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胡適許怡蓀通信集》,這是根據早年胡適與好友許怡蓀通信編定的。
細讀這些信,可以發現許多有關胡適的“新”史料。
所謂新,就是之前胡適年譜、傳記和有關回憶中不曾記載、說明和明確的。
※留美前大醉,丟了錢,賠上胃
胡適喜歡喝酒,也能喝酒。
早年在上海時,“從打牌到喝酒,從喝酒到叫局,從叫局到吃花酒,不到兩個月,我都學會了”,竟至在一個雨夜,大醉的胡適在回去的路上同巡捕打了起來,結果被抓進了巡捕房,好在得知他是老師,又交了五塊錢罰款才被放出來。
留美回來後,由於應酬太多,夫人江冬秀為了節制胡適喝酒,特意打造了一枚刻有“戒”的戒指給胡適戴著,以讓胡適在朋友們鬧酒時作為抵擋之物。
比如他在 1931 年元月份去青島時,梁實秋和聞一多一幫朋友請他喝酒, “到順興樓吃飯。青大諸友多感寂寞,無事可消遣,便多喝酒” ,“我的戒酒戒指到了青島才有大用處,居然可以一點不喝”(1931 年 1 月 27 日日記)。
晚年在台灣的梁實秋回憶這段歷史還記憶猶新。
〈▲梁實秋〉
讀這本通信集,有關通信記載著,胡適留美前一晚,大家為了慶賀,也是為了給他餞行,宴請了他。
他不僅喝多了,而且丟了赴美的一些生活費。
甚至讓胡適到美國後一直懷疑對身體造成了許多傷害。
當年 10 月 29 日,他在給許怡蓀的信中說:
“弟今春之醉,受病甚深,去國之前一日,又大醉不省人事者一晝夜,心中甚懼秋深必大病,故遇有小病,亦異常留意,天涯客子,自宜爾也”。
12 月初七的信中說:
“頃得友人書,知弟去國前一日所失之英洋百餘元已存在電車公司待領;弟已有信往取,即令交上海捨本家,令其寄舍間以為家用”。
為此,許怡蓀提出了自己的告誡:
“即如尊先大人之行誼,至今父老言之,猶足令人興起。
故足下此行,問學之外,必須祓除舊染,砥礪廉隅,致力省察之功,修養之用,非如是持之有素,庶將來涉世不致為習俗所靡,而趾美前徽,允為名父之子也。(庚戌冬月十七日)”
胡適也聽從了朋友的告誡,辛亥二月初七的信中作了決絶的回應,
“別後已不復飲酒,此節想能永永守之;
近又戒絶紙煙,不食已數日矣,後此永保勿復濡染:
此皆足下‘祓除舊習’也,故敢以聞三萬里外故人,所可明白宣示者,惟有此耿耿之心耳。”
※是首倡並實踐標點符號的使用者
胡適應是我國現代標點符號使用推廣及規範化建設的首倡者與實踐者。
留學歸國不久,就在報章公開撰文《論無文字元號之害》,同時推動汪孟鄒的亞東圖書館組織出版新式標點的中國古代經典白話小說,建立與普及全社會對標點符號的認知與遵循。
早在留美期間,胡適就開始注意標點符號的規範化建設與使用問題了。
1914 年 7 月 29 日,胡適在札記中說:
“我所作日記札記,向無體例,擬自今以後,凡吾作文所用句讀符號,須有一定體例”,並列出了一些釋例。
1915 年七八月份,胡適用了三晝夜為《科學》雜誌寫了一篇約一萬字的《論句讀及文字元號》。
在 8 月 2 日的札記中,胡適記道:
“吾之有意於句讀及符號之學也久矣,此文乃數年來關於此問題之思想結晶而成者,初非一時之興到之作也”,並表示自己“後此文中當用此制”。
胡適於札記中摘出了此文綱要。
此文分三大部分:文字元號概論、句讀論和文字之符號。
胡適分別以適用橫排寫與豎排寫兩種,擬出了“住”“豆”“分”“冒”“問”“詫”“括”“引”“不盡”“線”十種符號。
基本上都是我們現在使用的。
胡適寫出此文後,立即將之寄給了許怡蓀。
同時給許的信也開始使用自己主張的標點符號。
他怕許誤會,在 1915 年 1 月 25 日的信中特意附加了一個說明:
“近頗以為‘句讀’為文字之必要,吾國人士作文不用句讀……其弊甚大。
夫無句讀符號,則文字不易普及:
(一)詞旨不能必達,
(二)又無以見文法之結構關係,
(三)故發願提倡採用文字元號十餘種……
半年以來,無論作文,作札記,或作書,長至萬言,短至一明信片,亦必以符號句讀。”
“此傳用五種符號句讀:
。也、
,也、
《》也、
——也、
〉也”,
望囑印者用之”。
在我們的印象中,胡適似乎與早期國民黨人並沒有什麼交往,回國後與國民黨的關係也不太好。
陳炯明叛變時,胡適竟然同情陳;
上世紀 20 年代末,在《新月》雜誌上,胡適發表《知難行亦不易》、《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等質疑性文章,對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有關觀點進行猛烈批評。
但在給許貽蓀的信中,胡適給孫中山等國民黨人予充分肯定。
1913 年 11 月 30 日,胡適這樣說:
“孫中山出亡,吾極為不平;此公真有可崇拜處,即有瑕疵,不能掩其大德也。”
之後,他甚至有兩次與黃興的配合。
1916 年4 月 7 日的信中說:
“留日學界對外宣言書,至今尚未能登載,以其冗長,非大加芟荑不能宣佈。
而此間報界惡習,二十四小時外之消息即不作新聞看,故雲貴檄文傳來時,黃克強堅囑適譯之,譯後亦不能登報,後適自寄與所素識之一家報社(The New-York Evening Post, March 9)(《紐約晚郵報》3 月 9 日),始得登出,可見其難也。”
1915 年 12 月,袁世凱宣佈次年為“洪憲元年”,準備登基,隨之,護國運動興起。
蔡鍔等人首先樹起了護國的大旗。
12 月 25 日,雲南宣告獨立,並發表宣言,表示“義不從賊”,“並檄四方聲罪致討”。
27 日,雲南護國軍發表討袁佈告。
從這封信看,胡適緊密配合黃興,按照黃興要求,對這些佈告進行了翻譯,在困難情況下,主動想辦法將這些佈告在美國主要媒體上宣傳了出去。
黃興那時在美國為護國軍募捐,胡適的作為無疑會對黃興有相當的幫助。
1916 年 4 月 12 日的信中說:
“國事似大有望,今日浙江又反正矣。
惟政府近欲以財力嚇民黨,昨日電傳‘有美國 Leeand Higginson Co.(Bodton)借二千萬巨款已付百萬’,後適往見克強,為擬一電至波士頓沮之,今晨見報,始知此消息不確,蓋政府虛張聲勢以欺國人,望以此意告民黨中人勿受其愚。
此間資本家當此紛亂之際決不敢以巨款為兒戲……
今袁政府岌岌欲倒,無美國政府之後援,決不敢遽投巨資也。
惟防患於未然,亦不可少之事,倘能得孫中山作一宣言書電此邦大報載之,尤可弭患於將來耳”。
這裡的胡適顯得更加主動,當得知美國有資本家借錢資助袁世凱,立即跑去找黃興,代擬一個電報加以阻止;
當得知這個消息是假的,是袁政府用來嚇阻國民黨時,胡適立即寫信給國內,要他們轉告國民黨人,不要被袁世凱玩的這些把戲所欺騙,同時建議要孫中山作一宣言書發美國大報發表,以防止有美國資本家在袁政府的勸誘下真的對袁政府進行資助。
這裡可以看出,胡適不僅有著一番良苦用心,而且已經完全投入到了護國運動中。
要知道,胡適此時正在緊張地進行博士論文的謀劃和白話文學觀的探討。
※博士考試
胡適的博士考試與博士學位是今天胡適研究的一大爭論焦點,也是關於胡適先生的一大懸案。
兩種猜測:
一種是“大修通過”,1919 年杜威來中國,看到學生胡適在中國的聲望如日中天,於 1927 年才補授的博士學位;
一種是小修,由於沒有按規定將博士論文出版並繳呈 100 本,所以當時才沒有立即頒授學位。
通信中,也有關於博士考試的內容。
1917 年 4 月 11 日信中說:
“博士論文半月內已可脫稿。
其已成之諸篇(第二篇孔門之名學,第三篇墨家之名學)已交大學哲學科閲看。
全書共四篇。
首篇為緒論,頗多修正之處,故已成而未寫定。
末篇論莊荀法家三派之名學,尚未完全脫稿也”;
“博士考試在五月二十日左右。
得失已不關心,因論文已成,心事已了,考試已非所重也。
然考試當不甚難,僅有三小時之大考(面試,不用筆述),所問者大略皆無纖細之難題耳”;
“試後略有所拼當(無論結果如何),七月初即可離美,七月底可抵上海”。
5 月 23 日,考試過後的第二天,胡適給許怡蓀寫了封快信:
“昨日考過博士學位最後考試,留學生涯,至此作一小結束。
知關錦注,故先以奉聞。
擬六月二十一日放洋,約七月十日可到上海。”
從這些話,我們可以得出這麼幾層意思:
一、胡適博士論文的主體部分早已送交審閲,如果是“大修”,為什麼這些教授們不早把修改意見告訴胡適,非要等考試時再為難學生呢?
二、考試無論結果怎麼樣,教授們都會給你提一些修改意見,但這些都不是胡適所關心的了;
三、胡適對考試充滿著自信,根據有些學者的考證,面試六位教授,只有夏德一位對漢學略懂,既然如此,這些人更不可能去提一些纖細之難題。
所以,我贊同後者的觀點,即由於沒有按規定將博士論文出版並繳呈 100 本,所以當時才沒有立即頒授學位。
※為什麼要寫《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
對胡適這篇博士論文,也有人認為,在美國攻讀哲學博士,不去寫西方哲學,反而寫中國哲學,這是胡適在投機取巧。
信中,我們看出,胡適一度想把論文定在“國際倫理學”,但很快他又改變了主意,回到了中國傳統哲學方法論上來。
胡適為什麼要把博士論文定在中國傳統哲學方法論上面,應該有這樣的淵源:
一、是他還沒出國留學就萌生的志願。
在北上預備庚款考試時,“向友人處借得《十三經註疏》讀之,始知講經非從古注入手不可”,“弟此次無論取與不取,南歸時必購《十三經註疏》用心讀之”,於是他赴美留學時,真的帶了千三百卷傳統典籍;
二、是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西方話語強權面前流失的深沉憂慮。
“吾國固有之文明將日就消滅,而入口之貨生吞活剝,不合吾民族精神,十年後但存一非驢非馬之文明,思之大可懼也”(1913 年 6 月 14 日);
“先秦哲學之淵富,惟希臘哲學之‘黃金時代’可與抗衡”(1916 年 1 月 25 日);
“若哲學政治則非自著不可,不能用舶來貨也(舶來之入口貨不能適用,今日非著書不可)”(1914 年);
三,是許怡蓀的激勵。
“祖國多艱,正需有心人出而支柱,霖雨舟楫,豈異人任哉?
願益勵風規,以圖宏濟艱難,則不僅故人與有榮施,實中國蒼生無窮之福也”(1913 年 11 月 3 日),應該將中國哲學“紹介於西人”,“尊著《中國周秦儒學之反應》,將以溝通東西民族之思想,以足下學識融貫新舊,自能獨具手眼,是固余之所從也”(1916 年 3 月 13 日);
四、是他終生的一大期許。
“適已決計十年內不入政界。
此時政客已多,而學者太少,故自誓以著一良善完全之‘中國哲學史’為十年事業。
倘能有所成就,則終身竟作學者事業。”(胡適 1917 年 4 月 11 日)
※胡適的日記
1990 年遠流出版公司《胡適的日記(手稿本)》印行說明:
“從 1911 年的美國留學生時代,直到 1962 年發病去世為止,胡先生一共不間斷地寫了五十年的日記。”
而吳大猷先生《〈胡適的日記〉序》則謂日記尚有“未刊出”“是否存在尚未明”兩類,指的便是日記的“空白”。
據粗略統計,胡適日記“間斷”十多次,累計時間在十年之上。
他寫日記的要點有三:
1、時事的觀察,
2、感情的生活,
3、學術的著作,
為的是“留作我自己省察的參考”。
其日記的“間斷”,與三方面皆密切相關,值得“從空白處進行思考”。
先說時事的觀察。
胡適留美七年,自言“無論怎麼忙,我每天總要騰出一點功夫來寫札記,有時候一天可以寫幾千字”,偏偏缺了 1911 年 10 月 31 日至 1912 年 9 月 24 日間共十一個月的日記。
1912 年 1 月 1 日民國改元年,在中華五千年史上算得上是大事,胡適日記為什麼會“空白”?
閲此後日記便立知分曉——
1912 年 11 月 19 日:
“使無樑氏之筆,雖有百十孫中山、黃克強,豈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1912 年 12 月 5 日:
“南北之統一,清廷之退位,孫之遜位,袁之被選,數十萬生靈之得免於塗炭,其最大之功臣,乃一無名之英雄朱芾煌也。”
1922 年 8 月 24 日:
“現在吳佩孚一派大概想擁孫文來倒黎元洪。
孫文在他的本省不能和陳炯明相安,而想在北方的‘三大’之中做媳婦,真是做迷夢了。”
便可推測當年日記定有對孫中山的不敬之論。
《留學日記》1939 年由亞東圖書館出版,胡適已出任駐美大使,對“國父”的冒犯與自己的官身嚴重牴牾,不得不予以毀棄。
“五四”的歷史敘述,塑成胡適“新文化運動旗手”的光輝。
然而“偏激”的學生運動,恰是胡適最反對的,曾說:
“單用罷課作武器是最不經濟的方法,是下下策。”
為了避免“五四旗手”反“五四運動”的尷尬,維護在知識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地位,只好將 1917 年 7 月 11 日至 1919 年 7 月 9 日兩年的日記毀棄,使處於五四時代中心的胡適,竟沒在日記中留下第一手記錄。
“精衛先生約第二期談話會的一部分人聚餐,在聚餐之前有兩點鐘的談話。
我亦在被邀之列。
今日談的是對日外交問題。
精衛宣讀中央寄來的一個長檔,敘述廿四年五月至七月九日的幾次軍事諒解,即所謂‘何梅協定’的歷史,我極力勸他請中央發表此件。”
1936 年 8 月 6 日日記,有給蔣介石長函內容,主旨為大戰之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徹底調整中日關係,謀五十年之和平”。
對於抗戰的最後勝利,一點精神準備也沒有,日記又能說些什麼呢?
再說感情的生活。
徐志摩之死帶來的日記糾紛,曾給胡適以強烈刺激。
1931 年到 11 月 22 日日記:
“為了志摩的半冊日記,北京鬧的滿城風雨,鬧的我在南方也不能安寧。
今天日記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讀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
我查此半冊的後幅仍有截去的四頁。
我真有點生氣了。
勉強忍下去,寫信去討這些脫頁,不知有效否。”
便想到自己也有類似問題,這就是與江冬秀婚禮的伴娘曹誠英(佩聲)。
1923 年的煙霞洞之戀,遂急忙加以處置,造成日記 6 月 9 日起三個月的“空白”。
然所欲隱去的感情經歷,在未刪日記中仍有蛛絲馬跡可循。
此前的有:
5 月 24 日“得信”中有佩聲;5 月 25 日“作書與佩聲”;6 月 2 日“收信佩聲二”;6 月 5 日“收信”中有佩聲;6 月 6 日“發信”中有佩聲。
再此後的有:
9 月 12 日“晚上和佩聲下棋”;9 月 13 日“下午我同佩聲出門看梅花”;9 月 14 日“同佩聲到山上陟屺亭閒坐”;9 月 16 日“與佩聲同下山”……
與曹誠英的婚外戀,引來許多遐想與發揮,但就現實層面而言,卻是無限煩惱的原因:
江冬秀要自殺,胡適要“面子”,只好讓曹誠英墮胎。
忠於日記的胡適,忍痛毀去了三個月的可珍記錄,將對曹誠英的深情埋藏心底,可謂“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南港 胡適紀念館的櫥窗裡,陳列著一枚徐志摩的信封:
“杭州 西湖 煙霞洞 胡適之先生 硤石志摩”,
為這一段“非關木石無恩意,為恐東廂潑醋瓶”的歷史做了旁證。
〈見另篇:徽女多情〉
※徽女多情:獨戀胡適女子 曹誠英〈取材自網路〉
※民初名媛情愛十四、胡適〈一、江冬秀駕馭胡適之紅顏韻事 取材自網路〉
※胡適〈二、紅顏知己〉
※胡適〈三、那些不為人知的事〉
※胡適〈四、中國好男人 取材自網路〉
※胡適〈五〉、胡適之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