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飲更何成。
李白於天寶元年(742 年)奉詔入京,供奉翰林。
由於他嫉惡如仇,性情孤傲,不肯與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擊。
他感到官場的黑暗污濁,內心感到十分苦悶,常常以酒澆愁,這首詩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
此詩是唐玄宗天寶四年(745年)李白居東魯時的作品。
元朝時,因統治者的殘酷政治壓迫,筆者白樸個人遭逢離亂,“山河之感,禾黍之悲”,讓他痛心疾首,憤恨滿腔;滿懷家國之痛、興亡悲戚,以酒澆愁正是白樸創作此詞的契機。
長醉後 方何礙,不醒時 有甚思。
糟醃 兩個功名字,
醅淹 千古興亡事,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和州刺史劉禹錫辭官返洛陽,與從蘇州歸洛陽的白居易相逢酒敘於揚州。
白居易(字樂天)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
「爲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爲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這首詞作於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至慶曆三年(1043 年)之間,當時范仲淹正在西北邊塞陝西四路(今延安)任宣撫使,防禦西夏屢見邊功。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