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咪說:「帶你去一處你會喜歡的地方吃中餐,也順便走走」,甚至連要去的地名都沒跟我說,反正被帶出場,就跟著她的手機導航,開車往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地區;從台北安和路家中開車出發,車行一小時十五分鐘,直接開抵「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這裡有公車站牌〉
阿咪說這裡有一所日據時代現在已廢棄的小學(也不知她從哪裡得來的資訊),我們就在這裡吃中餐。
〈▲「大山北月」餐廳,一定要推薦這裡的羊肉麵(套餐 390),我會為這碗麵再來〉
「豐鄉國小」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山中小學,
據紀載其前身是日據時代「橫山公學校」的「大山背分校」,
「大山背」應該是以坐落在「大崎棟山」的背面而得名,
〈▲從停車場沿漂亮步道直通「豐鄉國小」遺址(許多登山客愛來的地方)〉
日據時代, 「大山背」保的保正(村長)彭金玉因村內弟子就學不便,於是聯合南昌、豐田的保正, 爭取在此設立學校;
〈▲在學校大門邊草地上仍保存有一塊記載著當時捐款建校芳名錄的石碑〉
大正十二年(1923),「橫山公學校」的「大山背分校」成立;
〈▲翻拍相片〉
昭和十四年(1939)在教室上方建造一座神社供人參拜(神社已拆除,石階通往環山步道),
〈▲日據時代遺留下來通往神社石階步道〉
昭和十八年(1943), 改制為「豐鄉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五年(1946),台灣光復後,改名成為「豐鄉國小」;
〈▲這裡成為登山客、單車客最佳休息的所在〉
民國七十二年(1983),山區人口外流,學生人數太少廢校;
民國九十五年(2006),客委會斥資新台幣 1,700 萬元重新打造為「大山背人文生態館」;
〈▲標示可遙望雪山東峰及 369 山莊〉
民國一百零三年(2014),由兩位年輕人接手創業,以 「大山北月(將背字拆成北、月兩字) 」 重新開幕。
創作「阿三哥與大嬸婆」的著名漫畫家劉興欽,就是畢業於這所小學,
校區不大,只有一排簡單的教室及一小塊操場空地,
〈▲教室屋頂搭建整修〉
登山及單車客都會借用這裡的洗手間。
〈▲坐在角落的老外單車客,居然獨騎來這裡〉
午餐後,跟阿咪回到停車場對面「騎龍古道」的入口,
▼在「竹 35」鄉道下方一百多公尺還有另一個入口,
我在想如果阿咪走不動了,可以在下方入口路邊等我開車接她,
▼我們從上方入口進入古道,輕鬆沿著石階往下,
〈▲前段下行階梯兩旁,直立高聳柳杉迎人〉
▼走在杉木林間, 芬多精、負離子的森林浴,阿咪也走得輕鬆;
〈▲路邊蕨類也生長茂盛〉
原本我沒有預期會走山路,沒帶登山杖,穿了雙三十多年前買的 Bally 便鞋,鞋底有些滑,
▼一路下行走往山谷,林相植態也見變化,
〈▲寄生在大樹幹上的蘭花草,茂盛漂亮〉
〈▲三大叢密生的竹林〉
▼慢行 25 分鐘,下到溪谷底,
〈▲阿咪說,好大的葉片,可以當雨傘〉
▼眼前第一座非常美麗有半圓形橋孔的糯米橋跨越溪谷,
▼雖然今年遭逢嚴重乾旱,但橋下溪水潺潺未絕,
這座糯米橋,建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 年),年代沒有太久遠,但古意盎然。
U 行轉過糯米橋,古道又成為另一種風情,
▼木棧道沿溪畔而行,這段古道又稱為「溪谷步道」,
▼續行穿過孟宗竹林,
▼再走一段狀似田埂的石板塊路,
▼經過下有水塘的廢棄老屋,
來到第二處兩旁架有竹欄杆的糯米橋,
過橋續行,步道已成寬闊產業道路,未幾有設鐵網閘門管制車兩進出,行人可由旁邊通行,
出閘門,有三岔路口,
▼我們選擇往大山北月方向,兩分鐘見第三座糯米橋,
▼「新豐橋」與第一座見到的糯米橋造型相似,建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 年),
〈▲造橋的石塊均取材自當地〉
▼我下到溪底,看橋洞中景緻更是漂亮,
糯米橋係採用傳統施工法,以糯米、紅糖、石灰等為石塊黏著劑,台灣現在糯米橋的數量已不多了。
▼過糯米橋,來到一段百年石階路,
▼這是騎龍古道唯一保存原有古道石材的路段,
▼登石階至上方處,有木造的觀景平台,
▼阿咪還不錯,一路上登未覺疲累,到觀景台休息,
▼觀景台上方有工程在施作,車子可開上來,這裡也可下「竹 35」鄉道,但阿咪說她繼續隨我走騎龍古道,
▼從施工處經上方新鋪的石板路緩坡上行,路寬好走,
▼經伯公廟,
▼伯公是客家人對土地公的尊敬暱稱,所以就是土地廟或土地公廟,
▼也有人稱祂福德廟。
終於完成騎龍古道的環形一圈,陪我走回停車場。
〈▲要幫阿咪拍拍手〉
開車走竹 34 鄉道回程,看到路邊有「青蛙優先」的奇特標誌,
原來這裡產台灣特有「梭德氏赤蛙」,在青蛙穿越馬路娶親時,汽車會成為牠們最大的殺手。
我們在「豐鄉瀑布」停車場停車,
▼豐鄉瀑布就在路邊「大寮溪谷」對面的山壁,
高僅一、兩層樓的小瀑布但水量豐沛,終年不絕,
難怪有礦泉水公司在瀑布後方開設工廠,這裡也是自來水公司的取水點,所以禁止遊客進入汙染水源。
〈▲瀑布邊設觀景涼亭〉
▼再往大寮溪上游,有另一座建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的糯米橋,
▼該橋已經廢棄,橋一端有鐵板圍籬阻隔。
再往上行,見有另一百年伯公古廟鐵梯入口,
▼這座石砌伯公小廟座落於山腰一棵老榕樹前面,
▼簡易石板砌成的小廟已有百年歷史,成了文物。
跟著老婆走就對了,阿咪帶路之旅,還真盡興。
※新屋 范姜老屋群〈桃、竹、苗輕遊記 2020/10/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