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頭園區(原名金龜頭,當時省主席陳誠認為名字不雅,改為金龍頭)位在澎湖馬公半島極西,媽宮城西南門外,媽宮澳(今馬公灣)西南的龜頭山上(狀似探頭入海喝水的烏龜頭得名);與風櫃尾蛇頭山相對,共扼馬公港大門,曾是軍事重地;
IMG_4014.JPG

篤行十村、莒光新村、媽宮古城牆及金龜頭砲台都在園區範圍內。

※媽宮古城
澎湖城(媽宮城)全圖,圓圈處為「篤行十村」大略位置
〈▲媽宮城格局方正,古城牆全長約 2.6 公里,有 570 個城垛,城內面積有 26 公頃(網路圖片)〉

  順著「篤行十村」情人道,我們來到媽宮古城的老城牆下,
IMG_4044.JPG
〈▲小西門-西門段 城牆,圖左階梯為西門(未設城樓),右方通往小西門(順承門)〉

「馬公」古名「媽宮」,光緒十二年(1886 年)劉銘傳親自到澎湖勘察,見重兵都集中於媽宮港區,而港區的地理位置是「四面蒞海,形勢散漫,無險可守」的狀態;次年動工建造媽宮古城牆,並於光緒十五年(1889 年)完成,因此又有「光緒城」之稱;
金龜頭海域及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大西門城垣
〈▲金龜頭海域及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大西門城垣 網路圖片〉

當時係由澎湖首任總兵官吳宏洛督造,砌城所用的石材,也都是以澎湖當地所產的玄武岩及咕咾石為主,
IMG_4237.JPG
〈▲城牆頂(高度含城垛約有 6 公尺,城牆寬度在底部約有 8 公尺)〉

這是清朝在台灣建造最後的一座軍事防禦性城池(距今已一百三十多年)。

  古城牆設有東門「朝陽門」、小西門「順承門」、南門「即敘門」、北門「拱辰門」、小南門「迎薰門」及沒有設城樓的大西門,這六座城門是城內區對外僅有的出入口;
IMG_4045.JPG
〈▲僅存馬公市歷史文化地標   順承門(小西門)〉

20150830_11a.jfif
〈▲日據時期的順承門(網路圖片)〉

IMG_4046.JPG

大部分城門在日據時期為填海造港遭拆除當造港建材,
▼目前僅剩大西門(現在的中興門)、

20150830_14a.jfif

▼小西門(順承門)及西側城牆保留下來,
IMG_4242.JPG
〈▲順承門城樓經整修,跟原狀差異甚多〉

剩餘城垣因位處軍事要地大部分被拆除,
IMG_4238.JPG
〈▲▼城門上蓋有門樓,做為觀測禦敵之用〉
IMG_4239.JPG

目前城牆從「順承門」沿著中山路、新復路、介壽路,至民生路的「西瀛勝境」牌樓附近.長達 700 公尺,
IMG_4172.JPG
〈▲清晨古城牆及「西瀛勝境」牌樓前草地有大批麻雀〉

IMG_4173.JPG
〈▲古城牆上依稀可見當年反共標語「還我河山」字樣〉

IMG_4174.JPG
〈▲另側應該是「消滅俄寇」,為了對岸同胞觀光,已塗抹僅剩寇字〉

IMG_4175.JPG
〈▲「西瀛勝境」牌樓是當年 228 事件蔓延台灣,而澎湖地區安定和諧,政府撥款嘉許,用部分款項興建的〉

這古城牆也曾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古城牆遺跡(目前左營舊城陸續修復中);
IMG_4179.JPG

民國 74 年(1985 年),媽宮古城公告為「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臺
20150830_13.jfif
〈▲入口處有澎湖總兵吳宏洛親筆題書「天南鎖鑰」字樣(整修前,網路圖片)〉

  從篤行十村及對面的莒光新村續往前,跑上小土坵有廣闊號稱骨牌陣的造景空間,
IMG_4212.JPG
〈▲造景前方為澎湖行旅的莒光新村〉

▼在這裡可以遠眺「西瀛虹橋」(澎湖花火節的場地),
IMG_4215.JPG

▼從小土坵往下,就進入金龜頭砲台園區內了。
IMG_4230.JPG

  金龜頭砲台曾是馬公港的重要據點,控扼馬公港進出航道,
IMG_4234.JPG
〈▲砲台遠眺馬公港(圖右四角嶼,左方長條狀蛇頭山,中間遠方基隆嶼)〉

早在清朝康熙 56 年(1717)即建有堡壘;
IMG_4217.JPG
〈▲清晨尚未營業,由我包場〉

同治 3 年(1864)再次修築,稱為「金龜頭砲台」。
IMG_4219.JPG

〈▲,中間三座獨立穹隆式建築是「棲息掩蔽部」,用來放置大型機械的材料庫〉

光緒十二年(1886)台灣巡撫劉銘傳命澎湖鎮總兵吳宏洛改築構建金龜頭砲臺、西嶼東臺、西嶼西臺和大城北砲臺(拱北砲臺)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
IMG_4220.JPG
〈▲穹隆式兵房為金龜頭礮臺的主要建築形式,也是澎湖諸砲台的特色〉

IMG_4221.JPG
〈▲當時官兵住宿的兵房,外型特殊,外牆厚重〉

當時 配備有七、十、十二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為當時澎湖火力最強大的砲台。
IMG_4222.JPG
〈▲安式 7 吋砲台座〉

IMG_4225.JPG
〈▲安式 10 吋砲台座〉

IMG_4226.JPG
〈▲28 公分榴彈砲台座(原安式 12 吋砲臺座)〉

IMG_4229.JPG
〈▲在昔日「清代指揮所」旁,擺放一台已退役的 M1 式 40 高射炮〉

日治時期的明治 36 年(1904),日軍改造金龜頭砲台,命名為「天南砲台」,成為今日金龜頭砲台的主要格局。
IMG_4230.JPG

營區內可區分為砲座、外牆、官廳、兵房、馬道等部分,是集合作戰、訓練、居住一體的城堡式規劃。
IMG_4228.JPG

二次大戰後,由國軍接收進駐,原有大砲已不具防禦力,在民國 40 年代報廢,改為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天南營區(通信營),
IMG_4232.JPG

後來軍方釋出移交澎湖縣政府,
IMG_4231.JPG
〈▲仍留有軍方「勿忘在莒」字樣〉

並於民國 90 年公告為國定古蹟,民國 106 年開放參觀。
IMG_4233.JPG

金龍頭園區 篤行十村〈38海子澎湖遊 2021/05/02-04〉

金龍頭園區 媽宮古城、金龜頭砲台〈38海子澎湖遊 2021/05/02-04〉

arrow
arrow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