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又名《增廣資文》、《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內容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後來經過明、清文人的不斷增補,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進行重訂,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內容大致談人及人際關係、談命運、談如何處世及表達對讀書的看法。 
文中認為世界是虛偽的,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等都是人的本性,從而使得周遭環境充滿陷阱和危機;
也有許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相關天命的內容,並有大量篇幅敘述待人接物是全文的核心。

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
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
文中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101、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點題:
比喻若行事太過謹慎,凡事都經再三考慮然後才行動,會太過小心、猶豫不決,導致沒有效率;其實經過再思就可以了。
出處:
《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102、
使口不如親爲,求人不如求己。
點題:
與其動口說,還不如自己親自去做;
要求別人的幫忙,還不如靠自己多加努力。
我們小學紀念冊常會寫的一句: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最好」
正是這個意思。

103、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鄕里。
點題:
小時候一群一起嬉戲玩耍天真爛漫的童年玩伴,就算親如兄弟,但在長大後,彼此各分西東,時間、距離都會拉大彼此間的疏離感,很難再回到曾經的狀態。

104、
妬財莫妬食,怨生莫怨死。
點題:

妒忌富有人家的財富在所難免,但不能妒忌平民百姓的基本需求。
可以埋怨活著的人的一些不是,但對死去的人就不要再有怨言了。

105、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點題:
別人發現自己頭髮白了,會擔憂生氣;
但我見到頭髮白了,卻深自慶幸。
想想有多少少年人活不到看見自己白了頭的樣子呢!
所以能看到自己白頭變老,是幸運的一群。
事情的一體兩面,讓大家用更陽光的心態來面對人生不可改變的事實。

106、
牆有縫,壁有耳。
點題:
隔牆有耳,沒有絕對的秘密。
出處:
《金瓶梅》第八十六回:「你打罵他不打緊,『牆有縫,壁有耳

107、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點題:
好事情大家都不太會傳揚,但壞事情卻往往傳得很快。
出處:
《西遊記》第七三回:
「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門,你就不曉的了。』」
《水滸傳》第二四回:
「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道了。」

108、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點題:
個人不想讓人知道的事,除非自己沒有做過,否則很難隱瞞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
「旁邊人聽了這邊的,又聽了那邊的,四面印證起來,便知得個清清楚楚。
 古語說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果然說得不錯!」

109、
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點題:
如果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時分有人來敲門,也不會感到驚怕。
比喻做人處事光明磊落,就不用擔驚受怕、惶恐終日。

出處:
清・王浚《冷眼觀》二六:
大約是說的上等人捫心午夜,暗室無虧,本來無須鬼神監察,即俗語『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捫心不驚』之意。

110、
賊是小人,知過君子。
點題:
賊人雖然品行低劣,但是往往機智高過正人君子。
人的機智與品德並非都是成正比的,不能以人的聰明與否,來判定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

111、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點題:
正人君子就算貧窮,但不會因窮而失志;
小人一旦貧窮了,往往會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
出處:
論語 衛靈公篇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在陳國時斷糧,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路。
子路埋怨地說:「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
孔子說:「君子雖窮,但窮不失志;小人一旦窮了,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了。」

112、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點題:

貧窮的人,往往過得優遊自在;反而富貴的人,因為會面對很多煩心的事而憂愁。

113、
不以我爲德,反以我爲仇。
點題:
明明自己幫助了對方,但對方卻恩將仇報,不但不把自己當作恩人看,反而把自己當作仇人對待。
好人難做的意思

114、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點題:

寧願正當地求取,決不卑屈地苟求。
出處:
明·鄭之珍《目蓮救母·請醫救母》:
古人論求財者日:『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另,封神演義中周文王見姜子牙在渭水河邊直鉤釣魚不解,姜子牙說:「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115、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點題:
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就會近在眼前。
另有一說:人生不是有遠慮就是有近憂,所以不必太在意,只要活好當下。
出處: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16、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點題:
瞭解我的人,認為我心中惆悵;不瞭解我的人,認為我心中是否別有所求?
出處:
出自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在《王風》集中,題為《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看那小米一行行生長茂盛,高粱的苗兒也在成長。
走上舊地腳步緩慢,心中憂苦不安。
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心中是否別有所求。
蒼天在上,又是誰害我離家出走的!

117、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頭。
點題:
不識時務,不能掌握時機,以致災難臨頭。
出處:
明·徐復祚《花當閣叢談》二:
(夏言妻父蘇綱)與御史艾朴通賄作奸,為眾所嫉。
分宜(嚴蒿)遂發其陰事,致大辟焉。
……京師為之語曰:「可憐夏桂洲,晴乾不肯走,只待雨淋頭!

118、
成事莫説,覆水難收。
點題:
事情都已經成為事實了,也就不要再說了,說也沒用了。
出處: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
姜太公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
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之。

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119、
是非只爲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點題:
禍從口出,多說話會招惹是非,強出頭容易給自己找來煩惱。

120、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點題:
忍住當下一時的生氣衝動,可以免掉日後惹來無盡的麻煩。

121、
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點題:
凡事切忌出頭逞強,該低頭時就低頭;就像烏龜,所以才能活得長壽。

122、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點題:
敬畏法紀,每天心地坦然開心過日;欺瞞公庭,總怕東窗事發,天天提心吊膽。
出處:
《盛明雜劇·義犬》三: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曰憂。小官出首袁蕊的。

123、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點題:
人的一生一世,就像草的一春一秋一樣短暫。
一定要掌握珍惜眼前當下的時光。
出處:
南北朝周興嗣的《千字文》。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四回中也有: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

124、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點題:
少年時只知玩樂,不知要好好讀書,等老後,想讀書已時日無多了。
出處:
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25、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點題:
月亮過了陰曆十五,月光就會一天少過一天了,人生到了中年,若還一事無成,也就很難有大作為了!

126、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作馬牛。
點題:
子孫後代各有他們自己的生存法則,父母不必為了他們做牛做馬。
清朝林則徐曾說:
子若強於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127、
爲人莫做千年計,三十河東四十西。
點題:

世上沒有千年不變的事,風水輪流轉,世事盛衰興替,總是變化無常。
連黃河也會屢次改道,原本在黃河東岸的村莊,多年後因黃河改道而變為在黃河西岸了。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勝似一年。 

128、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歳憂。
點題:
在兩漢時有文: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心中卻惦掛千年後的擔憂,何苦來哉。
與其埋怨晝短夜長,不如自己秉燭夜遊!
行樂當及時,何須等來年?
整天只為子孫積攢財富自己不知行樂的人,將來還被後世子孫嗤笑不懂享清福!
想要像王子喬那樣為照顧後人而成仙,那就不要再想了,這輩子是等不到了。

129、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點題:

出自唐代羅隱的《自譴》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人生萬事在得到時就放聲高歌,沒有就任由隨緣;無論多愁多恨發生多少不愉快事,自己還是要保持心平氣和,照樣悠悠度日。
今天有酒就痛快暢飲喝個酩酊大醉,明日的憂慮就等明天再煩愁。

130、
路逢險處難迴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點題:
行路遇到險峻是躲避不了的,許多事情到最後也不是能如自己心意的。
出處:
《二度梅全傳》三六回:
詩曰:

姻緣本是前世修,人生何必苦強求。
路逢險阻難迴避,事到臨頭不自由。

131、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眞愁。
點題:
靠吃藥能醫治好的,都不是真病,靠喝酒能解的,也不是真愁。
身體病痛能痊癒,歸根究底是要靠自身的免疫恢復力,醫藥最多只能讓症狀緩解或加強自身抵抗力,最後還是要靠自己。
酒醉也只是讓自己暫時忘掉一切,並無法解決造成愁困的根源,短暫的逃避到最後還是要面對問題。

132、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點題:
人在貧窮的時候要少說話、多做事,去努力創造出另外一個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不要像平地上的一灘死水,在平地的狀況下是不可能流動的。
出處:
王陽明《心學〉中說:「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要大家在窮困潦倒時,多出外奮鬥闖蕩,不要只是一味窩在家裡,那是改變不了窮困的情況的。

133、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點題:
一家養育了好女兒,會有百家來求親;一匹馬不走,百匹馬都會跟著不願行,這就是所謂的害群之馬。
這句話表明了社會上單一個個體的行為,都會影響整個群體的行為,不可輕忽。

134、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點題:
有花觀賞,喝酒賞花才更有情趣;無月色時,不值得登樓,因為看不清楚月色景象。
賞花酌酒、月下登樓,許多事要情境搭配,作起來才更興味盎然。

出處:
《無月不登樓·種花》是宋代王質創作詩詞的條詞名稱。
另,《宦門子弟錯立身》一三:
男兒到頭,管終須,和你得成就。
那時節有月登樓,無花永不酌酒。

135、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點題:
三杯酒下肚,心情就好起來了,喝醉了,什麼憂愁都放下了。
出處:
三杯通大道”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二》: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意思是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鬥酒(12 斤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一醉解千愁”出自元代愛山的《<越調>小桃紅 消遣》:

和顏潤色,延年益壽,一醉解千愁。
意思是喝酒可以讓人心情愉悅臉色好看,還能讓人延年益壽,喝醉了更能放下心中所有的憂愁。

136、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點題:
深山之中才是老虎藏匿之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虎落平陽被犬欺,失去深山叢林,連狗都欺負老虎;人也要選擇適合個人發揮的棲身之所。
海納百川才能顯其大,人能容人才有大心胸。

137、
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點題:
惜花君子,凡事都要自我檢點;愛月名士,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古代青樓,處子梳辮,接客梳髻,各有不同的髮型;青樓女子首次接客要開始換梳不同髮型,稱梳頭為代詞。

138、
大抵選他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
點題:

此句出自宋朝釋普濟《頌古十一首其一》
睡濃天曉弗梳頭,洗面無湯也即休。
大抵選他肌骨好,不搽紅粉也風流。

天亮了睡意猶濃,頭也不梳了;沒有熱水,洗臉也免了。
大抵上因為身材肌膚勻稱細緻,即使沒有化妝打扮也是風姿卓約、面貌姣好。
這應該是說把自己做好,不要去比別人,因為有些人就是天生麗質吧。

139、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點題:
在官場上,受恩寵最多的人應懂得急流湧退的道理;
在最得意的時候,也應知道適可而止,莫再無止盡的爭名奪利。

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
遊遍江湖數百州,人心不似水常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140、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爲仇。
點題:
不要等到是非、麻煩的傳言耳語都傳到自己耳朵了,這為時已晚;
不要讓過去的恩愛都成怨仇了,才有警覺,這會受傷很重;
許多事都應及早化解處置。

141、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點題:
將自己的身體調養好,同時充實自己的知識、本領,不愁以後沒有機會施展身手。

出處:
明·畢魏《三報恩》九:
初八夜間便要進場了,須索寓中靜養一日,調理身子。
正是: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另,《西遊記》八二: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沒處下金鉤!」把這廝送出去,等我別尋一個頭兒罷!

142、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點題:
不要輕易離開那些有魚的地方,也不要留戀在那些淺灘河溝旁邊。
告誡人們不要輕易放棄原本不錯的工作、職位,見異思遷;也不要明知在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環境下,還過度流連,本應當機立斷,另擇高枝。

143、
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點題:
該離去的終究要離去,想留也留它不住的。
這是句寬慰人的用語,勸人不要太執著佔有,命裡有時終須有,命理無時有也無。

144、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歩。
點題:
與人相處若能忍住一句口邊傷人話語,熄滅心中怒氣,留給對方一條退路,自己也退一步來想;
這裡面包含了個人內在的修為、情商的管理、心智的成熟,及君子之風大氣度。

145、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點題:
這句話提醒年輕人努力要趁早,如果到三十歲了還沒有本領和才能,到四十歲了還沒有安身立命的本錢,那五十歲以後就只有死路一條了。當然在那個年代人的平均命只有四十多歲,到五十了還一無所有,當然只有死路一條了。

146、
生不論魂,死不認屍。
點題:
人活著的時候,活得沒有目標,活的失魂落魄;死了以後, 靈魂也不認得曾經的身體,人的一生就此煙消雲散,闃無痕跡,似乎從沒來過這個世界。這樣的人生又有甚麼意義呢?

147、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點題:
這是我們小學畢業紀念冊裡最常見的句子,比喻時間的寶貴。
出處:
元.史九敬《莊周夢》第二折:

一寸光陰一寸金,持將此物寄知音。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一回:
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那裡尋?

148、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點題:
父母對子女雖是恩重如山,但最後終須一別;夫妻感情再好,有朝一日也一定會分開。
世事無常,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因此要珍惜當下,愛應及時。

149、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點題:

人生就像聚合在在同一個樹林中的鳥雀,一旦大難臨頭,就會各顧各的了。
出處:

明·佚名《黃孝子傳奇》二四:
幾年好惡最相知,誰想今朝還分離。
人生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

150、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點題:
人忠厚老實,就容易被人欺侮,就像馬温順老實,人就比較愛騎他。
説明人太過老實在社會上也容易吃虧(但不要忘了,吃虧就是占便宜)。
出處:
小說《金瓶梅》七十六回:

自古人善得人欺,馬善得人騎,便是如此。

增廣賢文 點題(001--050)
增廣賢文 點題(051-100)
增廣賢文 點題(101--1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