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隱的諧音“真事隱”,本名甄費(取諧音“真廢”),字士隱。
該名字極有可能取自《禮記·中庸》的「君子之道費而隱(為君子的道理,博大而又細膩)」。
甄士隱在《紅樓夢》中出現很少,但卻是整部書中非常重要的開場及串場人物,先由他開篇,並由他的夢境中從一僧一道那裡見識了「通靈寶玉」,並聽到他們談論:「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賈寶玉前身),日以甘露灌溉…得換人形」,因絳珠草(絳珠仙子,林黛玉前身)受甘露灌溉之恩,俟後都幻成人形後,就有林黛玉以“還眼淚”報答賈寶玉前世灌溉之恩的故事,也引出了書中的男主角賈寶玉及女主角林黛玉。
甄士隱又聽到僧道談及「蠢物」,又問道:
「玄機不可預洩,但適云「蠢物」,不知為何,或可一見否?」
那僧道:
「若問此物,到有一面之緣。」
說着,取出遞與士隱。
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着「通靈寶玉」四字,後面還有幾行小字。
這也帶出寶玉出生時唅在口中的通靈寶玉。
甄士隱原來是江南地區的名門望族,家產豐厚,但他個性恬淡,樂於助人,書中說他:
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物(這段似在說寶玉)。
只是一件不足:
年過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英蓮(諧音“應憐”,三歲被拐騙販賣,成為薛寶釵哥哥薛蟠的小妾香菱)
在甄士隱在抱著女兒香蓮時,看到一僧一道對他說:
「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
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㑹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脂批:
【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為一世。
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甄士隱最終還真的錢財散盡,孑然一身跟隨跛足道人出家去了。
甄士隱悲劇的一生,也正是賈府大悲劇的縮影,這跟書中第五回賈寶玉從噩夢中驚醒,同樣預示賈寶玉將來和甄士隱是有著同樣不幸的命運;
但也有人說他是影射清初時的某位親王;
甚至更多人認為說是作者曹雪芹在說他自己。
賈雨村的諧音“假語存”,本名賈化(取諧音“假話”),字時飛(取諧音“實非”),別號雨村,湖州(諧音“胡謅”)人氏。
他跟甄士隱都是出現在小說《紅樓夢》中的第一回,但賈雨村在之後章節中都不時會出現。
他一開始是個落魄窮酸書生,棲身甄士隱住家附近的「葫蘆廟」裡賣字畫維生,曾吟聯抒發心中抱負:
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嘆,復高吟一聨云: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内待時飛。
(玉在櫃子中等待一個好價錢,釵在梳妝台內等待主人拿出來裝扮在頭髮上)
這聯單純看只是賈雨村抒發心志,在等待好的時機崛起。
上聯把自己姓「賈(價同)」嵌入其中,下聯將字(時飛)崁入,表明自己雖然懷才不遇,但總有一天會飛黃騰達的。
上聯取自《論語·子罕》典故:
子貢曰:
「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
求善價而沽諸?」
子曰:
「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賈者也。」
下聯則源自《太平御覽》記載漢武帝時神話故事:
「有神女留玉釵與帝,帝以賜趙婕妤。
(漢武帝寵妃趙婕妤也是漢昭帝生母,漢武帝在立昭帝繼承王位後,賜死趙婕妤,武帝認為“主少母壯”往往是母后專政的禍源,也成為北魏在皇帝立儲君後就殺死母親的“子貴母死”)
至昭帝元鳳中(元鳳是昭帝第二個年號),宮人猶見此釵,共謀欲碎之;
明旦視之,匣唯見白燕直升天去。
故宮人作玉釵因改名玉燕釵,言其吉祥。」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在此聯之下有脂批說:
「表過黛玉,則緊接寶釵。」及「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
所謂「前用二玉合傳」,是指書中第一回前面,有神瑛侍者灌溉絳珠草,絳珠仙子欲下世為人,用眼淚還債一段文字;
文字後,也有脂批:
「餘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可見脂批“二玉”兩字是指寶王及黛玉。
所謂「今用二寶合傳」,應是指上聯句首的「玉」指寶玉,下聯句首的「釵」指寶釵,這對聯文字是說寶玉及寶釵的。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内待時飛。
寶玉一直是整個賈府的希望所繫,父母親對他期望很高,父親賈政逼他讀書,母親王夫人要襲人貼身照顧他起居,還經常將寶玉狀況回報王夫人;
他又是大家長賈母的心頭肉;
大姐賈元妃從小照顧他,對他疼愛有加,甚至指明要他入住大觀園封閉的環境中,讓他可以專心讀書,避免被外面的朋友帶壞。
這正是上聯中說寶玉被圈在大觀園中希望以後有大的作為。
寶釵原本是進京待選妃一事住進賈府,在她最出名的《臨江仙》一詞中: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就算自己漂泊無根(寄居賈府),也壓抑不了自己飛天之志(古代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婚姻)。
雖然選秀未成,被圈在賈府,但在與寶玉的婚姻上,她當然是不會退縮,要一飛沖天的。
賈雨村後得甄士隱資助盤纏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很快就步入了仕途,成為「大如州」的知府,但後因貪贓枉法去官,又成為林黛玉的家塾啟蒙老師,在黛玉喪母後陪同黛玉往賈府;後經黛玉父親林如海舉薦及賈政的幫助下復職,任金陵應天府的知府。
他在寶釵哥哥薛蟠打死馮淵一案判案時徇私枉法,將當初資助他恩人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判給了薛蟠當小妾(書中第四回);
在書中後四十回中賈府被彈劾,賈雨村還落井下石,導致賈府被抄家。
最後他也被削職為民。
甄士隱和賈雨村之間,就是一個恩將仇報的故事;
借用兩人的名字隱喻“將真事隱去,把假話留下來”,點明了紅樓夢全書「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