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新聞及談話性節目中常被引用到【羅生門】這名詞,什麼又是羅生門所指呢?
大家的瞭解,這句話應該指「各說各話」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造成懸疑的意思,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在中國大陸的人就聽不懂了)。
羅生門是日本導演黑澤明在 1950 年所拍的懸疑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下》;
羅生門只是小說中被提及的一座破敗的城樓。
小說裡是這樣寫的:「荒蕪不堪的羅生門,被狐狸當成棲身之處。」
盜賊群聚羅生門,甚至有人會把沒人認領的屍體拋棄在這一座頹圮的城樓下。
因此,夕陽西下後,人們都懼怕這一帶,沒人敢在羅生門附近走動 ……
故事發生在羅生門附近的竹林裡;
黑澤明電影裡有四個最主要的人物:強盜(三船敏郎 飾演)、武士(京町子 飾演)、武士的老婆(森雅之 飾演)和樵夫(志村喬 飾演)。
強盜見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一心想染指武士的美嬌娘,於是編了一套說詞,騙武士說某地有一處寶藏,邀武士一起去尋寶,武士相信他的話,就把妻子放在一旁,跟隨強盜去了。
半路上強盜藉機將武士綁了起來,回頭去強暴了武士的妻子;
之後,還耀武揚威的把武士的妻子帶到武士面前, 問那個可憐的女人:
「妳現在願意跟誰在一起?」
沒想到,武士竟然也想要拋棄那已被逼失貞的老婆,強盜一聽,居然也就對那女人立刻失去了興趣,也不打算要那個女人了。
女人同時被兩個男人拋棄,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也很生氣,於是挑撥武士和強盜兩人決鬥,結果發現兩人都是懦夫,怕得要命,劍法慘不忍睹,後來強盜一時僥倖,殺死了武士。
有人死了,一夥相關人都被抓到衙門問話,同樣一件事情,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
強盜說,他見義勇為與武士比劍,才贏得美人芳心;
女人說,自己是貞潔烈婦,被強盜強暴後,企圖自殺;
武士透過靈媒說,他因為被妻子背叛,為了武士尊嚴,壯烈切腹自殺。
就連當了鬼,也沒能說出實話。
唯一看清楚真相的樵夫,原本可以說出實情的,卻因為偷了武士的短劍,不敢吐露真相,最後才終於在「羅生門」良心發現,將真相和盤托出。
這部在 1950 年,距今快六十年前拍攝的電影,當時十分轟動,也讓人們思考「為什麼經歷相同的一件事,而每個人說出來的事實卻都不一樣?」
此後「羅生門」就變成「各說各話、真相」懸疑的代名詞了。
在各說各話之中,每個部分都蘊含了片面的真實,片面的謊言。
每個人通常都會為了捍衛某些東西或隱藏某些東西而說謊 ,有人為了面子、有人為了貪圖利益、有人為了不傷和諧、也有人為了不造成傷害,往往選擇片面對自己有利或隱藏部分事實真相的說法,這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選擇性認知」,基於人性好像也無可厚非,這應該也是人類永遠不會消失的一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