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寮山位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及高雄縣茂林區交界,步道從西入山口起算里程,
〈▲尾寮山步道西入山口 0K+00〉
▼到東入山口全長 12 公里,
〈▲網路圖片〉
▼尾寮山三角點就在步道 9.5 K 的地方。
〈▲過山頂三角點平台下山,續行 2.5 公里,即可達東入山口〉
日據時期為防止原住民下山侵擾,在台灣山區設立許多條隘勇線防守,此處因為在這條隘勇線防守的最末端,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尾寮」。
〈▲星期天一早西登山口路邊已停滿了車,對面一塊空地,收費 50 元〉
一般上尾寮山有四處登山口,但從西登山口上山的登山客最多,
〈▲ 0:00 步道西登山口啟登〉
另外可以走「大津瀑布步道」上登匯入,也有人走茂林風景區大門口「意象公園」邊的「布魯布沙吊橋」進入,
〈▲「布魯布沙吊橋」及後方的尾寮山:茂林 布魯布沙吊橋、蛇頭山(茂林國家風景區輕遊記 2020)〉
我上次在吊橋頭碰到有登山客從尾寮山下來,說從這裡上山停車非常方便也好走。
〈▲進入步道入口,產業道路緩步上行〉
另外若由步道東登山口入山登頂就容易得多了,步道長度來回才 5 公里,高低落差僅 270 公尺,來回登程在兩個小時內就可完成,
東登山口自行開車由屏東縣三地門鄉口社村之沙溪林道 23.5 公里處進入,對追小百岳踩點的來說就容易多了。
〈▲步道下望茂林國家風景區往來要道,狀如蝶翼的新威大橋:茂林生態公園紫斑蝶幽谷、姿沙里沙里步道 2021/11/17〉
我們下載了健行筆記的離線任務,就跟隨離線地圖從步道西登山口入山取寶石。
〈▲山下的荖濃溪河谷,及對面的美濃區〉
▼ 0:29 來到岔路口,兩邊在上端會匯合一處,我們採左上、右下,
〈▲左線上方匯入從「布魯布沙吊橋」上來的支線,右線會經過百年老觀音小廟〉
▼ 0:39 步道上下望「神威天台山」,
〈▲隱藏在六龜的繁花黃金城 神威天台山(茂林國家風景區輕遊記)〉
▼產業道路基本上蔭涼好走,在山腰 Z 字形迂迴上行,
〈▲路邊阿勃勒黃花滿樹〉
▼ 0:46「集義亭」,「布魯布沙吊橋」支線匯入處,
▼過「集義亭」未停續行,山下是相同景觀,只是從更高處角度下望,
〈▲荖濃溪旁許多小山頭是十八羅漢山:十八羅漢山、新威森林公園(茂林國家風景區輕遊記 2020)〉
▼ 0:50 看到第一支 3 公里路標,
▼ 1:07 走過整片漂亮的荔枝園林木,
▼這些人工栽植的荔枝樹範圍很大,枝開葉茂,樹型很是別緻,
▼ 1:09 經過「石頭公廟」旁的民宅(應該是荔枝園的主人),
▼ 1:14「大津瀑布步道」匯入口,
▼ 1:38「水源休息亭」,人多續行未停,
〈▲有山友在此泡茶,但未見水源〉
▼ 1:43 下望遠方六龜市區,背後的真我山及更遠些的小百岳鳴海山,
▼ 2:05 已經走兩個小時了,停下喝水、吃水果,
〈▲約 4.9 K處休息平台〉
▼休息後出發,終於看到稍待要攀登的尾寮山頂峰,
▼ 2:19 這趟從台中包車下來邀約登山的明道大學王教官一群趕了上來,
瓊瑩參加過他們的登小百岳活動很多次了,這次邀我一起參加,
▼瓊瑩要我跟他們一起先走,她自己等後面幾位女生慢慢一起行,
我在想若跟著他們快走登頂,這跟我現在慢走賞山方式不同,也太辛苦,再則瓊瑩未必會堅持下去,這有點可惜,
所以我沒有跟上去,我們維持自己步伐慢慢走。
〈▲ 2:26 來到約 6.2 公里處的產業道路終點處〉
路長又無太多趣味景觀的產業道路段結束,這裡才應該是登山口。
〈▲登山階梯旁立有陡坡警告標誌〉
▼王教官說他們先行上涼亭,我跟瓊瑩也沒停,開始階梯山徑上登,
▼山徑石階穿過漂亮竹林,
〈▲旁邊有拉繩的陡坡〉
▼ 2:41 上抵第一段上登休息處的觀景亭,
〈▲ 6.4 K 「觀景亭」,標高 860 公尺〉
▼雖名為觀景亭,但能觀的景不多,倒是旁邊立有別緻的不鏽鋼打印台,
▼看不出這打印台是哪個單位設立的。
我們在這裡休息 15 分鐘吃麵包、能量包後續登。
出「觀景亭」續上第二段拉繩緩陡坡,尾寮山西北峰(編號 385 森林三角點基石,標高 872 公尺)就在山徑邊。
〈▲ 3:00 經尾寮山西北峰〉
▼ 3:11 到達約 6.8 公里處的「900 休歇亭」,
〈▲亭柱兩邊有「勤腳骨力幸福滿山坪,好嘴若開快樂一大堆」的對聯,上方還有「加油」紅字樣〉
▼亭內同樣人多嘈雜,我們未停,3:14 又見「陡坡危險」警示牌,
▼就低頭努力上登吧!
▼ 3:29 到 7 公里指標處,
▼繼續奮鬥前行,
▼路邊樹洞,
▼洞內乾坤
▼山徑踏樹根而過,
▼ 4:20 到達 8 公里處「觀雲臺」,
〈▲觀雲台標高 1130 公尺,涼亭內同樣人多〉
▼我們在亭外無人處吃午餐飯糰,瓊瑩說王教官他們已經登頂了;
▼這時山區天候改變,從上午的炎陽高照開始飄起小雨,看瓊瑩沒有退縮的意思,於是我們穿起雨衣趕路續上,
▼從觀雲亭後這一公里半到三角點的路段,才是這趟真正考驗意志力與體力的部分,
▼走沒多久雨下愈大,還不時伴著雷聲隆隆,
▼傾盆大雨已經將登山小徑成為了集水的小河道,
一路都碰到趕著下山的登山客,只有我兩人還繼續往上,
碰到王教官一組人下山,問瓊瑩說你們還繼續上登喔?只聽瓊瑩說,都最後一哩路了,能放棄嘛!
大雨泥濘,安全考量,我們前行速度非常緩慢,驚人的落雷其實是我比較擔心的。
▼ 5:28 終於來到三角點下方的休息區,這時雨也小了,雷也停了,還聽到健行筆記拿到寶石的激勵聲,
▼ 5:34 終於冒雨上登三角點平台,
▼雨過天晴,很確定山頂只剩我兩,沒人會搶拍照了,
▼這顆編號 073 的小百岳,還真拿得有些艱辛!
▼海拔 1427 公尺,立有編號 1653 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山頂沒有展望,我們還有回程的 9.5 公里要趕路,補充運動飲料及能量包後下山。
5:55 原路下山回程,
其實大雨沖刷掉地表細泥後,路徑反而不會太滑,
瓊瑩手機應該是受雨水打濕,一直無法接收網路,她也無法跟王教官群組傳達我們下山訊息,
▼ 6:44 回到空無一人的「觀雲台」,
▼現在真的是唯我們獨佔了,
雨後的陽光灑入樹林中,
蟬聲也在雨後叫的超大聲的,好吵!
樹幹上各種的菌菇、地衣、蘚苔,充分顯示這山裡的好環境,
▼ 7:40 回到剛才躲不開有他人當背景的「900 休歇亭」,
▼瓊瑩應該是累了,速度放慢下來,
▼ 7:45 回到觀景亭,瓊瑩說我們休息一下吧!
我衡量一下時間,有可能要點燈下山了,前一晚才將頭燈充滿電,後段產業路好走,應不是問題;問題是我手機也受潮無法充電,我們兩人手機都完全無法跟外界聯絡了。
〈▲終於回到產業道路登山口〉
瓊瑩手機接不上網路,我手機無法充電,就悶頭趕路下山吧!
▼回程經過百年小觀音廟,
▼回到步道口,還真的是路燈都亮了。
原本認為手機半路大概就沒電關機了,但回到步道口,居然還開著,等記錄完登程就真的自動關機了,還真盡責!
山友口中的北插天、南尾寮;北插天山我走過幾回,尾寮山還真是頭一遭(這次走還超過 10 個小時),總算都經歷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