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眷村是時代的產物。
1949 年,一群來自大陸中華民國的國民、軍眷、流亡學生及企業家、公務員等約 120 萬人,隨中華民國政權遷往台灣而群聚在此居住。
這次遷移被認為是“被迫型政治性人口移轉”。
據說,當時由軍、公、教、中央民意代表按職等不同抽籤取得面積不等、等級不同的無產權宿舍。
眷村的興建是從 1956年到 60年代開始的,這段時期陸續興建的眷村,稱為早期眷村(老舊眷村)。
當時由宋美齡發動“民間捐款”,以“捐贈”方式分配安置軍眷居住。
當時的住宅以平房為主。
在接下來的10年中,平房式軍眷住宅一共興建了10期,共計38100 棟,分佈在台灣全省各地軍事要塞中。
據統計資料顯示,從 1949年開始,全台灣共有眷村 763個,眷戶 96082家。
眷村中的住房有著一定的等級,分為將校官的房舍與普通士兵房舍,兩者在環境上有明顯差別。
眷村內設有學校,村週邊有部隊,並配有機槍碉堡,整個眷村儼如軍事要塞,嚴格區分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的來往,就像一個獨立在台灣之外的小社會。
反“台獨”的堅強陣營
眷村的政治態度是顯而易見的。
在台灣,“眷村”代表著一種特殊的政治含義, 等同於反“台獨”。
當年遷往那裏的人,都是從大陸過去的中華民國軍人及家眷,他們服從於國民黨,是中華民國最忠實的擁護者。
在遷居的早期,每逢重要節日,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懸掛“青天白日旗”。
在民國執政時期,往往只要黨部一個電話,眷村人就會按照指示,投票給所支援的候選人,而投票人在投票過程中是沒有任何個人喜好因素在內的。
為此,眷村還贏得了“鐵票部隊”的稱號。
不過,隨著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以及黨內分裂,這樣的場景在近年來已經不多見了。
2000 年以前的選舉中,筆者的父親還曾要求我投票給根本不認識的國民黨候選人,但到了 2000 年的“大選”,眷村的後代也不再一味聽從長輩的指揮,多數年輕人反倒把票投給了宋楚瑜。
儘管眷村人的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但反“台獨”的理念一直不曾動搖過。
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時有拋出“台獨”言論,幾乎每次都會遭到眷村人的強烈抗議和反對。
台灣眷村子弟,在反“台獨”上很有自己的語言特點。
他們會說,我們中國人怎樣怎樣,我們華人怎樣怎樣,在他們心中,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
聽著方言上課 重視子女教育
在台灣,還能聽到大陸各地方言的地方,恐怕只有眷村了。
當年隨蔣介石來臺的軍隊中,有大陸各個省份的軍人,於是在眷村的公共場合裏,常能聽到操著各地方言的人們在交談。
因為當年遷往台灣時,肩負著軍事任務,所以眷村非常重視對後代的教育。
雖然在眷村中只有小學到高中,但這裡的教學品質卻遠遠高於台灣本土的學校。
眷村的書本與本土學校的也不同,這非常重視文言文,大部分老師是當年在大陸的私塾先生。
但對於學生來說,比老師要求背誦古文更頭疼的事,應該是聽不懂老師在課上用濃重鄉音講的話。
這裡孩子的父母大都在軍隊任職,所以,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孩子高中畢業後,都選擇到軍校深造。
其餘的就會到村外的大學與本土人共念大學。
有調查表明,在台灣從事科研、技術的知識分子中,絕大多數是生活在眷村中的人,而在從事貿易經商的人中,台灣本土人卻佔了絕大多數。
可見,眷村的家長比本土人更加注重對子女的科學教育。
喜歡饅頭和拉麵 燒餅夾著油條吃
眷村就像個小大陸,融匯了大陸各省人,同時也融匯了各省的美食。
如果說在台灣其他地方吃不到饅頭、涼麵、麻醬面、水餃、酸辣湯、油條和燒餅、東北的酸白菜、山東水餃、四川粉蒸肉的話,那麼這些食品在眷村裏都能吃到。
其中有兩樣食品最受歡迎,那就是山東大饅頭和四川牛肉麵。
在眷村人中,來自山東和四川的人相對較多,他們帶來了當地的大饅頭和牛肉麵。
據說,這兩種食品現在在台灣是非常受歡迎的餐桌主食,而且幾乎隨處都可以買到。
但是,要吃味道最正宗的,還是要來眷村。
因為,台灣人的主食向來是米飯,這兩種帶有濃郁北方特色的食品讓很少吃到麵食的台灣人感覺格外新鮮。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台灣人吃油條和燒餅的方式非常獨特。
自從這兩種食品流傳到眷村以外之後,可以說佔據了台灣人的早餐市場,但他們吃的方式卻非常特別:
用燒餅夾著油條吃。
據一位台灣本土人說,當初油條和燒餅從眷村傳來後,台灣人都非常好奇,也不知道如何搭配食用,後來看見一位眷村人把油條夾在燒餅中吃,就以為應該這麼吃,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把這當成了固定吃法。
沿襲大陸春節習俗曾經一度非常排外
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對於過春節的習俗,眷村人和本土台灣人也有著不盡相同之處。
放鞭炮是最具春節特色的習俗了。
在眷村,每年的除夕夜,鞭炮幾乎要響徹一夜,而這在眷村之外,是絕不可能的。
筆者從小居住的眷村緊靠台灣左營軍港,每到除夕夜一過零點,全村都不約而同地放起長串鞭炮,曾經有過一串鞭炮放了 1 個小時的紀錄。
這時,左營軍港內的上百艘軍艦也同時鳴汽笛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再加上相鄰的果貿、海光、自助、 自勉、自勵、復興、勝利等都是上千戶的眷村,這些村子會一個村接一個村地燃放鞭炮,一直到天亮。
經常會有人因實在太睏先睡了,而醒來後仍能聽到鞭炮聲。
巨大持久的鞭炮聲,往往把小貓小狗嚇得四散奔逃,所以,每到大年初一,眷村的街面上還會出現家家戶戶尋找自家貓狗的場面。
台灣的眷村大多建在台北、桃源、高雄等接近軍事基地的地方,全部屬於封閉狀態。
眷村裏醫院、商店、郵局、學校等公共設施齊備,所以眷村人沒有大事,一般都不出村子,在這裡形成了他們封閉的生活圈子。
這種封閉狀態也形成了眷村人非常排外的性格。
每當碰到村中打群架的時候,那打架雙方就一定是眷村人與台灣本土人。
有時候是眷村人一同趕走來自村外的小偷和流氓,有時候是眷村人幫助受欺負的眷村人,與村外人大打出手,這樣的情況多發生在學生之間。
可以說,眷村的孩子大多都是在打架中度過童年的。
不過,這種情況現在很少發生了。
臺當局用新式公寓摧毀“中國情結”
歷經了 50 年風雨洗禮的眷村,在台灣形成了獨特的文化,但目前數量只剩下當初的 10%左右。
自 1996 年臺當局制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以來,眷村的改造工作至今開展了 10 年。
然而,10 年間,眷村的所謂改建最終卻變成了眷村的逐漸消亡。
大批帶有歷史意義的村房被推翻,村民住到了新式公寓中,老式眷村的樣子在一點點地消失。
那麼,臺當局改建眷村真的是為改善眷村人的生活條件嗎?
3 月 22 日,台灣 《民生報》發表社論《眷村往何處去》認為,日前幾位“立委”共同倡議保存眷村文化,是近年來輿論批評中華民國 “國防部”出賣眷村土地而改建高樓所引起的。
近年來當局大肆進行眷村改建,引起眷村民陷於矛盾之中。
一方面不願放棄童年的記憶,另一方面希望改善生活環境。
以改善生活為由,的確是應該的。
但在改建老舊眷村的同時,當局絲毫沒有注重保留眷村原有的文化遺產。
例如,1997 年,考古學家在台中縣清水鎮台中港區藝術館的施工現場,從散落在棄土堆的陶片判斷,這裡是一個平埔族遺址。
遺址的上方是信義眷村。
如今眷村面臨拆除,地底下的遺址也前途茫茫。
更重要的是,當局經常出爾反爾,承諾給村民的總是空頭支票。
所以,常會出現老舊房子被拆後,村民無家可歸的現象。
由於近年來眷村後代大多在外發展,留在村中的大多是老人,所以出現在文中開頭的場景也就見怪不怪了。
其實,在臺當局尤其是民進黨當局心中早有盤算,他們認為比改善眷村生活條件更重大的任務是要摧毀這裡的一切,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來防止反“台獨”鐵票們睹物思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