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從《史記》到《明史》,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包含了4000多年的歷史,用本紀、列傳、表、志等統一的體裁編寫。
有關德行教化、治國安民、修齊治平、選賢任能、為人處世之道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獵。
《二十四史》中有許多名句警言宣揚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們要順從天理,擇善而從。
 
一、
「為善者,天報之以福;
 為非者,天報之以殃。」
 
出自《史記》,意思是:
做好事的人,上天會回報其以福祉;
做壞事的人,上天會報應其以禍殃。

 
二、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不知?」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
現在好像還要加上一個“監視系統及狗仔知”。

三、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出自《史記》,意思是:
以德服人,一定昌盛;
以力懾人,遲早滅亡。

四、
「正其本,萬事理。」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凡事只要正本清源,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五、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禍跟福不會無緣自來,造何種因,得甚麼果。
當初自己做的所有決定,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結果。
一般世俗說:禍福無門,由人自取。

六、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自《三國志》,意思是:
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七、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語出《後漢書》,規勸人諸惡莫作,會遭天譴。
今人多用「法網恢恢」,意思是:
法理之網廣大無邊,看似寬鬆稀疏,但絶不會放過細節末梢。
指天法公平,做惡者都會受到懲罰,警示人們切勿以身試法,自取惡果。

八、
「義所在,毅然必為,於富貴名利泊如也。」

出自《明史》,意思是:
只要合乎道義的事,毅然果斷地去做準沒錯,對於富貴名利就不必看得太重了。

九、
「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

出自《舊五代史》,意思是:
天地大德包含宇宙萬物,無不覆蓋,無不承載,使萬物生生不息,卻不以此為功。

十、
「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

出自《宋書》,意思是:
大風中,才看出不懼風力的堅韌勁草;
嚴霜時,才知道不屈嚴寒的常青樹木。
比喻在嚴峻環境考驗下,才顯現出那些忠貞堅毅之士。

十一、
「明者遠見於未萌,而知(智)者避危於無形。」

出自《史記》,意思是:
明理的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能預見到,聰明的人在無形之中就能避開災禍。

十二、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出自《梁書》,意思是:
人生在世做人的道理,普世不變的價值,在於仁與義。

十三、
「安貧樂道,恬於進趣。」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即使身處貧困,仍樂於堅持守道;
盡心於理想追求,樂在道中。

十四、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博學廣聞又篤行自己的志向,去深切瞭解自己未悟之事,去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十五、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出自《史記》,意思是:
說話一定守信用,
做事一定果敢決斷,
已經承諾過的必定要實現,以示誠信。

十六、
「質於天地,信若丹青,我無彼欺,爾無我詐。」

出自《舊五代史》,意思是:
效法天地之質樸無私,誠信如史書不渝,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互不欺詐。
今人常用的「爾虞我詐」應係出於此。

十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即使硬如金石,也會為之開裂。
比喻以真心誠意去做人、做事,什麼疑難困難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十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記》,意思是:
原指桃李樹雖不言語,然其花果芬芳,能吸引眾人來到樹下,自然形成一條小徑。
比喻為人品德高尚,嚴於律己,不需多言語,也自然會感化他人,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十九、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

出自《晉書》,意思是:
我怎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獻慇勤呢!
表現出為人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不事權貴的高風亮節。

二十、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食嗟來之食。」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有志氣的人,再渴也不喝偷盜來的水;志節清高的人,再餓也不吃沒有尊嚴的施捨食物。

二十一、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多,而憂智之不博。」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不必考慮職位是否夠高,而應該想想自己的道德修養是否完備;
不要以俸祿不多而感到恥辱,更應該想想自己的學識智慧夠不夠淵博。

二十二、
「欲治身,先治心;欲責人,先責己。」

出自《元史》,意思是:
要修身,應先從修行自己心靈做起;
要想要求別人,首先要求自己。

二十三、
「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

出自《三國志》,意思是:
仁義沒有專屬於某些特定人士,只要奉行它,就是君子;違背它,就是小人。

二十四、
「養心莫善於寡慾。」

出自《明史》,意思是:
修養內心的最好方式,就是是減少個人慾望。

二十五、
「欲不可縱,漸不可長。」

出自《明史》,意思是:
慾望不能任其放縱,小錯也不可讓它滋長為大錯。

二十六、
「丈夫有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要成為大丈夫,必須要有遠大的志向;
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年紀雖老,但志氣更加壯盛。
比喻人之立志,不應為環境及年齡影響。

二十七、
「迷而知返,得道不遠。」

出自《魏書》,意思是:
迷途知返,做錯了能夠及時醒悟過來,往正道上走,這樣離得道的日子就不遠了。

二十八、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漢書》,意思是:
明知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意指勸導人改過。

二十九、
「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出自《南史》,意思是: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子孫,不是很好嗎?

三十、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
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
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更替;
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三十一、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
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必定要使樹根牢固;
要想使河流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
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多積累道德、仁義。

三十二、
「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
 能思其所以亂,則治矣;
 能思其所以亡,則存矣。」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
能思考發生危難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平安;
能思考發生禍亂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太平;
能思考導致滅亡的原因,才能夠保持長存。

三十三、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在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
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在於是否知道百姓的苦樂。

三十四、
「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出自《隋書》,意思是:
要讓水流清澈,必須先將水的源頭清潔處理乾淨;
要想端正人的行為或者事的發展,就必須先端正人的思想。

三十五、
「天應人和,時會並集。」

出自《舊唐書》,意思是:
順應天理,和洽人心,時運就會一併到來。

三十六、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出自《史記》,意思是:
道德愈高尚,為人處事會愈圓融,當然就愈安全;
當權勢越大,則易於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愈危險。

三十七、
「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

出自《漢書》,意思是:
不執著追求富貴,也不因貧賤而憂慮悲傷。
指不慕榮利,安貧樂道。

三十八、
「為國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後文。」

出自《宋書》,意思是:
治國之道,是給民以食物不如給民以信義。
做人的要義,首先重誠信,然後才談文飾、文采。

三十九、
「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刑罰不能加於無罪之人,邪惡的勢力不能戰勝正義之士。
現今「邪不勝正」成語出於此。

四十、
「專己者孤,拒諫者塞。」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獨斷專行的人,會使自己陷於孤立;
拒絶他人說真話諫錚的人,會耳目閉塞。

四十一、
「神人之共怒,諒天地所不容。」

出自《舊五代史》,意思是:
讓神跟人都共同感覺憤怒的倒行逆施,必為世間所不接受容許。
現今常說「人神共怒、天地不容」出於此。

四十二、
「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
 其亡也,視民為草芥。」

出自《三國志》,意思是:
要使國家興盛,就要關愛百姓,愛民如子;
國家敗亡,是因為將百姓當成泥土草芥,絲毫不在意。

四十三、
「知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
智者能順應時勢而為,水到渠成;
愚者卻逆反天理而動,徒勞無功。

四十四、
「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出自《宋史》,意思是:
君子以志同道合交友,小人因利害關係為朋,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四十五、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新五代史》,意思是:
時時有危機意識而憂慮辛勞,如此可以使國家興盛;只貪圖安逸享樂,則足以使自身敗亡。

四十六、
「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
喜歡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沒有不興盛的;
拒絶別人的規勸,沒有不迷亂的。

四十七、
「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

出自《周書》,意思是:
節儉珍惜資源,是善行中的大;
奢侈暴殄天物,是惡事中的最。

四十八、
「聚如丘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

出自《元史·郝經傳》,意思是:
用兵之道在出奇制勝:
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如同山丘一樣不可震撼,
分散的時候又如風雨一樣無處不在,
行動可以像閃電一樣迅速,
動作可以像鷹鶻一樣兇猛。
早在春秋戰國的孫子兵法中就有「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的論述,日本的「風林火山」,同樣源於此。

四十九、
「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出自《金史·世宗上》,意思是:
當官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麼要求國家百姓的行為端正呢?

五十、
「馨南山之竹,書罪無窮;
 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出自《舊唐書·李密傳》,意思是:
用盡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罪惡;
放盡東海之水也無法流完惡行!
這還不是罪大惡極嗎?

五十一、
「居高而必危,每處滿而防溢。」

出自《北史·后妃列傳》,當年隋煬帝皇后蕭氏見隋煬帝不行德政,日益失去民心,她又不敢直言不諱,所以就寫了一首《述志賦》,來提醒隋煬帝。
這句意思是: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東西滿了就要防止它溢出來。

五十二、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

出自《明史·湯和傳》,意思是:
有遠圖的人不會為眼下怨事而費心;
做大事的人不必顧慮一些芝麻小事。
這是勸人做事要從大處著眼,但必須從小處著手。

五十三、
「居官當廉正自守,毋黷貨以喪身敗家。」

出自《元史·劉斌傳》,意思是:
當官的人應該廉潔公正,堅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為貪財而喪身敗家。

五十四、
「負薪救火,揚湯止沸,以暴易暴,與亂同道,莫可測也,後嗣何觀!」

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意思是:
背著木柴救火,揚起滾水止沸,用殘暴來代替殘暴,與原來的混亂同出一轍,其後果之嚴重是很難測的,如此以往,還有甚麼給後代來看呢?
漢‧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及三國演義、儒林外史中都有揚湯止沸莫若釜底抽薪一說。

五十五、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出自《漢書·項籍傳》,意思是:
先出擊就能制服敵人,隨後應戰窮於應付,只會被控制。
提醒人要要時刻把握先機。

五十六、
「農,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出自《漢書·文帝紀》,意思是:
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賴以生存的衣食來源。
這句話現在還是真理嗎?

五十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意思是:
人生一世,皆為追求名利。
我們常以“熙來攘往”形容人潮壅擠,應出自此,但沒有了原意。

五十八、
「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栗,日慎一日。」

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意思是:
應該像面臨著深淵,也像在薄冰上行走。行事必須戰戰兢兢,一天要比一天更加謹慎。
這是劉秀臨朝勸勉臣下的話;他勸臣下凡事不可居功自傲,放縱自己。

五十九、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意思是:
站在深潭邊,空想要得到潭裡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魚網。
空想無益,一定要有實際行動。

六十、
「濁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

出自《後漢書·劉般傳》,意思是:
要冀望從渾濁的源頭流出清澈的泉水,從扭曲的形體有筆直的影子,這都是不可能的。
凡事都要從根本做起。

六十一、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出自《論語·泰伯第八》曾子所言,意思是:
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
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真誠的。

六十二、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
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
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穫。
不要忽視任何人的意見看法。

六十三、
「寒之於衣,不待輕暖;
 飢之於食,不待甘旨;

 饑寒至身,不顧廉恥。」

出自《漢書·食貨志》,意思是:
在寒冷的天氣,人們不會去等待狐裘或絲綿做的輕暖的冬衣(寒不擇衣);
人在飢餓的時候,不會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飢不擇食);
人在饑寒交迫之時,也就不會考慮到廉恥之心了。

六十四、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

出自《明史·湯和傳》,意思是:
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會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
做大事的人也不會只顧及一些細微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濠叔 的頭像
    濠叔

    濠叔隨筆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