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在台灣也有一處埋藏大量人類史前文化古物的地方,
台東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距今 5,300 至 1,900 年前,其中又以距今 3,500 至 2,300 年前的出土古物最多。
〈▲史前人類堆砌的「砌石圈」,直徑 1 - 2 公尺,深約 1.5 公尺,推測是地下儲存食物的空間〉
根據考古推斷,卑南遺址的廣義面積可達 100 公頃(三十萬坪以上),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
此外,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非常多棺內精美的陪葬品,數量之多及物件的精美都是台灣之最,甚至也是環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考古挖掘現場〉
卑南遺址是台灣東部卑南文化在人類史前新石器時代就相當活躍的明證。
現在卑南遺址成為了國定遺址,而且也設立了「卑南文化遺址公園」,
這是台灣第一個考古遺址公園,
〈▲公園戶外表演廣場〉
園區占地廣闊,面積廣達 30 公頃(10 萬坪),
〈▲大片綠色草地,養眼、醒腦,讓人心胸舒暢〉
〈▲奇特的樹幹〉
要把園區走完還真要有相當體力才行。
〈▲卑南族少年會所〉
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車站(今台東車站)施工,挖出在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
〈▲房屋的遺跡,可辨識屋跟結構、石柱、石板及板棺〉
同時也對這些古文物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後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前後長達 9 年,共 13 梯次的搶救考古;
〈▲挖掘現場的石柱、石梯及埋在家中的板棺〉
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成果豐碩,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
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來到卑南遺址,留下了最早的石柱照片記錄;
〈▲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所攝石柱(網路圖片)〉
六十多年前,日本學者鹿野忠雄描述他在卑南看到數不清的石柱;
〈▲依據相關資料,重建石柱的地景藝術〉
如今,這些石柱都破壞殆盡了,僅存一個位在卑南火車站後方的「月形石柱」,
〈▲在台東火車站後方的「月形石柱」及大榕樹〉
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它可能是用來支撐房屋樑柱,是建築結構的一部份,
〈▲它是目前卑南遺址地表中,唯一仍保持原狀、未被移動過,矗立了幾千年的史前遺跡〉
▼它的形狀原本並不是月形,但經年的風化、剝落,上方形成了月亮的形狀,而被稱為「月形石柱」。
〈▲這四公尺高的「月形石柱」是國家一級古蹟〉
這一片板岩石柱的材料,並非產自本地,而是來自遙遠的中央山脈,順著卑南溪被載運至此,已經矗立地面三千多年了,
〈▲要走過拱橋到馬路的另一邊,才能看到這國家一級古蹟的「月形石柱」〉
因為「月形石柱」是卑南文化千年故事的起點,這也正是它所代表及象徵的價值所在。
〈▲旁邊另一塊石柱就這樣倒在地面任人踐踏,但不知是原件還是複製品〉
※綠色隧道
從卑南遺址公園離開,開車走北起卑南鄉下賓朗三叉路,南至十股社區約兩公里,兩旁上百棵百年茄冬樹所構成的綠色隧道;
〈▲兩旁嘉苳老樹,枝幹奇特有型〉
日據時代為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運輸需求,興建以茄苳樹為掩護的戰備道路,專門供戰車行駛;最早從臺東市經卑南一路延伸到初鹿,長達 15 公里;戰後,為因應都市發展建設需要,僅剩下目前這兩公里,已經成為臺東市街道綠化最美麗的知名地標。
※三和海濱公園
臺東遊的回程再路過太麻里,轉進「三和海濱公園」,非假日完全沒有遊人,早期施設的一些造景也都老舊沒有維護,
▼我們開車往旁邊的三和漁港看海,
漂亮的海灣,數點漁船,就想作是我們的私人海岸吧,
▼看潮起潮落沖上岸的浪花,
▼美麗的白色泡沫,也能讓我目視發呆良久。
和阿咪帶著 UU,三天兩夜的臺東僞生日之旅,也隨著海浪起伏,畫下了愉快的句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