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美人”王右家》第一章
〈▲王右家〉
(她從小的閨蜜也是她的情敵呂孝信,這樣形容她:
我認為她最美的地方不是面孔體型,而是她的動作和氣質 。
她動作時的美,我以為縱集天下美女於一堂也無法與之相比。
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給人一種如音樂旋律的美感。)
1967 年,某所不起眼的小醫院,不少人正圍在一間病房的門口,不久之前,一位曾經驚艷了上海灘,也令臺灣政商界名士轟動過的女人,在這裡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沉悶、壓抑的低氣壓,在病房門口流轉,但很快,護士小姐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請問,死者的遺體誰來負責?」
一句話落下,竟然沒有人出聲。
半晌,才見一個中年女人緩緩走了出來,深深呼了一口後,她說:
「我算是她一個朋友,我來吧。」
見終於有人答話,護士鬆開了皺起的眉頭,點了點頭,帶著她進入了病房。
看著眼前躺在床上,已經毫無生氣的人,昏暗的燈光中,這個走近的女人神色頗有些一言難盡。
因為,她們的關係,其實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朋友”二字。
在二三十年前,曾經的她們,可是水火不容的“情敵”,只不過如今,在經歷了風雲變遷之後,曾經的那段過往,早已經隨風逝去了。
這個最後淪落到由“情敵”操辦後事的女人,名叫王右家。
在風雲變幻的民國,她也曾是一位驚艷過時代的女人,與林徽因、陸小曼之流比起來,王右家實在算得上是籍籍無名,所以,每有人提起她時,總是以“被遺忘的美人”來稱呼她。
不過,在我看來,“被遺忘”這個詞,似乎也不盡然,多少年來,她一直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於很多人的印象中。
因為,她是近代著名戲劇家曹禺的代表作——《日出》中,女主角陳白露的原型。
〈▲ 1937 年《日出》舞台劇劇照〉
(《日出》的故事情節單純,劇中女主角陳白露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女學生,在父親去世之後於大都市裡過著墮落的生活。她的初戀情人方達生從鄉下老家來欲搭救,卻在與她相處過後自己獨自離開。不願跟著方達生走的陳白露在旅館中喝藥自盡。)
王右家的父親與曹禺的父親是老鄉,後來還同在北洋政府任過職,由於兩家這種特殊的緣分,曹家和王家關係向來不錯,王右家和曹禺也是自幼相識,曹禺對王右家一往情深,劇中的陳白露就是影射王右家,而他自己就是方達生。
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王右家很小就與父母一同移居到了北京,所以,雖然王右家是湖北人,但卻是在北京長大的。
年幼時期的王右家,便長得十分可愛,就好像是一個可愛、精緻的洋娃娃。
雖然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官僚家族,但她和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大家閨秀不同,性格十分活潑好動,卻又很聰明。
在她六七歲的時候,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經常“持美行兇”,每當她有什麼想要得到的玩具,或者想吃什麼好吃的,但大人又不同意的時候,她就會撅起小嘴,用自己那雙靈動的大眼睛,盯著對方一直看,這麼萌的小女孩,漏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自然沒人能頂得住;所以每次她“出手”,都能得償所願。
隨著王右家慢慢長大,面容之上褪去了可愛青澀,多了幾分女子的妖嬈。
十幾歲時的王右家,就已經是同學之間,有名的美女,受到很多男孩子的追捧,和女同學的羨慕。
但可能是父親太過嚴肅持重的原因,王右家的個性,自少年時起,便很是“叛逆”,尤其表現在其學業方面;可能是仗著聰明,王右家對於學習,一向都是走馬觀花的態度,成績也是平平。但,誰讓人家家世好呢?
《“被遺忘的美人”王右家》第二章
梁實秋先生的夫人程季淑,就曾經是王右家的老師。
當時的梁實秋與程季淑,正處於熱戀階段,自然免不了經常跑到程季淑的學校去找她。
〈▲梁實秋與程季淑〉
風流韻事、八卦趣聞,向來是免不了引起一些“圍觀”。
所以,每當兩人的身影出現在校園中時,梁實秋總能發現,一群小女生,趴在窗戶上議論:她們漂亮程老師,到底有一個怎樣的男朋友。
其中,吵鬧得最兇的學生,就是王右家。
這件事,直到多年後,王右家與羅隆基在一起後,梁實秋去好友羅隆基家中時,王右家還與梁實秋提起過。
〈▲中年後的羅隆基〉
由此可見,王右家的性格,還真的是“調皮”的不拘一格。
1928 年,20 歲的王右家,啟程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城大學留學,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出國留學的人,本來就不算多,更別提女孩子。
按理說,能有這樣的機會,更應該好好珍惜,但王右家卻好像不那麼在乎;居然在尚未拿到畢業證書的情況下,王右家就突然回了國,具體原因且不明。
也就是在這一年,她遇到了羅隆基。
〈▲年輕時的羅隆基〉
羅隆基,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也聽過,他是民國時期著名報人,民盟的創始人之一。
回國之後,王右家沒有回北京,而是來到了上海,想要在上海這個燈紅酒綠的國際都市中,尋求自己新的天地。
王右家長相不俗,氣質儀態兼具南方女子的婉約,和北方女子的大氣,再加上她留洋歸來的身份,讓王右家在上海灘一眾名伶閨秀中,很快脫穎而出。
慢慢地,王右家成為了各大交際場合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成為了眾多風流才子、名門貴少,爭相追求的對象。
然而,王右家卻心氣頗高,面對一眾人的追捧、獻殷勤,絲毫不為所動。
直到某次,她在一艘輪船上,邂逅了風流倜儻的風流才子羅隆基。
當時的羅隆基,已經創辦了《新月》雜志,且在兩所大學中擔任著教職,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但是,羅隆基已經是有家室之人,且比二十歲出頭的王右家,大了整整 12 歲。
羅隆基的妻子,名叫張舜琴。
她的父親張永福,是新加坡一位著名的華僑富商,曾多次資助過孫中山、黃興等人的革命活動。
張舜琴與羅隆基,是在倫敦留學期間結識,並且相愛結婚的。
畢業後,羅隆基帶著張舜琴一起回到了上海定居,並且很快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但自小不同成長環境的影響,讓他們在養育女兒的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最後,更由於張舜琴的一意孤行,導致了女兒在一歲時早夭,這也是他們夫妻感情破裂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方面來說,羅隆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在當時的上海灘,和他有過關係的女人,數不勝數。
《“被遺忘的美人”王右家》第三章
當然,一個男子,如果具備風流倜儻、學識淵博、口若懸河等等,這樣的“優點”,對於女子,尤其是情竇初開的女孩子,本來就很有吸引力。
面對這樣一個“有魅力”的男子,王右家也沒能免俗,在羅隆基強大的愛情攻勢下,她很快淪陷了。
當然,作為一個自信心、自尊心都很強的女孩兒,王右家在得知羅隆基已有家室的情況下,也曾生氣、拒絕過。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此時王右家的身上還背負著一段婚約,乃是在她出國之前,家裡為她定下的結婚對象,是她乾媽的兒子,定婚約之時,對方正在國外留學。
然而面對彼此之間,這種復雜的狀況,羅隆基不愧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他以“舌戰群儒”的演講能力,不斷地向王右家傳輸所謂的“自由思想”:
「你這麼青春美麗,如能給這古老封建的社會來顆炸彈,使得萬萬千千的人為你的勇敢喝彩、讚美,一定會給這死氣沉沉的社會,平添生氣。」
不得不說,羅隆基不愧是一個情場高手,他真的很了解王右家這種新女性的想法。
所以很快地,王右家便與羅隆基二人,在各種場合中出雙入對了。
1931 年 5 月,由於夫妻失和,張舜琴離開上海返回新加坡,她與羅隆基約定暫時分開半年,彼此冷靜一番。
而她的離開,卻正好給羅隆基和王右家提供了機會。
不久後,羅隆基受邀前往天津,出任南京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右家也一同隨之前往,兩人正式開始了同居生活。
(王右家,真的不單只是一個花瓶,她有她自己的事業;她曾從蘇雪林那兒接手《益世報.婦女週刊》的主筆工作。在 1932 年到 1934 年她發表了 100 多篇文章,為婦女解放工作搖旗吶喊。)
對於王右家與有婦之夫談戀愛,王家父母自然是十分反對,但性格倔強的王右家,根本不聽父母的勸告。
在得知女兒竟然與人同居,王父十分生氣,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王父發表聲明,與其斷絕了父女關係,並且直到 1944 年,老人家去世,也未曾與女兒和解;再說當時,沉迷於羅隆基花言巧語之下,對於父母那邊,王右家的心理根本已經無暇顧及了。
王右家與羅隆基這種“同居情人”關係,就這樣持續了 7 年的時間,直到 1938 年,張舜琴從新加坡回國,與羅隆基辦理了離婚手續,他們兩人才終於結了婚。
〈▲晚年的張舜琴與獨子〉
王右家是一個擅長且享受社交的女人,與羅隆基在一起後,借著羅的關係,和自己絕佳的社交手腕,王右家在各大商賈、政界名流、文學才士中,混的是如魚得水。
〈▲羅隆基與他的朋友〉
這段時期的王右家,如果說還有什麼不如意的話,便是羅隆基的風流債,實在太多了。
對於丈夫的風流韻事,王右家自然不可能一無所知,但她是一個自信的女人。
所以,她始終堅信,羅隆基在外面的那些事兒,都不過是逢場作戲,根本無法威脅到自己。
直到 1943 年的夏天,一個自稱是“羅隆基女友”的人,找到了家裡。
這個女人是袁世凱稱帝的首席謀士楊度的女兒,名叫楊雲慧。
據她所言,她與羅隆基交往過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已到了分手的地步。
所以會上門,是希望能要回彼此來往時,寫過的一百多封信件。
再自信、大度的女人,當看到丈夫與情人的一封封傳情書信,也不可能無動於衷。
《“被遺忘的美人”王右家》第四章
王右家在尋信的時候,打開了其中幾封。
令她難以接受的是,在羅隆基的信中,居然向其他女友承諾要拋棄自己。
王右家終於心灰意冷,當即,王右家就帶著行李離開了家,再未與羅隆基相見。
(按:1965 年,無妻無子獨居的羅隆基,因心臟病發,倒在自家臥室的地板上過世)
很快,不想與羅隆基糾纏的她,乾脆地跑到了英國,並且一呆就是兩年多。
直到 1945 年,抗戰勝利後,王右家才從英國回到了北平,並且很利索地與羅隆基辦理了離婚手續。
恢復單身的王右家,雖然已經不再是十多年前青春靚麗風華絕代的模樣,但經過歲月洗禮的美人,卻更多了一番成熟的韻味。
這之後追求她的男人,也不在少數。
但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最終選擇了有名的“渣男”唐季珊。
唐季珊這個名字,很多人應該也聽說過。
只因他有一個身份——阮玲玉(著名演員)的前夫,同時他也是一個馳騁多年的情場浪子。
〈▲阮玲玉與第一任丈夫張達民〉
〈▲唐季珊與阮玲玉〉
有朋友問王右家,為何選擇了這樣一個男人。
王右家回答說:
「認識他不久,我就認為他最適合做我的丈夫。」
“適合”這個詞,實在有些莫名的意味。
根據王右家的解釋,她之所會開始與唐季珊的婚姻,與前夫羅隆基不無關係。
「我不能在騾子(羅隆基)同一圈子去找丈夫。
如果不如他,會被他暗笑,比他高明的又都已有家室。
唐季珊是另一個圈子的人,無可比較,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嫁。」
所以,曾被人稱作“交際皇后”的王右家,又一次以一種“老大嫁作商人婦”的心情,於 1948 年與唐季珊在北平舉行了婚禮(唐季珊的第五任太太),當時還有媒體調侃她為“王又嫁”,但她並不以為意。
〈唐季珊、阮玲玉定居美國時與外國友人〉
由於當時國內戰爭的影響,婚後的第二年,王右家跟隨丈夫一起移居到了臺灣。
剛在臺灣安定下來時候,唐季珊依舊經營著自己的茶葉公司,王右家則發揮自己的交際優勢,應酬於上層名流之中,幫丈夫在打開交際圈子,而唐家在陽明山上的別墅很快也成為台北上層社會的交際中心,家中賓客如雲,與張道藩、唐縱等高官,也是交往密切。1958 年,由王右家編導的歷史劇《龍女寺》連續公演 20 天,一時間也頗受好評。
這樣的日子,夫唱婦隨,過的也算是紅紅火火。
然而,沒過多久,唐季珊風流好色的本性,就又再一次暴露了出來。
唐季珊漸漸夜不歸宿、日日笙歌,流連各家風月場所。
後來,他更是與一個酒吧女郎打得火熱,甚至縱容這個風塵女子,在王右家面前耀武揚威。
面對這樣的婚姻狀況,王右家同樣沒有選擇忍耐,很快就與唐季珊辦理了離婚手續,並且靠著人脈和手段,為自己贏得了一大筆贍養費。
(按:失去王右家的唐季珊,茶葉生意一落千丈,曾經的茶葉及電影大王,最終傾家蕩產、流落台北街頭)
經歷了兩段失敗的婚姻,王右家的心,已經是千瘡百孔,她不願意再讓感情,成為阻礙和困擾自己的絆腳石。
所以,她選擇讓自己開始另一種生活。
她用唐季珊給的那筆贍養費,和自己多年的積蓄,在半百之年,於 1959 年帶著兒子去了香港,開始了創業之途。
然而由於並沒有完整的經商經驗,年紀也已經擺在那裡,這段創業之旅,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賠了個滿盤皆輸的王右家,不得已只得再次回到了臺灣。
但此時的王右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貴婦。
韶華不再,錢財也已經在創業中,賠了個一乾二凈。
感情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拮據,讓這個曾經風靡上海灘的女人,晚年生活得十分凄涼。
1967 年,王右家因好幾日頭痛難忍,由於沒有錢,住不起高檔醫院,她只能選擇了便宜的平民醫院,然而,住院沒多久,王右家陷入了昏迷,在幾天後便病逝於醫院。
這個熱鬧了一輩子,卻在晚年備受孤獨的女人,最後竟然是在“情敵”的好心下,央求殯葬業者的優惠才得以入土為安,實在令人唏噓。
她的閨蜜兼情敵呂孝信這樣說:
「有人說女人的三大不幸是美麗、聰明、富有。只要有一項,就命定不能幸福。她不幸三者已具其二,她的命運,終至潦倒以終,也就無怪其然。」
呂孝信也這樣評價王右家:
「美得像一朵花的女人,在她妙齡之際,見到她的男人,無人不為之傾倒,正是要風得風,要雨有雨的時候,她無論想嫁誰,都是別人求之不得的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