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大家有一些自由活動時間可以在馬賽舊港邊走走。
〈▲▼藍天、碧海、陽光、遊艇,雖然太陽很大,但海風超大,有涼意〉
說到馬賽,讓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法國國歌“馬賽曲”;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一支馬賽來的自願軍,唱著由約瑟夫作的這支曲子,第一個進入巴黎,巴黎市民喜愛傳唱,後來就成了法國的國歌。
城市人口有一百八十萬人,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都的巴黎;
〈▲方便有名的馬賽遊城小火車〉
因為是港口城市,這裡也有“通向西方門戶”之美名;
〈▲馬賽歌劇院〉
但也因為是港口城市,馬賽一直有偷渡客、流浪水手、毒犯、走私等的陰暗面,這些也讓馬賽有了罪惡之城的稱號;
〈▲馬賽有色人種占比非常高,治安往往是遊客會擔心的〉
小說《基度山恩仇記》裡對馬賽黑暗、墮落的描繪,更讓其負面形象遠播。
〈▲共和大道 室外座位區,一直是法國人的最愛〉
馬賽給人的感覺跟法國城市不太像,至少舊港區的老城是如此,
〈▲喜愛戶外座位區及陽光是一致的〉
在這裡,無論是環境、建物及人都少了法國城市的細膩優雅(城市中有許多雕像是一致的)。
〈▲米隆-德克羅托內雕像 Statue of Milon de Crotone〉
※諾曼的大傘 L'Ombrière de Norman Foster
在馬賽舊港邊廣場中間,有一塊 48 公尺長、22 公尺寬的大平面頂棚公共造景,
它是由設計香港匯豐銀行大樓、香港國際機場的著名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所設計的,聽說造價不斐。
〈▲感覺只是由幾根細細的不銹鋼柱,在廣場上撐起一片平板遮陽棚,頂棚下空無一物,實在看不出太多設計功力〉
▼這不鏽鋼頂棚獨特處在它的鏡面天花板,從鏡面屋頂中可以看到美麗港灣及廣場人潮,
我想在炎熱的夏天,它肯定是空曠港口廣場最佳遮陰的地方。
〈▲成為大家自拍倒影的地方〉
〈▲Church of Saint Ferréol - Augustinians 馬賽港口正對面的小教堂,白色的外牆很突出,教堂裡面沒有特別,最初是奧古斯丁修道院的教堂〉
〈▲海事及經濟博物館 Museum of Navy and economy〉
〈▲館內介紹馬賽港口貨運的發展史,自去年,海軍博物館已不復存在〉
〈▲博物館後方海浪造型為拉法葉百貨,左方圓球物為博物館海底研究室〉
▼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和數里外的海上都能看到,
〈▲從我們郵輪停泊新港的郵輪上都可看到〉
1853 年,當時的馬賽主教委託由建築師雅克·亨利·埃斯佩朗迪厄設計教堂,
聖殿的興建歷時五年,花費 17 萬噸材料,包括 23 船來自義大利的大理石及斑岩。
〈▲進入教堂通道〉
內部裝飾著大理石,馬賽克和壁畫。
〈▲▼金碧輝煌的主祭壇及聖像〉
參觀完聖母院,也就結束了我們馬賽的行程,返回距離舊港區有 8-10 公里外新港區的郵輪(在郵輪碼頭有看到免費接駁車到舊港的候車站)。
※郵輪旅遊〈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一 2019/04/26-05/08〉
※義大利 杜林〈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二 2019/04/28〉
※義大利 熱那亞〈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三 2019/04/28〉
※義大利 拿坡里 龐貝古城〈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四 2019/04/29〉
※馬爾他共和國 瓦來塔 三姊妹城〈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六
※西班牙 巴塞隆納〈地中海郵輪 12 日遊之七 2019/05/03〉
※法國 普羅旺斯艾克斯〈地中海郵輪十二日遊之八 2019/05/04〉
※法國 馬賽〈地中海郵輪十二日遊之九 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