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186.JPG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於重慶涪陵區長江南岸,展場有分岸邊大廳及水下展場兩個主要部分,
IMG_5187.JPG
〈▲展示在大廳入口鎮館之寶--石魚,刻於清朝 1813 年〉

館址就在靠近烏江與長江交匯不遠的地方。
IMG_5193.JPG
〈▲館內景觀窗所見黃色的長江水,最右邊盡頭可見綠色的烏江水匯入〉

S__14802974.jpg
〈▲遠方為黃色長江之水,近處是綠色烏江之水匯流(烏江水並不烏啊!)〉

▼這裡所保留展出的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IMG_5185.JPG

要比 1865 年中國在長江上設立的第一個武漢江漢關水文站的水位觀測記錄要早近 1100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我們先進入岸邊的展場大廳,由專任解說員介紹了世界水文的歷史及白鶴梁的簡況。
IMG_5188.JPG
〈▲中國最早在周朝甲骨文上就有水災卜辭〉

白鶴梁其實是一塊長江邊長度 1,600 公尺,平均寬度 15 公尺的岩石小島,
三峽大壩蓄水之前,每年 12 月到次年 3 月長江枯水期時,這個岩石小島會露出水面,

IMG_5189.JPG
〈▲白鶴梁沉入江底前的歷史圖片〉

石梁上刻有自 763 年(唐朝至 1963 年,前後超過  1,200 年間長江涪陵段的枯水水文;
白鶴梁題刻中有一尾標註最早的枯水題刻的石魚,它的眼睛水平線正好是長江中上游零點水位線 137.91 公尺,
IMG_5191.JPG
〈▲古人以兩隻石魚的眼睛作為測量水位的基準〉

不得不讚嘆古人在水文觀測領域的精準創舉。

  導覽介紹說,三峽地區自古就流傳著「水落石出為豐年之兆」的說法,甚至可追溯到漢晉時期重慶朝天門江邊的「靈石」,也稱「豐年碑」;此後,三峽地區眾多枯水題刻都有反映,其中白鶴梁的「石魚出水兆豐年」最為人知。
IMG_5192.JPG
〈▲展廳一塊白鶴梁縮小版模型,投影魚群會跟觀眾手勢互動〉

▼石樑上題刻書寫了大量水位與豐歉相關的內容,
5423211072.jpg
〈▲1963 年,最後題刻〉

「紅日艷艷映碧空,白鶴翩翩舞東風。
  鑑湖泛舟歌盛世,石魚銜花慶豐年。」

古人認為,冬天長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時,第二年一定是個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於是人們就用「刻石魚」的方法記錄長江枯水水位;
每當石魚露出,就成為一件盛事,文人墨客都會在長江上聚會,也在白鶴樑上刻石記載、賦詩填詞,

IMG_5199.JPG
〈▲石上題刻的作者群〉

石上現有 165 段的刻文三萬多字,
IMG_5207.JPG

題刻縱橫交錯,各種字體、字形皆有,甚至還有少數民族文字,
IMG_5202.JPG

▼其中當以北宋著名文學家、大書法家、詩人黃庭堅的「元福庚辰涪翁來」最為珍貴,
IMG_5196.JPG

稱它為「水下碑林」一點不為過。

  至於名字「白鶴梁」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神話些的說法是:
北魏時,爾朱通微不願與篡奪皇位的族兄爾朱榮合流,於是棄家學道,號爾朱真人,於市集賣自己煉製的丹藥;
到合州時,惹怒了太守,被囚竹籠拋到江中;
竹籠未沉,順江而下至涪州白鶴雲集之石樑,被打漁人撈了起來,結為至交,爾朱繼續修真煉丹。
一日,爾朱取丹與白石漁人佐酒暢飲,醉後竟乘白鶴化仙而去;
白鶴梁便以此得名。

r4p0004p1n713s0894p.jpg

沒有情調的說法,則是從前常有白鶴在石頭上聚集而得名。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是長江三峽文物保留工程中被討論最久,投資最大,且工程最浩大的一個項目;
當初曾先後提出過七個保護方案,最後決定採用「無壓容器式」方式,於 2003 年開始施工,2009 年竣工,2010 年開放參觀;
▼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水底文物博物館。

IMG_5198.JPG
〈▲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陳列館」四部分組成〉

  我們先乘一條 88 公尺長的電扶梯,下到長江水下 40 公尺深的水下博物館,
IMG_5200.JPG
〈▲電扶梯天花打著白鶴飛翔的投影,牆邊有浮動標示,註記當天長江水位高度〉

▼水下博物館體環形隧道,長約 70 公尺,
r970000r0ro407r4945.jpg

白鶴梁在「無壓容器式」保護體內,被凈化的江水保護著,
IMG_5194.JPG
〈▲江面上有紅色浮標,標示著江底的水下博物館,避免被船隻撞擊〉

保護體上共有 23 個直徑為 80 公分的觀景窗供遊客參觀欣賞水中的白鶴梁原樣及各種題刻。
IMG_5201.JPG
〈▲另側牆面上有投影機打出該視窗外看到的景象〉

因保護體內江水靜止,且有投射燈源,從視窗望出去,石魚、書刻等都清楚展現在眼前。
IMG_5203.JPG
〈▲用力地看,可以在書刻底端橫線下,找到兩條石魚〉

參觀完後再從另一側搭手扶梯上地面,也結束了世界唯一的水下博物館的參觀行程。

重慶 鵝嶺公園、洪崖洞〈情繫恩施之一、2019/09/05-14〉

重慶 金佛山〈情繫恩施之二、2019/09/05-14〉

重慶 天生三橋、仙女山大草原〈情繫恩施之三、2019/09/05-14〉

重慶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情繫恩施之四、2019/09/05-14〉

重慶 蚩尤九黎城、龔灘古鎮〈情繫恩施之五、2019/09/05-14〉

重慶 雲陽龍缸〈情繫恩施之六、2019/09/05-14〉

重慶 濯水古鎮〈情繫恩施之七、2019/09/05-14〉

重慶 民國街〈情繫恩施之八、2019/09/05-14〉

重慶 磁器口、三峽博物館〈情繫恩施之九、2019/09/05-14〉

湖北 恩施 女兒城〈情繫恩施之十、2019/09/05-14〉

湖北 恩施大峽谷 七星寨景區〈情繫恩施之十一、2019/09/05-14〉

湖北 恩施大峽谷 雲龍地縫景區〈情繫恩施之十二、2019/09/05-

湖北 恩施 騰龍洞景區〈情繫恩施之十三、2019/09/05-14〉

重慶 南濱路景區〈情繫恩施之十四、2019/09/05-14〉

湖北 恩師利川市〈情繫恩施之十五、2019/09/05-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