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437.JPG

  這次隨暨大 EMBA 登山社走阿朗壹古道,也一償我多年的宿願;
1127415237_l.jpg
〈▲網路截圖〉

一般高雄出發的阿朗壹團都是當日往返,但這次活動是台中出團兩天一夜遊,第一天先探訪老七佳部落,
(參閱:老七佳部落〈暨大EMBA登山社 阿朗壹古道兩日遊 2020/11/28-

▼當晚住宿恆春鎮內的「墾丁凱映輕旅」,
IMG_8355.JPG
​​​​​​〈▲旅館房間乾淨舒適〉

▼恆春有名的小杜包子老店就在旅館斜對面,
IMG_8354.JPG

老人家習慣早起,一早約了瓊瑩、淑玉,我原本打算晨跑一段,但出門發現下著小雨,我們就撐著傘往恆春市區走走,
▼旅館旁邊有恆春著名的寺廟「五公寺」,
IMG_8352.JPG
〈▲相傳恆春瘟疫,有志公、朗公、寶公、化公、康公等五公羅漢來此,去除瘟疫解除民間痛苦,民國 51 年建廟祭祀,民國 77 年改祀三寶佛,五公菩薩為護法〉

▼再走往前是恆春工商學校,
IMG_8353.JPG

經過小七買杯熱拿鐵,慢慢晃到南城門,
IMG_8340.JPG
〈▲我們拍照時城門燈光還未熄滅,拍來漂亮〉

南門又稱「明都門」,興建於清光緒年間的 1875 年,當時是城內通往墾丁的重要孔道,
IMG_8345.JPG
〈▲民國 52 年我們童軍墾丁露營經過這裡,我還記得當時有鐵軌穿過門洞〉

民國 95 年恆春大地震,城門嚴重毀損,到民國 99 年才重新修建完成。
IMG_8351.JPG

  遊覽車七點半由旅館出發往阿朗壹古道台東端南田村,車外雨越下越大,我們中途停小七,讓大家下車上洗手間、買雨衣,團隊也分發中午獵人餐便當,
▼ 9:20 遊覽車抵達台 29(屏鵝公路)底端,我們穿戴雨衣出發,開始從北往南 8.4 公里的古道遊程;
IMG_8356.JPG

健走阿朗壹古道過去都是由南往北走,從屏東旭海端進,從台東南田端出,
IMG_8503.JPG
〈▲阿朗壹古道屏東端 旭海大龍蝦〉

直到今年的十月才開放由北往南走的申請,所以我們的合法申請核准,都還是熱的;
IMG_8361.JPG
〈▲出發所見太平洋岸烏雲密布、海浪洶湧〉

▼從頭到尾依山傍海,步道沿著海邊走,一邊是山一邊是海是阿朗壹古道最大的特色,
IMG_8471.JPG

〈▲一邊是太平洋,另一邊是中央山脈尾端的群峰〉

現在台灣也有許多類似這種山海步道大家也都冠上阿朗壹稱號,
▼如高雄“柴山阿朗壹”、
IMG_1562.JPG

▼台北“鼻頭角阿朗壹”等,
IMG_7429.JPG

但好像只有這裡是從一個縣市走到另一個縣市(雖然台東段非常短),路程也比較長些。
IMG_8363.JPG
〈▲冒雨走阿朗壹古道,肯定又是另一種風情〉

  阿朗壹古道歷史可追朔至清朝;1874 至 1895 年間,清朝為“治台理番”開闢了八條往東部的道路,這應該也是台灣東部開發的起始;阿朗壹古道就是原「琅嶠卑南道」(從屏東恆春至臺東卑南),全長約 120 公里其中的一小段,迄今超過百多年歷史。
IMG_8369.JPG
〈▲開始的這段車子都能走的產業道路不長,也好走〉

IMG_8373.JPG
〈▲我個人寧可下雨,不要大太陽;不熱、不曬、不喝太多飲水,不耗體力;只是要防滑、拍照差些〉

IMG_8370.JPG
〈▲步行三分鐘就來到屏東縣與台東縣交界的塔瓦溪谷(遠方小屋為入山檢查哨)〉

IMG_8372.JPG
​​​〈▲塔瓦溪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水,但溪谷風大雨大,大家有點狼狽〉

IMG_8378.JPG
​​​​〈▲塔瓦溪出海口標誌〉

  「阿塱壹」是排灣族的安朔部落舊名,意思是將大事化小,康熙年間就有相關文獻紀載。
早年此古道是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等兵家必爭之地,也見證了原住民歷史上在此地的遷徙、移居。
日據期間的二戰期末,日軍為防止美軍從牡丹灣登陸,自己先炸毀大部分古道路基,僅剩目前約 4 公里的海岸步道。

IMG_8377.JPG
〈▲過溪谷就到了屏東縣,在此有設因陋就簡的入山檢查哨〉

IMG_8376.JPG
​​〈▲入山檢查要唱名、冒雨看證件,大家在風雨中等待,耗去不少時間〉

  當年省政府公路總局很早就規劃建立整個台灣環島公路網,當時要將屏鵝公路從屏東旭海連接到台東南田有   12 公里的路段,完成全台最後一段的環島公路網;但這段路在施工當中遭到環保人士激烈反抗,以致工程受阻停頓,剩最後七公里無法貫通,
▼2012 年屏東縣政府又審議通過在此區劃設「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

IMG_8502.JPG

這讓多年的吵嚷畫下句點,在當時確實引起社會生活品質與環保哪一項重要的爭議話題。
2015 年啟動廢止徵收作業,並將已徵收的土地及地上物歸還於民,終於讓這處已歷經一百多年歷史的古道得以留存;
這是台灣當時省府與縣府間少有的爭議事件,尤其在最後一刻省府尊重地方,撤回原有既定已經在執行計劃的特殊案例;這事件對曾為省府工程人員的我印象深刻,阿朗壹也因這事件而聲名大噪。

20201111_201202.jpg
〈▲過檢查哨續行五分鐘,就來到的海邊南田礫石灘(也稱北礫石灘)〉

IMG_8381.JPG
〈▲礫石灘上並不好走,右側是目標顯著的觀音鼻山〉

IMG_8383.JPG
〈▲由於海岸線後移,致石灘愈窄,改由右上高遶觀音鼻山(海漂垃圾很多,痛心)〉

1128-112920老七佳、阿朗壹古道_201201_2.jpg
〈▲2012 年興建木階梯並加繩索方便上登,全線長達 400 公尺〉

IMG_8385.JPG
〈▲平均坡度達 27 度,山友稱為「硬漢嶺」,是步道全程最辛苦的一段〉

IMG_8389.JPG
〈▲上登階梯有兩處觀景平台,有點慶幸我們是北往南走,強勁風雨是從我們背後吹來〉

IMG_8394.JPG
〈▲觀景台上可以俯瞰壯闊的太平洋及多姿的海岸,是阿朗壹古道最美的風景線〉

IMG_8395.JPG
〈▲登上古道最高點的觀音鼻山,視野開闊,澎湃海浪激起的白色浪花,更增添了變化及動感〉

IMG_E8396.JPG
〈▲上登硬漢嶺約 20 分鐘,到達古道的制高點-觀音鼻山〉

IMG_8397.JPG
〈▲有幸在風雨中上到古道最高點,遠方海天已難分一線了〉

  我曾經多次經過阿朗壹古道的頭尾兩端,也一直想找機會走一趟,
IMG_8400.JPG
〈▲接下來我們從觀音鼻山一路下行「好漢坡」,天雨路滑,好在有繩索助行〉

但因為要提前申辦入山手續,每天還有入山名額人數限制,
IMG_8404.JPG
〈▲接著進入觀音鼻山林區,未見大樹〉

入山必須有當地解說人員陪同(我們這趟 43 人,有安排三位解說員同行),
IMG_8406.JPG
〈▲樹木不大但林相漂亮〉

而且入山與出山的地點相隔甚遠,需要安排車輛接駁等複雜因素,一直沒能成行;
IMG_8408.JPG
〈▲10:50 來到七里香休息區,這裡是南來北往的登山客主要休息區〉

期間還曾兩次報名救國團高雄舉辦的當日往返團,
IMG_8411.JPG
〈▲我們在此休息了半個小時,大家也開始吃午餐便當〉

但最後一刻都被取消,當時真覺得與此地無緣;
IMG_8414.JPG
​​​​​​〈▲海天同色,好漂亮一層層太平洋的風景圖片〉

這趟很難得臨時補入暨大 EMBA 登山社舉辦的活動,終得一償宿願。

  午餐休息過後,續下觀音鼻山,
▼這時天氣稍晴,太平洋的海水也呈現清楚的層次,
IMG_8417.JPG

▼大夥一路從「好漢坡」垂降回海灘,
IMG_8420.JPG

▼這處海灘跟礫石灘的鵝卵石又不太一樣,是本地崩坍沖刷下來的頁岩,
IMG_8424.JPG

▼看海浪衝擊岸邊石頭留下白色泡沫也很美麗,
IMG_8430.JPG

▼11:45 來到另一處岩壁下休息,
IMG_8431.JPG

大約每走一個小時就會休息 20-30 分鐘,同時也在集合一下這四十多人的隊伍;
IMG_8433.JPG

▼繼續往前就到了南礫石灘,
IMG_8439.JPG
〈▲這時太陽開始露臉,大家也脫下了雨衣〉

我們經過礫石灘,因為風浪很大,可以清楚聽到石子因受到海浪衝擊而滾動,發出互相碰撞的聲音,
1128-112920老七佳、阿朗壹古道_201201_7.jpg
〈▲刻意走近海濱,一連串石子摩擦碰撞清脆的聲音更是清晰,很療癒〉

這應該就是當地「南田聽海」的由來。
1128-112920老七佳、阿朗壹古道_201201_5.jpg

▼阿朗壹古道有一大部分的路徑都是走在鵝卵石的海灘上,這也是與其他古道最大的不同處;
1128-112920老七佳、阿朗壹古道_201201_0.jpg

南田石並非產於南田,而是從北邊的花蓮,隨著黑潮洋流漂了過來,
IMG_8442.JPG

因為這些鵝卵石許多聚留在台東南田村附近,大家就稱它「南田石」,
IMG_8441.JPG

原石是屬於硬砂岩,在地殼變動時又崁入了石英,因而許多石塊中有黑白相間的石英紋路,因為顆顆圖形不同,也成了愛石人的收集;
IMG_8450.JPG
〈▲從軍艦岩上看南礫石灘〉

這些石塊經過海潮推移長時間的碰撞,有了歲月的洗練及大自然的雕塑,變成顆顆圓圓滾滾的鵝卵石。
IMG_8447.JPG
〈▲大家登上繞過軍艦岩〉

在礫石灘中南田石佔了近八成,另外有一成是帶青綠色澤的西瓜石,
IMG_8451.JPG
〈▲軍艦岩是拍照取景漂亮的地方〉

西瓜石就已經列入寶石原石之類了,其餘還有各種變質岩。
IMG_8456[1].JPG
〈▲淑玉在軍艦岩上帽子被吹飛,下到岩下,沒找到自己的帽子卻撿到一頂別人同樣藍色的帽子,又來搞笑〉

  離開軍艦石,太陽間或露臉,
IMG_8460.JPG
〈▲回頭看剛經過的軍艦岩,這是一路來唯一一塊插入大海中的岩石〉

▼我們穿越一片大塊亂石灘,
IMG_8467.JPG

▼滿天烏雲下,海浪衝擊著遠方海中孤立的帆船石,
IMG_8461.JPG

▼穿過亂石灘,才坐下來清理鞋子中的小碎石,雨又來陪我們了,
IMG_8469.JPG

▼我們還真幸運,感謝老天在我們走亂石灘時給了我們晴天,否則就更辛苦了。
IMG_8470.JPG
〈▲繼續冒雨沿海灘前進〉

▼繞過彎角,
IMG_8471.JPG

▼我們再度離開海灘,右繞樹林區,
IMG_8472.JPG

▼經過廢棄的建築,
IMG_8473.JPG

▼穿越樹枝纏繞的林木區,緊跟解說員身後,他走的速度非常快,
IMG_8474.JPG

▼解說員突然停下說:你們今年疫情不能出國,在這拍一張僞“夏威夷留念照”。
IMG_8479.JPG

  回到海邊,繞過一片褶曲岩壁,
IMG_8483.JPG

這裡的石壁岩石破碎,是全古道中我最擔心的一段,
IMG_8484.JPG

▼以前這裡被稱為“禁語之地”,要大家經過時禁聲緩行,避免驚擾到山崖上的原住民,
IMG_8489.JPG

因為從山崖上發動襲擊,崖下是沒有任何可以隱蔽的地方,
IMG_8490.JPG
〈▲山崖上的海蝕洞〉

也沒有任何可以回擊的可能,只有等死一途。
IMG_8486.JPG
〈▲要淑玉盡量緊貼崖壁而行〉

我們經過當時,我不是擔心原住民出草,而是擔心下了整天雨,萬一岩石鬆動崩落,後果不堪設想。
IMG_8485.JPG
〈▲我要大家盡快通過〉

  通過這片褶曲岩壁也就接近這趟古道行的終點旭海了,
IMG_8494.JPG
〈▲到終點前終於看到了阿朗壹古道的藍天碧海〉

由於過去數十年的軍事管制,讓古道保留了原始自然風貌,少了人為的破壞及不當建設,
IMG_8493.JPG
〈▲山崖上還可以看到遺留下來的軍事遺跡 碉堡〉

長年的風化、海蝕作用,造就了豐富的海岸地形,
IMG_8496.JPG
〈▲旭海的警局派出所 正在點名〉

大片的礫石海灘,也是別處沒有看到相當稀有的景觀。
S__31424614.jpg
〈▲也隨俗拍一張完成證明吧〉

我們上午 9:20 下遊覽車,到下午 13:50 拍“完成證明”,總耗時四個半小時,中途休息還超過一個小時,基本上這步道不會辛苦難走(當然,如果烈日當空可能又要另當別論了),但我們這一團四十多人還相當整齊,行進速度算是相當快的了;應該是登山社的朋友大家平日都有練體力吧。
當然,從北往南行到了旭海,還有溫泉可泡,感謝主辦單位的貼心安排。

老七佳部落〈暨大EMBA登山社 阿朗壹古道兩日遊 2020/11/28-29〉

阿朗壹古道〈暨大EMBA登山社 阿朗壹古道兩日遊 2020/11/28-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