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同場比賽的肯亞選手打破馬拉松比賽世界紀錄 2 小時 3 分 23 秒
柏林馬拉松自 1974 年開始舉辦,到今年正好是第四十屆;
每年都會選在 9 月份的最後一個週末舉行,今年主要贊助商為寶馬汽車(BMW)。
柏林馬拉松也是世界馬拉松大賽(World Marathon Majors)的 6 大賽事之一,其它的包括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倫敦及新近加入的東京馬拉松。
〈▲倫敦馬及波士頓馬我還沒跑過,也是接下來我的兩個目標〉
我們搭乘德國 ICE 高速火車從哥丁根前往柏林,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我個人覺得還是台灣的高鐵比較平穩、寬敞、舒適,也許是習慣吧。
一出柏林火車站,就有外交部駐德館務人員在車站大廳迎接大家,也一起拍照,
〈▲參賽選手合照〉
外交部館務人員一直陪我們到晚上,還幫每人準備了兩顆蘋果及一大瓶礦泉水,很感謝!
▼接著大家趕往一個由過去機場改裝的會場辦理報到手續。
〈▲報到及 EXPO 會場〉
▲▼會場很大但人潮擁擠,一個選手只能帶另外兩人同行進入會場,其他人要進入須要兩歐元買門票,
▼再進到報到區更是只有一個亂字形容,只有分男、女邊,沒有分號碼區,
大家排隊也是亂排,地上更是滿地垃圾(因為進來每人發一包帶殼花生,真搞不懂),我真懷疑這是德國!
也許受今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影響,柏林報到特別嚴謹,每位選手要核對身分證明,當場印製號碼牌及製作晶片,還要戴上手環直到比賽結束。
完成報到手續想買些大會紀念衫,但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中間尺寸都沒貨了,我只挑了件T恤及幫淏淏買了件帽T當紀念,價錢還真不便宜。
〈▲給選手簽名的大看板〉
整個活動分成兩天舉行,週六上午會有一個早餐跑,選手可參加還有免費早餐,
▼下午先在馬拉松賽道上舉辦直排輪全程競賽作為暖身,
▼賽道地面有藍線標示,這是最短距離,比賽時只要跟著藍線跑就對了,
週日馬拉松項目最後才正式登場,稱作"Double start"。
這兩天的活動是柏林的年度大事,市內交通完全打結,但也沒聽到抱怨聲。
周日上午八點四十五分起跑,我們旅館也特地提前到清晨五點半供應早餐,
我們六點一刻從旅館出發搭地鐵前往比賽會場。
〈▲出發前在地鐵站月台拍照留念〉
〈▲抵達大會會場〉
※布蘭登堡大門
〈▲比賽前大夥在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前拍照留念〉
建於 1788 年,是卡爾‧朗格漢斯依據雅典城門造型而建的,是早年柏林十四座大門中僅剩的一座。
大門上有拉著四匹馬的勝利女神像(die Qudriga),是沙鐸的作品。
東西德分裂時代,布蘭登堡大門內側築起一道牆,讓大門無法通行,現在牆早已打掉,恢復昔日的壯觀;
〈▲圖片後側就是柏林圍牆拆除前的布蘭登堡門〉
因此這道門成為德國分裂與統一的精神象徵。
※國會大廈
在大會集結場的另一側為國會大廈建築,之前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威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
從 1994 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裡選舉德國聯邦總統。
從 1999 年 9 月 7 日改建後正式成為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國會大廈的節能圓形日光拱頂,在世界綠能非常有名。
〈▲氣溫應該在十度左右,非常適合跑步,開跑前大會有準備防寒塑膠袋〉
〈▲每三十分鐘有掛著氣球的領跑員帶跑〉
〈▲進入分組等候區 我們在 4:30 H 區等待出發〉
起點與終點都設置在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旁,穿越柏林東西兩邊,全程沒有跑回頭路。
除兩處稍大的坡道外,賽道相對筆直、平坦,柏林馬拉松早已成為目前世界上跑的最快、成績最好的馬拉松賽事;
許多世界紀錄在此創下,因此被世人稱作「全球最快的馬拉松路線」。
今年肯尼亞選手威爾遜-基普桑(Wilson Kipsang)以 2 小時 3 分 23 秒奪得冠軍,並將男子馬拉松世界記錄縮短了 15 秒。
原記錄是他的同胞馬考(Patrick Makau)兩年前同樣在柏林馬拉松上創造的。
這也是 15 年來在柏林馬拉松中誕生的第八個記錄。
但我想這是對提前出發的世界級選手而言,一般選手人多路窄,要跑出好成績不容易。
雖然有四萬多人參加比賽但出發過程算是很快的,但跑道人潮很壅擠,我預定目標五個半小時輕鬆跑,打算沿途拍拍照、賞賞景,就讓傳中自己跑不要等我了。
※勝利女神紀念碑(Siegessäule)
一過起跑線就看見勝利女神紀念碑聳立眼前,這是柏林著名地標之一。
高達 67 公尺的紀念碑頂上有一個鍍金的勝利女神像,非常耀眼。
這個紀念碑是為了 1864 年至 1871 年間普法戰爭,紀念普魯士軍隊擊敗法軍而建立的。
七公里處應該有外交部使館人員的啦啦隊,但也許人多我沒看到,
▲▼來到八公里我停下拍照碰到方老師和英雄、美女夫婦三人跑在一起,
他們說有看到台灣啦啦隊,方老師還接受了採訪;
去年的巴黎馬拉松我也是在 30 公里左右碰到他們三人一起(美女的初馬是我們一起跑的紐約馬拉松)。
▼跑到 10 公里處就看到位於亞歷山大廣場,高 368 公尺德國最高的建築電視塔,
這也是歐洲第四高塔,僅次於莫斯科的奧斯坦金諾電視塔、烏克蘭的基輔電視塔和拉脫維亞的里加廣播電視塔。
1965 年時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興建,於 1969 年 10 月 3 日落成,
柏林人感覺比較冷漠,沿途啦啦隊及觀賽的民眾並不算多,變裝跑的人也不多。
〈▲這位穿著消防員揹著裝備跑,也不容易〉
其實一路上的補給普通,只是一般的水及運動飲料,後段有能量包站,但我有喝到民眾私補的啤酒。
〈▲這件T恤是我們特別為這次比賽製作的,國旗及台灣字樣非常鮮豔明顯〉
由於我們這次有特別訂製柏林馬拉松的T恤,上面用德文寫來自台灣的字樣及國旗,目標非常明顯,在途中常有觀眾跟我們打招呼高喊台灣加油!
經過一處舞臺,DJ大喊“台灣先生 JIA HAUR 加油!”(名牌上有秀名字)很令人振奮!
跑過半程中點,看看時間兩小時 35 分,好像一切OK,但才經過 25 公里時就感覺右膝蓋不舒服,心裡一涼,後面路還很長呢!
趕緊放慢下來走一段,好不容易挨到 28 公里看到能量包站,我連灌兩包還拿了三包,還真有效,體能恢復的很快。
趁著感覺還好,再度加快腳步跑起來,跑過 30 公里、35 公里感應點,這時旁邊的跑者有許多已經是用走的了。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在 35 公里處可以看到威廉大帝紀念教堂著名的塔頂,是柏林另一個重要地標,
德皇威廉二世於 1891 年到 1895 年之間建造了當時最大羅馬式教堂,是新教可與梵蒂岡抗衡的建築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炸彈從威廉教堂屋頂轟下來,炸到只剩半座鐘樓,教堂重建後仍保留被轟破的塔頂做為戰爭的見證,因此得到一個「空心牙齒」(the Hole in the Tooth) 的戲稱,該部分如今不做教堂用,而成了紀念展示廳。
停下來問他跑的情況,他出發前說目標訂四小時內,當時我就認為他今天肯定不會像去年巴黎馬拉松在 38 公里被我追上了,成績三小時四十左右,破他國外跑馬記錄。
他說傳中、汪哥、小許都已經抵達終點了,要我趕快跑。
▼41 公里首先看到阿咪抱著小孫子淏淏(穿著新買的大會帽 T)還有蕙文在迎接我,
停下來拍完照,他們給我一面小國旗,要我先回終點。
終點前旁邊一對台灣來的男女跑者看我拿國旗對我說好可惜,他們沒有帶國旗來,也沒有看到有發國旗,我就把我的小國旗給他們,因為我衣服上已經有國旗了,他們高興的大叫。
回到終點我看那位女跑者感動得大哭,應該是完成初馬吧!
抵達終點成績五小時二十七分四十五秒,和我預訂的五個半小時很準。
〈▲進入終點前自拍留念〉
回來拿獎牌,獎牌發放沒有管制,有人可以多拿幾個,但離譜的是獎牌居然有分大小兩種,圖面都一樣,我懷疑小的獎牌是直排輪的,我拿到是大的,但後來方老師他們回來時拿到是小的,應該是大的讓人拿完了。
另外沒有完賽大毛巾,只有防寒塑膠布,也沒有完賽T恤,
想找個可拍照紀念的東西都沒有。
這應該是我參加過紐約、芝加哥、東京等世界六大馬拉松比賽中感覺最差的!
和我印象中的德國人辦事方式有相當落差。
我的分段成績:
5 km 00:36:58
10 km 01:13:59
15 km 01:51:36
20 km 02:27:25
Half 02:34:33
25 km 03:08:14
30 km 03:47:35
35 km 04:26:44
40 km 05:07:42
Finish 05:27:45
※哥廷根 柏林【德、捷、奧跑馬之旅 德國篇之一】 2013/09/26-
※捷克篇 布拉格 庫倫洛夫【德、捷、奧跑馬之旅 2013/09/26-
※【德、捷、奧跑馬之旅】奧地利篇 哈斯塔特 高薩湖 聖沃夫岡 薩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