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馬祖
〈▲馬祖南竿「枕戈待旦」碑及蔣公園區〉
*北海坑道(藍眼淚保證觀賞熱點)
1966 年,在馬祖司令官雷開瑄任內,規劃提報在馬祖開鑿小艇坑道;
〈▲南竿北海坑道內倒影,如幻似真〉
1968 年,訂定「北海計畫」,分別規劃在南竿(泊 50 艘)、北竿(泊 40 艘)、東引(泊 10 艘)、西莒等處開鑿山洞坑道碼頭,這些坑道統稱「北海坑道」;
〈▲ 2010 年阿咪在南竿北海坑道 ▼ 2025〉
南竿北海坑道工程當時由 26 師以最傳統的爆破及人力挖鑿施工,相當艱辛危險(1970 年,西犬坑道施工塌方,造成 17 人傷亡),
〈▲南竿北海坑道內,現場全尺寸示意開挖場景〉
南竿井字型碼頭隧道於 1972 年(我入伍服預官役的那年)大致完成,隧道高 18 公尺、寬 10 公尺、步道全長 700 公尺、水道 640 公尺,漲潮水位 8 公尺、退潮 4 公尺;
〈▲台灣唯一可以在裡面泛舟的坑道〉
但當年 7-8 月間,娜定和貝絲颱風相繼來襲,護堤沖毀,引道口龜裂,損失甚大,這馬祖坑道的代表作幾乎還沒有開始泊船使用就宣告結束了,
〈▲坑道口另一處全尺寸模型展示〉
當初北海坑道位置的選定,基本上是以符合戰術要求、顧及小艇進出機動為主,並未慎重考慮洞口的潮汐、避風、防浪等技術的勘測。
南竿北海坑道就在南竿遊客中心旁邊,
〈▲南竿遊客中心〉
在馬祖卸除戰備任務後,這處從未執行戰鬥任務的「北海坑道」被打造成為南竿最重要的觀光景點,
〈▲從遊客中心走往北海坑道,山頭上有相當高級的住宅大樓社區〉
▼白天坑道裡可以賞景泛舟,
〈▲ 15 年前曾來遊覽,當時沒有泛舟及藍眼淚觀賞活動,現在多了觀光收益〉
到了晚上坑道內更成為南竿追“藍眼淚”保證看到的熱點,要先預約。
▼觀賞藍眼淚出發前會先作說明,解釋“藍眼淚”成因、如何才能看得到,特別強調手機一定拍不到(要長時間曝光)、手機掉到水裡也一定找不到(漆黑)。
馬祖位在閩江口,每年的四到六月,閩江融化雪水帶來海中微細藻類生長所需的氮、矽、磷等無機營養鹽,所以馬祖海岸微細藻類濃度非常高;藍眼淚就是大海中一種一旦受到驚擾就會發光的渦鞭毛藻(夜光蟲),是丁香魚的食物,所以每年三到六月藍眼淚的季節也就是丁香魚的季節。
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是看不到藍眼淚的,但若有海浪拍打就會發出點點藍白光芒。
〈▲南竿「鐵堡」藍眼淚,在岸邊有海浪才看得見(自己拍不到,網路截圖)〉
在馬祖有兩個地方一定可以看到藍眼淚,一個是白天可以去看人工養殖的「藍眼淚生態館」,另一個就是只有晚上才能去看的「北海坑道」,
〈▲晚上藍眼淚先搭上坑道裡的遊船〉
因為有大量海藻被沖進坑道又沖不出去,所以海藻濃度很高,另外坑道裡沒有光害干擾,完全漆黑所以容易看得見,
〈▲坑道裡沒有海浪的刺激,所以上船時發給每位乘客一個類似船槳的小板子可以撥水〉
等到所有船隊出發,燈光關掉之後,大家就可以撥水或拍打水面,就可以看見水中的點點螢光。
馬祖的「藍眼淚」還曾被美國 CNN 列為「世界 15 大自然奇景」之一!
〈▲北海坑道出口光廊〉
*大漢據點
〈▲ 2010 年初訪 ▼ 2025 再訪〉
民國六十四年(1975),當時「北海坑道」已竣工,可能基於對北海坑道進出船隻的防衛任務需要,開始挖掘「大漢據點」,
〈▲從「北海坑道」望向「大漢據點」 ▲最前緣有“印地安頭像”▼〉
▼民國六十五青年節(1976/03/29)竣工啟用,
▼坑道寬約 1.5 公尺、高約 2 公尺、主支坑道合計約 230 公尺。
〈▲左方為主坑道,右方為支坑道〉
〈▲▼坑道中間有中山室、守機室等,但都空置〉
▼高砲陣地現在都空蕩蕩的,地板填平了,屋頂天花消音錐抹平了,原有的高砲也移除了,
▼我上次來裡面還有實體高砲的擺設展示;
▼天花板一個個尖尖突起物的消音錐,可有效降低音量和回音,避免坑道內戰士的耳膜受傷。
*八八坑道
〈▲ 2010 年,當時由匡乃僧同學主辦 ▼ 2025 年,自由行〉
「八八坑道」最早是一處當地居民躲避土匪的天然洞穴,823 砲戰期間,軍方將原有洞穴加大、加深及強固,闢建成戰車坑道,後方出口還挖通至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洞內並儲存軍需物資;
〈▲步入坑道酒香撲鼻〉
坑道於 1974/10/31 蔣公八十八歲生日時完工啟用,所以用「八八坑道」命名;
〈▲坑道內有四千公升儲酒槽 52 座〉
1980 年代,坑道中段塌陷,坑道曾當作馬祖南竿電信局及電信機房。
〈▲儲酒槽均編碼標註,並加註儲酒日期〉
1992年,馬祖列島解除戰地政務,由於坑道內部終年保持在 15 - 20 度間恆溫的特性,馬祖酒廠用來作為窖藏高粱酒系的酒槽區,並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可供遊客參觀的坑道並不長,但還真有廣告效果,我們出了坑道,阿咪就到不遠處的馬祖酒廠買了一大箱“馬習會”時的陳年高梁國宴酒。
*鐵堡
〈▲ 2010 嘉芷在鐵堡前〉
▼我們開車經過南竿遊客中心,再經過一處海龍蛙兵基地,
就到了曾經是兩棲蛙兵戍守的南竿 51 據點「鐵堡」。
〈▲要步下一段長長階梯,阿咪說她在上面看看就好〉
▼鐵堡是南竿仁愛村海灣突出外緣的花崗岩獨立岩礁,
▼當年在礁岩上採明挖方式,挖出兩棲部隊駐守的生活空間,包括房間、廁所、廚房、砲台、射口等,
〈▲鐵堡內的上下舖水泥床〉
〈▲鐵堡內的碉堡射擊口〉
〈▲鐵堡內的碉堡射擊口望向仁愛村及沙灘海灣〉
▼最後再於坑道上面覆蓋混凝土,並粉刷迷彩漆料。
坑道內當年配置一個兩棲蛙人部隊班,戍守西側海岸線。
〈▲鐵堡頂部觀測視野極佳〉
馬祖可以走的景點非常多,我們這趟只走了南竿及北竿兩個大島,
〈▲馬祖還出租車就鑰匙插在車上,直接把車停在機場公車站就好(小島上車子偷不走)〉
東引及西莒以前曾經造訪過,就留待下次再來回味了。
〈▲▼從「天后會館」旅店看到馬祖的月色〉
※小百岳#98 馬祖 雲台山〈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一〉
※馬祖 北竿一日遊〈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二〉
※馬祖 南竿 媽祖文化園區〈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三〉
※馬祖 南竿 勝天公園、勝利山莊、民俗文物館 〈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四〉
※馬祖 南竿 地質公園、津沙部落、蔣公園區、〈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五〉
※馬祖 南竿 戰地馬祖〈2025/04/13 - 15 馬祖三日遊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