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 1971 元旦,溪頭-阿里山縱走,溪頭神木

  ▼1970 年的下半年,逢甲同學蕭炎昆(迄今超過半個多世紀的摯交)規劃學校元旦假期的登山活動: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當年跟著他滿山跑的蕭炎昆(後方的南湖大山、中央尖)〉

1970/12/31
  1970 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從台中搭往溪頭的公路局班車,在廣興站(鹿谷下一站)下車,當晚在「廣興旅社」打尖(早年山友經常住宿的旅店,可惜相關相片遭白蟻毀損),元旦清晨三點半起床,吃完旅店準備的鹹粥早餐,集合整隊搭坐林務局載運原木的大卡車,前往「第九林班」登山口。

  ▼一起同行的除了我們同住「逢甲新村」及逢甲「萬里登山社」的同學,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同住「逢甲新村」同學,左至右:羅健福、陳晉源(歿)、我、陳維東(歿)、張泰文、鄧武忠、喻家龍、程為灝及家住台中的彭伊呂〉

▼還有台中樹德家專(現在的修平科技大學)平常玩在一起的女孩子(規劃時原本沒有她們在內的)。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前排:宋淑芬、王碧蓮(歿)、阿香、張簡、錢錦(歿)、我,後排:招繼武、阿玉、羅健福、陳晉源(歿)、張泰文〉

1971/01/01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 1971 元旦,溪頭縱走阿里山與喻家龍〉

  五點左右等林班車隊到齊出發,我們大夥拎著背包,擠在運木柴卡車後車斗,在產業道路上顛簸一個多小時;約近上午七點,顛到林班的“原木集散區”(現今的杉林溪景區),柴車在這裡載運木柴下山,我們就由此起登。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 1971 元旦,溪頭-阿里山縱走,溪頭神木

  幾乎垂直上登的山徑(當年山徑沒有助攀繩索、沒有階梯,我們登山自己都會帶登山繩備用)直上阿里山眠月線的眠月「石猴站」(現今眠月線步道終點),這段上登非常辛苦;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石猴站當年還有檯車可以到治中,但只載運原木,人員不能搭乘(眠月線,還有在通車載運木柴的年代)〉

▼後續許多路段都是沿著鐵軌棧道,一路走到阿里山。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阿里山眠月線鐵道上合影,現在這段步道成了最夯的打卡景點〉

1971/01/02 

  ▼ 1971/01/02 繼續上東埔,經塔塔加鞍部,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很扯的是,我原先以為那幾位只是跟我們到阿里山就結束行程的女孩子們,居然還輕裝繼續跟著我們上玉山,當時玉山頂可是下著雪哪!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當年沒有泡麵、沒有速食包,排雲山莊沒有供餐,大家背包裏裝的都是硬梆梆的槓子頭及美軍的罐頭〉

還記得到排雲山莊已是過午時分,氣溫 2 度,見山友登頂下來說上面下雪,我原打算直接衝頂,但午後風口風大(當年沒有任何防護設施)風險高,折返排雲山莊休息,第二天再上。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我有數千張老照片遭白蟻啃食,都救不回來了,玉山登頂及下山這段登程相片都沒了,殊為可惜!)

1997/01/03

   一早頂著風雪登頂玉山,之後,一路下山到東埔山莊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羅健福綽號無聊,他下山穿的鞋子也是別人的〉

▼從東埔山莊旁小徑下沙里仙溪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下沙里仙溪山徑〉

▼陡峭濕滑的山徑接到陳有蘭溪的集木場,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阿昆下沙里仙溪滑倒自拍,那時相機要自拍是非常不容易的,每按下一次快門都是鈔票〉

最後沿著林班的運原木產業路下行,這段路感覺超遠,好像永無盡頭(因為累了),我還記得錢婆一路拉著我褙包後繩帶,說她已經走到沒有意識了。
來到東埔警察招待所天色已黑,還有幾個女生沒到,阿昆還急著回頭打燈去找,怕她們迷路。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那個年代的東埔警察招待所(這張相片是登秀姑巒山時拍的)〉

1997/01/04

  ▼背包留在招待所,從東埔輕裝走八通關古道,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一行人好不熱鬧,像郊遊〉

▼我跟在陳晉源後面,肩膀上還纏著登山繩,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我在同一地點等大家通過,不記得是誰在幫大家拍照,可能是張泰文,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王碧蓮、喻家龍、程為灝、我〉

▼大家走過驚險的東埔「父子斷崖」,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我在最後〉

▼現在的路線已經改了,而且也做了完善的欄杆、護繩等安全設施,應該不再有“父不顧子”的名稱了。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那時登山大家都是帆布S腰帶,掛著軍用不鏽鋼水壺及鋼碗的標準配備,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父子斷崖,我手上還拿著登山繩備不時之需(到現在我登山還是有帶登山繩的習慣),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那個年代還沒有登山杖,大家都是用竹杖、樹枝或冰斧;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最右邊坐著要點菸的李文淳,現在在山上點菸可是會被罰錢的。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來到雲龍瀑布,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那時是從雲龍瀑布底端穿越溪水,現在路徑是從頂端小橋通過〉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我跟喻家龍在雲龍瀑布〉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這段登山活動也造就了李文淳與錢婆幾十年的姻緣(這張照片倆人就坐在一起了,當時不覺得)〉

印象中回程已經是天黑了,過父子斷崖有沒有打燈已不復記憶,只記得天黑就不覺得驚險;回到招待所再住宿一晚。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

1997/01/04

  結束登程,搭車返回學校;在那個年代,登山沒有離線地圖、沒有手機、沒有對講機、山徑上幾乎沒有指標、沒有布條、沒有里程樁,那時的登山裝備簡單厚重,但年少輕狂,不懂得危險、也不知道害怕,就這樣滿山頭跑了。

年少輕狂登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1972/05/08-11
嘉義、台南、高雄 1971/02/09-14 憶舊遊
1970 溪頭、阿里山、玉山縱走登遊憶往 1970/12/31-1971/01/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