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我老同學孫雷在貴州和他弟弟從事汽車行業二十多年了,他一直邀我往訪貴州,這次終於組成“銀髮慢悠悠團”,孫雷請他公司搭配多年的旅行社李總經理,幫我們安排一個一探貴州大山大水及人文風情的貴州八日遊行程;

LINE_ALBUM_052224青岩古蹟慶生會_240525_1.jpg
〈▲孫雷宴請大家,適逢嘉芷及趙麗生日(右一是導遊周敏,右二旅行社李總)〉

由於台灣沒有班機直飛貴州,一般要從香港、廣州或上海等地轉機,學友考量我們銀髮族搭國內班機及小三通船票都有半價優惠,就找他搭配多年廈門小三通的旅行社,安排大家走金廈小三通,並在廈門住宿一夜的交通接送及廈門飛貴陽的機票事宜。
LINE_ALBUM_515-52424金門廈門貴州之旅~1_240525_2.jpg
〈▲幫忙安排貴州遊程的孫雷(中)及安排小三通及機票的學友(右)〉

  ▼一切安排妥當,我們分別從高雄、
貴陽 甲秀樓、翠微園〈金、廈、貴州遊之一 2024/05/1
〈▲高雄小港機場出發團員〉

▼及台北分別出發(台北還因 520 總統就職直升機預演空中管制,延誤一班飛機),
LINE_ALBUM_51524金廈貴州行_240525_12.jpg
〈▲松山機場出發團員〉

大家金門集合,同搭渡輪前往廈門(台北班機延誤,小三通渡輪也延遲一班)並在廈門住宿一宿。
LINE_ALBUM_51524金廈貴州行_240525_9.jpg
〈▲廈門住宿的酒店〉

在我進入廈門時才發現我的台胞證已過期的糗事,在廈門五通馬頭用護照及身分證辦理臨時落地簽證(人民幣四十元手續費,立刻簽發),
LINE_ALBUM_51524金廈貴州行_240525_8.jpg
〈▲酒店樓梯間〉

▼當晚在酒店對面餐廳晚餐。
LINE_ALBUM_51524金廈貴州行_240525_2.jpg

  第二天大家酒店早餐後搭機飛往貴陽,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57.jpg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58.jpg

約經兩個半小時的航程,班機於午後一點半抵達貴陽機場,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50.jpg
〈▲孫雷及他公司同樣是左營眷村的同事一起來接機〉

貴州省會貴陽市面積接近台灣四分之一,人口六百多萬,人口密度與台灣相近,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63.jpg
〈▲貴陽市花 蘭花的鋼雕〉

我們直接開始貴陽市「甲秀樓」及「翠微園」的遊覽行程。

※甲秀樓

  ▼「甲秀樓」坐落貴陽城南「南明河」中間的“萬鰲礬石沙洲”之上,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70.jpg
〈▲右方牌樓入口,橋上設「涵碧亭」▼河流彎處的「涵碧潭」〉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6_2.jpg

▼景區入口處立有「城南勝蹟」牌樓;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78.jpg

▼「南明河」又稱「清水河」,全長兩百多公里,是貴陽市重要河流,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76.jpg
〈▲穿越貴陽市中心的「南明河」美景〉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69.jpg
〈▲貴陽市南明河畔〉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64.jpg
〈▲南明河畔賣蜜餞的小攤販原以為是水果,▼顏色太鮮艷最終不敢買〉
LINE_ALBUM_515-52424金門廈門貴州之旅~1_240525_3.jpg

▼明.萬曆 26 年(1598)巡撫江東之南明河上築堤,並修建「浮玉橋」連接南北兩岸,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07.jpg
〈▲「浮玉橋」跨過河中“磐石沙洲”,總共有九個橋孔,稱「九眼照沙洲」,倒影漂亮〉

▼在河中磐石沙洲上修建「甲秀樓」,意謂“科甲挺秀”,因此成為歷代來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35.jpg
▲坐落沙洲上的「甲秀樓」〉

樓內題詠無數,並收藏有古代石刻、木皿及名家書畫,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79.jpg

清代劉玉山撰 206 字長聯,比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 26 字:
上聯

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拓開。
看東枕衡湘,西襟滇詔,南屏粵嶠,北帶巴夔,迢遞關河。
喜雄跨兩游,支持岩疆半壁。
恰好於矢碉隳,烏蒙箐掃,艱難締造,裝點成錦繡湖山。
漫云築國偏荒,莫與神州爭勝概。

下聯
數千仞高臨牛渚,永鎮邊隅,問誰雙柱重鐫,頹波挽住。
憶秦通僰道,漢置牂牁,唐定矩州,宋封羅甸,淒迷風雨。
嘆名流幾輩,留得舊跡千秋。
對此象嶺霞生,螺峰雲擁,緩步登臨,領略些畫閣煙景。
恍覺蓬萊咫尺,擬邀仙侶話行蹤。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84.jpg
〈▲門兩側的長聯〉

▼明.天啟元年(1621)火災焚毀重建更名「來鳳閣」,清代再經六次重建並恢復原名。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82.jpg
〈▲現存樓宇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建〉

▼建築物的白色方形石柱托檐、白色雕花石欄杆,都有別於中國古建築。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36.jpg
〈▲朱樑碧瓦、尖頂飛簷,造型秀麗〉

▼清朝時曾以「鰲礬浮玉」作為貴陽八景之一,2006 年被國務院列入中國重點保護文物。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73.jpg

▼樓前原分別有清.雍正十年(1732)鄂爾泰鎮壓苗民及清.嘉慶二年(1797)勒保鎮壓布依族起義所立紀念鐵柱兩支,今存於貴州省博物館中展示。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85.jpg
〈▲「甲秀樓」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樓高 22.9 公尺〉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0.jpg
〈▲貴陽名稱有“陽光寶貴”及“男人寶貴”一說,男尊女卑〉

※翠微園

  「翠微園」與「甲秀樓」相比鄰,佔地超過 1,200 坪,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87.jpg
〈▲從「甲秀樓」望向「翠微園」〉

「翠微園」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稱「南庵」,王陽明曾數次遊覽南庵,寫有《南庵次韻》記南庵勝景:
岩寺藏春長不夏,江花映日艷於桃。
山陰入戶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氣高。
樹老豈能知歲月,溪清真可鑑秋毫。
但逢佳境須行樂,墨遺風霜著鬢毛。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88.jpg
〈▲從「甲秀樓」過拱橋就到「翠微園」〉

「南庵」後來改名為「聖壽寺」,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記載:
聖壽寺在治城南門外霽虹橋之東,舊南庵。
前臨清潭,後負崇崗,群峰列讞,左右環繞;
草木竹石,錯置雜陳。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1.jpg
〈▲拾級而上「翠微園」大門〉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巡按貴州監察御史胡瓊將「聖壽寺」改為「武侯祠」,改祀關雲長及諸葛亮;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8.jpg
〈▲園內亭台樓閣,但這兩位說不走了〉

南明.永曆九年(1655),當時張獻忠將領孫可望駐守貴陽,將原本的武侯祠遷往南明河北岸,將此改建為觀音寺。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08.jpg
〈▲「翠微閣」與「拱南閣」圍牆上的漂亮石窗〉

▼孫可望又見南明王朝大勢已去,有了自立為王的野心,在此修建「拱南閣」,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3.jpg
〈▲眾資深美女拾級而上「拱南閣」〉

意在「與北方清廷對抗,拱峙南方」,意欲在此登基稱王。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7.jpg
〈▲早年「拱南閣」內安放一座明代鑄造高達九尺的千佛銅塔,於抗日戰爭期間失蹤〉

清道光年間(1821-1850),「觀音寺」再次更名為「水月寺」,繼續祭祀觀音。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6_3.jpg
〈▲▼「拱南閣」旁邊的「澹花空翠」園林〉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99.jpg

「澹花空翠」園林依岸鄰水,有「半面山樓,半面江樓;數聲樵笛,數聲漁笛」的美譽,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6_4.jpg

「翠微閣」面向南明河,背倚小山坵,四周古樹成蔭風水極佳。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02.jpg

1993 年,「翠微閣」被闢為蕭嫻(1902—1997,貴州女書法家)專館,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04.jpg

館中陳列她的書法作品。
LINE_ALBUM_515-52424金門廈門貴州之旅~1_240525_1.jpg

  ▼匆匆走覽遊畢景區,也開始飄起了小雨,驅車前往“香滿園餐廳”晚餐。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10.jpg

▼晚餐後他們還去看貴州風情表演節目,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30.jpg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21.jpg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5.jpg

LINE_ALBUM_051625貴陽_240525_1.jpg

我習慣早睡就早早先回酒店休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