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不僅在華人世界,乃至全人類都是一筆寶貴資產,它有時間的刻痕、無法復製超越的美麗。
有一些東西,只要看到它,就會聯想到中華文物,我們稱它們為“中華元素”:

五十一、舞獅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源於中國。
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
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


五十二、中秋月餅(包含粽子、花饃等等)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美食。
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合家分著吃,所以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在中秋節這一天的必食之品。

五十三、鳥籠
  鳥籠的發展到清朝最為鼎盛。
八旗子弟們架鷹玩鳥,地方官員送禮也要投其所好,送上此類玩物當是最受歡迎。
清朝時期有一首童謡:“貝勒爺手裡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五十四、盆景
  盆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五十五、蒲扇
  蒲扇,由蒲葵的葉、柄製成,質輕,價廉,是中國應用最為普及的扇子,亦稱"葵扇"。
炎夏可用來搧風,得一份清涼,古代也用來在煮藥時,藥童加大火力之用。
也是眾人所熟悉的活佛濟公手持之物。


五十六、白酒
  中國的白酒,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在世界諸多酒類中獨樹一幟。
從古至今,白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社交、喜慶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特殊飲品。


五十七、唐裝
  “唐裝”說法的由來,有些“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外國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裝叫做“唐裝”了。
大部分情況下是指以清朝中期的滿族馬褂改良而來的服飾,特徵是立領。
清中期到清末國人在旗裝、馬褂等服飾的基礎上裝上立領元素,經過多次改良才有的產物。


五十八、繡花鞋
  繡花鞋,鞋與“偕”同音,綉有這種吉祥花紋的繡花鞋作為陪嫁,又有祝福新人相親相愛,長相廝守,在花繁錦繡的美好歲月中白頭偕老,共沐生活的瑰麗與芬芳之意,因此成為新娘出嫁的必備嫁妝。


五十九、虎頭鞋
  虎頭鞋是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是一種童鞋,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北方漢族地區也有稱為貓頭鞋。
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賦予它驅鬼闢邪的功能。


六十、旗袍
  旗袍的美是東方含蓄式的美,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它線條簡潔、色彩絢爛、風格優雅、雍容華貴,從內在與外在之間獲得和諧,是最具風情的中國符號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濠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