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鄧麗君的歌,有許多是用李煜的詞譜曲;
李煜 寬額豐頰,眼雙朣(故字重光),聰穎好學,工書畫、精音律。
治國事,非其所長,成南唐最後皇帝,三十九歲時國亡,遭宋國拘置,四十二歲那年的七月七日,遭賜毒身亡。
鄧麗君唱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傳誦最廣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首。
另首【相見歡】,寫秋: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還有一首寫春的【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首句不只是指 林花謝了,也意味生命凋零的悲哀。
「謝了」兩字已道盡無奈。
次句更以「無奈」開始,指風吹雨打,顯示生命本質之脆弱。
接著三個三字句,就美人、美酒,美好時光不再之嘆!
最後九字長句,一句說盡人生所有無法重來的恨事!
後主的作品白話易懂,他人生前半段和後半段寫的作品,情調完全不同,可說各有千秋。
前期作品表現高度歡樂享受,溫馨、細膩、寫實,刻劃帝王生活聲色之娛。
其【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蕭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杆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宮女晚妝初罷,肌膚白雪光潤,在宮殿中魚貫排列。
妃妾盡興吹奏排簫,似行雲流水,悠閒飄蕩,再吹奏霓裳羽衣曲,高亢急促熱鬧終場。
臨春閣掌管焚香宮女,持香屑散佈各處,酒醉隨歌擊拍欄杆,暢快情切。
末兩句最是精采,雖極盡享樂,還保持脫俗雅趣,富貴而不鄙俗。
全篇有聲(樂)、有色(女)、有味(香)有食(醉),應是前期的代表作品。
但我偏愛他的後期作品,人在憂患逆境,才寫得出刻骨銘心的東西。
後主人生最後一年,分別作詠春及詠秋的【浪淘沙】兩首;
詠春: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寢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暮春雨季一到,春即將過。
春代表人生美好時光,對後主言,美好時光如春夢一場,早已消逝無蹤。
薄薄綢被不敵清晨涼意,此時心寒多於身寒,
感觸自身單薄無助,抗拒不住外來寒意侵襲之悲哀。
更悲的是夢中還不知身在異國,一樣貪圖虛無的歡樂,但短暫夢醒,回到現實人生,對比更形強烈。
下半首沉痛和悔恨表達無遺!
莫憑欄遠眺遙望故國,道出心中想望又不敢望的傷痛。
大好江山,因貪歡輕易在自己手中失去,最後落得“揮淚對宮娥”倉皇被俘。
最末句一氣呵成,道盡人生將盡,天上人間!
詠秋景的【浪陶沙】,有人將它當作後主的絕命詞,較前首猶深沉悲壯、淒苦痛切!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篙萊!
晚涼天淨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首句直接道出「哀」字,對哀的深刻體認,較之前寫「流水落花春去也」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加無奈及心死,面對眼前景象無以排解。
秋景庭院臺階滿佈蘚苔,益顯無人走動而荒蕪之淒涼。
下句更直接寫門簾從無人掀,幽囚單獨之寂寞悽楚,對曾為帝王的他更情何以堪!
要比「寂寞梧桐 深院鎖清秋」更直接敘述刻骨的悽涼。
下段語鋒急轉,「金劍」與「壯氣」這種豪氣字眼在後主作品中甚為少見,「篙萊」系指長的雜草及荒蕪解,有沒落之意。
此兩句也表現無可奈何及無可挽回的悲劇。
緊接著寫月色雲開,淨空萬里,正象徵後主心境的改變,於山窮水盡、孤獨悲苦中豁然開朗而平靜。
最後兩句,回想過去豪華美麗的宮殿,月光空照著昔日舊都的金陵(今南京)的秦淮河畔,雖與「故國不堪回首月名中」同義,但更哀切,已到了失去感覺的地步了。
鑑古思今,對即將卸任的陳水扁及他可能面臨的刑責,還有被他消費完了的民進黨,午夜夢迴他會有丁點良心不安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