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離開大七孔景區,先在荔波的「味上漳江」餐廳午餐,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48.jpg

其他客人說,方圓五百里內要以這家餐廳最好。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45.jpg
〈▲我們訂了包廂〉

午餐後,還有四個小時的車程前往「鎮遠古鎮」,也是我們當天打尖的地方。

※鎮遠古鎮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20.jpg
〈▲我們傍晚五點半抵達,天色尚明〉

  夜宿鎮遠古鎮「㵲陽河」邊老街上的一家民宿,房間陽台河景讓人舒服,
貴州 荔波大七孔景區〈金、廈、貴州遊之六 2024/05/1

鎮遠古鎮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苗族古城,夏商時期這裡是蠻夷之地、百越之邦;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26.jpg

宋.寶佑六年(1258)開始築「黃平城」,賜名「鎮遠州」,為“鎮遠”之名的開始;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25.jpg

宋.德祐元年(1275)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使司」;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13.jpg

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沿邊溪洞招討司」為「總管府」;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10.jpg
〈▲「鎮遠博物館」〉

元.至正二年(1365)為府;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6.jpg
〈▲「文廟」殘址,牆面鎮遠古鎮地圖〉

明.洪武四年(1371)改為州,永樂十一年(1412)為鎮遠府」;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7.jpg
〈▲「文廟」殘址前的琴、棋、書、畫雕塑〉

明.正統三年(1438)革去鎮遠州,至弘治十一年(1446)置「鎮遠縣」,隸「鎮遠府」;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99.jpg
〈▲貴州唯一祭祀神農氏的「炎帝宮」前,清晨打傘等公車的學生〉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改「鎮遠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將衛併入縣;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93.jpg
〈▲清晨獨釣一江水〉

清.宣統元年(1909)為省縣,以其地為府直轄,1913 年恢復置縣;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3.jpg
〈▲清晨褪去胭脂,素面迎人的㵲陽河晨景〉

民國初年,置「鎮遠道」。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9.jpg
〈▲晨跑遇九十多歲老奶奶,耳聰目明,標準國語輕聲細語對我說:「我住這裡,這裡是我的家啊」〉

史書有云:「欲據滇楚,必占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因地處交通要道,地勢險要,據之非常重要,故名镇遠。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43.jpg
〈▲從我住宿陽台看「祝聖橋」夜景〉

自宋代賜名鎮遠州來就成為貴州東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鎮遠」這一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28.jpg
〈▲也幫他遮一下雨吧〉

▼鎮遠地處大西南絲路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之稱,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95.jpg
〈▲“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

▼這座騎著大象的雕塑,述說著當年東南亞國家使臣進京朝貢的盛況,緬甸人騎著大象經過鎮遠的情景,元代以後雲南成了中國連接南亞、東南亞的橋頭堡,是當時進入內地的首選通道。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9.jpg
〈▲「緬人騎象」夜景〉

▼㵲陽河上的「祝聖橋」,始建於明朝,曾是湘、黔、滇驛道的必經之路,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90.jpg
〈▲清晨陽台遠望「祝聖橋」及「魁星閣」美麗倒影〉

▼光緒四年,在「祝聖橋」上興建了「魁星閣」(國共內戰時毀損,後重建),據說建好次年,鎮遠就出了第一個在地狀元。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4.jpg
〈▲清晨薄霧中漁舟輕盪,划過「祝聖橋」簷角飛翹「魁星閣」下橋拱〉

  ▼明清時期這裡的的碼頭就有十多個,凡是從雲南、四川過來的馬幫貨物,必須在這裡報關後,才能上船運往湖南、江浙、沿海等地,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1.jpg
〈▲銅鑄當年在「大河關」報關景象〉

▼古稱這裡為「大河水關」,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5.jpg

▼「大河關」旁邊在武俠小說經常會出現的「鎮遠鏢局」(當然,古龍筆下的鎮遠鏢局總局在北京)。
LINE_ALBUM_052124梵淨山_240603_100.jpg

  ▼「青龍洞」是鎮遠最重要的歷史名勝,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15.jpg

▼「青龍洞」建築群結合了江南建築文化與西南少數民族建築文化,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3.jpg
〈▲▼「青龍洞」夜景〉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7.jpg
〈▲左邊是「祝聖橋」上的魁星閣〉

▼「青龍洞」建築群巧妙將儒家書院、道家道觀和佛教寺院融為一體,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19.jpg

這與一般少數民族的建築大異趣。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4.jpg
〈▲「祝聖橋」上看「青龍洞」夜景〉

  鎮遠古鎮 1986 年被大陸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40.jpg
〈▲我們打尖的民宿〉

2009 年,在中國旅遊景點評選中,成功入選“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6.jpg
〈▲小雨中的㵲陽河夜景〉

2020 年初,晉陞為中國旅遊景點最高等級的 5A 級景區。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8.jpg
〈▲白天及夜晚的景觀大異其趣〉

大陸古鎮我去過很多,千篇一律,同質性、商業化都非常高,這些也一直被遊客所詬病,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41.jpg
〈▲夜晚的燈光將它妝點得有如濃妝豔抹的夜娘〉

鎮遠古鎮也一樣,只是它多了歷史的內蘊。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5.jpg
〈▲▼雨夜街頭望向山頂的石屏山景區觀景亭〉
LINE_ALBUM_052024大七孔景區_240602_132.jpg

  鎮遠府城的街巷佈局,以「牌」為單位,自東而西從河岸而上一至六牌漸次鋪陳,“一城六牌坊”有諺語云:

頭牌一枝花,二牌蓋過它;
(最上面頭一排建築至今仍是政商貿易中心;下面第二排則是高官巨賈的豪宅大院)

三牌金果舖,四牌油炸粑;
(第三排是金子店、水果舖及雜貨店;第四排經營小手工藝店及餐飲店)

五牌開馬店,六牌賣豆渣。
(第五排已貼近船運碼頭了,多開設客棧旅店;第六排在河邊,自然因為取水方便、水質較佳,成為豆腐作坊選擇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