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 威尼斯,主城區建構在離岸 4 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 1.5 公尺。
〈▲後方白色建物為安康聖母大殿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由於運河的隔離,與陸地間以鐵路、公路、橋梁相連。
〈▲遠方高處為連接法院與監獄之間封閉式的嘆息橋;死囚通過此橋,通常是行刑的前一刻,因而得名〉
城區由 118 個小島、177 條水道、401 座橋樑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故有「水都」及「橋城」之稱。
〈▲在這裡,船隻替代了汽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1987 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是威尼斯最大的也是行政、宗教、旅遊的中心廣場。
廣場長約 170 公尺,東邊寬約 80 公尺,西側寬約 55 公尺,面積 3,600 坪。
廣場邊有總督府、聖馬可教堂、聖馬可鐘樓、圖書館等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廣場是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
拿破崙曾稱讚其為「歐洲最美的客廳」。
〈▲廣場上有許多鴿子〉
威尼斯人將聖馬可奉為主保聖人,教堂及廣場都以他命名。
〈▲教堂及鐘樓都興建於西元九世紀〉
威尼斯最具代表的,除了精美的玻璃製品、
〈▲老師傅的玻璃工藝〉
貢多拉是長約 12 公尺、寬約 1.7 公尺的黑色平底船,裝飾華美,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
船身全漆黑色,傳統划船,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現在船夫還會唱著船歌。
※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ival of Venice)
這是威尼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慶典節日,每年都在天主教大齋日(Ash Wednesday)之前兩個禮拜開始(亦即每年的 1/21-27 之間開始),並在懺悔節(懺悔星期二 Shrove Tuesday 2/04-10 之間的星期二)結束(最長可達兩星期);
▼「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節」主要活動場地在聖馬可廣場,
〈▲可是擠得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過去的貴族參加節慶時都會戴上面具,隱藏身份,可以在節慶中盡情狂歡,
〈▲▼我們也買了頂帽子,跟著感染一下氛圍〉
後來本來僅屬於威尼斯的節慶變成舉世聞名的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來參加。
〈▲與現場裝扮者拍照是無須付費的,可大方禮貌地提出要求〉
【西恩納 Siena】
走在巷弄內會有回到中古世紀,時空交錯的感覺,
〈▲這隻貓對遊客很有意見〉
老城中心區 1995 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聖道明教堂 Basilica di San Domenico
這間外觀不怎樣的教堂卻非常有名,因為裡面供奉著聖凱薩琳(St. Catharine)的頭顱及一截手指;
聖凱薩琳在羅馬去世,大部分的遺體保存在羅馬,只有她的頭顱被運回這裏。
※貝殼廣場 Piazza del Campo
也叫田野廣場,建在三條山脊匯合的山坡,是西恩納的主要廣場;
扇形的貝殻廣場地面有磚線被劃分為九等分,用來紀念統治 Siena 的九人小組,是市民的活動生活中心。
環繞廣場排列著 1310 年完工的市政廳及樓高 102 公尺,是義大利中古世紀塔樓群中第二高的曼吉亞塔樓(Torre del Mangia),還有各貴族的府邸。
〈▲市政廳及曼吉亞塔樓〉
從 1656 年開始,每年 7/2 和 8/16 兩次的中世紀賽馬節(Palio)都在這裡進行。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鐘樓,
▼它其實是比薩主教堂 Duomo 的一部份,
〈▲▼後方為主教堂及旁邊的鐘樓斜塔(前後相隔十年)〉
▼整座教堂建築分為主教堂、洗禮堂與鐘樓三大部份。
〈▲最前方建築物為洗禮堂,中間是主教堂,最後為鐘樓斜塔〉
西元十世紀,比薩王國打了勝仗,為炫耀功績,決定建築一座大教堂,並在教堂旁邊修建一個鐘塔。
鐘塔建到三層時就發現向南傾斜,因此被迫停工。
94 年之後,著名工程師皮薩諾證實此塔雖斜,但無倒塌之虞;便又繼續修建並把每層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點。
比薩斜塔自 1174 年開始興建,1350 年竣工,經歷了 176 年。
塔高 54.5 公尺,直徑 16 米,共有八層,除底層和頂層有所不同外,其餘六層結構完全一樣。
斜塔底層有 15 根圓柱,中間六層各有 31 根圓柱,頂層 12 根。
沿石柱有寬 4 米的環行走道。
比薩斜塔現在每年還在繼續傾斜中,塔頂中軸線已偏斜 4.8 公尺,義大利政府也做了許多搶救斜塔的努力,以防止它的傾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