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白華
婚姻最戲劇性的民初名媛,莫過於中共婦權及總工會工部人士楊之華。
楊之華(1900—1973),從小聰穎,1919 年畢學於浙江女子師範學校〈當年發生五四運動〉。
1920 年初,在上海《星期評論》社工作。
1921 年 1 月 26 日,奉父母之命與沈劍龍成婚。
楊之華與沈劍龍的家,都是當地名門,兩家相距不遠,經常來往,是世交。
在他(她)們年幼時,就已由雙方父母定婚,是當時所稱的“娃娃親”。
結婚當年 11 月 5 日,楊之華產下一女,名沈曉光,後來楊之華爲之改名獨伊。即我們知道的瞿獨伊。
沈劍龍才貌出眾,喜歡詩詞、音樂,也曾與楊之華一起立志自謀生活,不依賴家庭。
但是他到上海以後,經不起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的生活引誘,墮落了。
楊之華將女兒取名“獨伊”,意即只生你一個,可見當時她心中對丈夫的怨憤之情。
1923 年考入上海大學,也因此得識當時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後來成為她第二任丈夫的的瞿秋白。
瞿秋白(1899 年 1 月 29 日-1935 年 6 月 18 日),生於江蘇,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
瞿家原是書香門第,世代為官,但後來家道中落,秋白自小從困苦生活中成長。
17 歲時母親服毒自殺,對他心理影響甚鉅。
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學生運動爆發,他投入極大熱情被選為學生總代表,成為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1922 年 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曾擔任中共駐莫斯科代表,也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實際最高領導人(1927 年 7 月—1928 年 7 月,1930 年 9 月—1931 年 1 月),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與締造者。
1935 年遭國民政府軍逮捕,蔣中正勸降不成,下令處決。
1935 年 6 月 18 日 8 時,行刑前,瞿秋白伏案揮筆寫下了絕筆詩:
“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瞿秋白臨刑前絕筆詩
囚禁瞿秋白的國民黨師長宋希濂是他在上海大學的學生,爲表示一點對老師的尊重,送瞿秋白出監房並置辦了酒席;在走赴刑場途中,還到中山公園涼亭前拍遺照,瞿秋白上身穿著黑色中式對襟衫,下身穿著白布抵膝短褲,黑線襪,黑布鞋,背著兩手,昂首直立,神色自若尚面帶微笑。
〈1935 年 6 月18 日,在福建長汀準備就義的瞿秋白遺照〉
楊之華與沈劍龍及瞿秋白三人之間的故事是最被人津津樂道的。
在楊之華就讀上海大學以後,沈劍龍在家鄉沾花惹草,楊多次寫信,沈隻字不回,最後到了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另一方面楊之華第一次聽瞿秋白的課,就對他優雅的風度、淵博的學識、雄辯的口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瞿秋白之後也注意到這位女弟子對婦女解放事業的熱忱和卓越的組織才能,認為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堅強女性,並決定做她的入共產黨介紹人。
在後來的學生運動中,益發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1924 年瞿秋白結婚才七個月的愛妻王劍虹因肺病去逝,瞿深愛王劍虹,還曾寫情詩給王:
「萬郊怒綠鬥寒潮,檢點新泥築新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爲銜春色上雲梢。」
瞿秋白失去愛妻,也將對愛妻的情感快速轉移到了楊的身上,由原來的相識,到相愛。
楊之華也感受到這種變化,於是先回母親家暫時迴避瞿秋白。
但瞿秋白趁放暑假的機會也來到蕭山楊家。
〈瞿秋白與楊之華〉
楊之華的哥哥和沈劍龍是同學,見到這種情況,他把沈劍龍也請到家裡來。
誰知沈劍龍對瞿秋白一見如故,對瞿秋白的人品與才華十分尊敬、仰慕,然而面對著復雜的感情問題,內心又充滿了矛盾。
於是他們三人開始了一場奇特的,然而又是千真萬確的“談判”。
最後三人一起在 11 月 27 日《民國日報》啟事上各發了一則啟事,並且連登三天。
【楊之華 沈劍龍 啟事:
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
【瞿秋白 楊之華 啟事:
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
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
〈楊之華與瞿秋白,1929年攝於蘇聯莫斯科。中間女孩為楊之華與沈劍龍的女兒瞿獨伊〉
楊之華在蘇俄時將她女兒相片寄給沈劍龍,並在相片背面寫上:
“龍弟:這是獨伊最近的小照,阿爹看了作何感?
她的媽媽贈。一九二九(年)三月六日”。
楊之華長年參與共黨活動,但在文革時遭到批鬥,長期關押六年至死,1973年病逝北京,享年72歲。
〈晚年楊之華〉
她女兒瞿獨伊說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刻圖章,瞿秋白對楊之華說:“我一定要把‘秋白之華’、‘秋之白華’和‘白華之秋’刻成3枚圖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你無我,永不分離之意。”
楊之華聽了笑說:“倒不如刻‘秋之華’和‘華之秋’兩方更妥帖、簡便些。”
後來,瞿秋白終於刻了一方“秋之白華”印章。
現在他們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秋之白華”。
好愛愛,你還要想著,我倆的愛是如何的世上稀有的愛,這就值得高興了。
——瞿秋白致楊之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