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 西西里島 巴勒摩
*摩爾人城門
〈▲城外的城門外觀〉
▼新門 Porta Nuova 又稱摩爾人城門,於 1583 年由總督馬爾坎托尼奧·科隆納 Marcantonio Colonna 為紀念對土耳其征伐勝利慶祝而建造的凱旋門,
〈▲城內城門的外觀(市區遊覽街車停靠站)〉
1667 年凱旋門遭雷擊引起火藥爆炸摧毀,1669 年由建築師加斯帕雷·古爾西奧 Gaspare Guercio 進行重建,加蓋了凱旋門以上的建築物及金字塔形屋頂,並以彩色陶瓷在屋頂上拼出展翅老鷹的圖案。
〈▲金字塔屋頂依稀可以看出展翅老鷹的圖案〉
▼城外可看到四根成對的方形石壁柱,壁柱頂有四個被查理五世擊敗的摩爾人身像,
▼中間兩位被砍斷了手臂,外側兩位雙手抱胸以示屈服。
▼凱旋門上有分別描繪和平、正義、真理、富足的四座白色頭像雕塑,城門上建物有 6 根柱子撐起 5 個拱門。
▼穿過城門就進入過去巴勒摩的舊街區,
這裡曾經被腓尼基人、古羅馬人、阿拉人分別佔領統治過,所以城內建築融合著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物,
〈▲我們經過諾曼王宮(沒有入內參觀)〉
〈▲王宮前小攤販的吸引力〉
而巴勒摩大教堂就是不同時代、不同風格建築物綜合性的代表作。
*巴勒摩主教座堂 Cattedrale di Palermo
▼這座教堂最初是由教皇格雷戈里一世在西元六百多年建立的,到 9 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將它改成了清真寺。
▼現在看到教堂的主體是 1185 年由巴勒摩的諾曼第大主教和威廉二世的大臣沃爾特·奧法米爾 Walter Ophamil(埋葬在教堂地下室的石棺中)建造。
▼教堂伸出去哥德式尖塔(現為教區博物館)以帶線型尖頂拱廊與教堂主體作連接,
〈▲左邊尖塔有方形的外觀,上部裝飾著一個小鐘樓和小拱廊的精美皇冠〉
▼融合多樣建築風格的主教座堂擁有 4 座 12 世紀哥德式尖塔,
〈▲圖左可見連接教堂主體和對面哥德式尖塔的兩個拱廊之一〉
▼哥德式加泰羅尼亞風格的寬闊門廊(現在的主入口大門前)建於 1465 年左右,
〈▲入口兩側牆上紀念碑是 18 世紀初的作品,記述波旁國王查理三世及薩丁島 阿瑪德烏斯二世都在這裡加冕〉
▼ 16 世紀早期安東尼奧·甘巴拉 Antonio Gambara 設計的著名門廊及三個拱門,
▼左邊的第一根柱子是最早教堂和後來清真寺的遺留,上面刻有可蘭經的經文足資證明。
▼我們沒有安排教堂內部的參觀講解,我個人進去匆匆一瞥,
教堂中有非常多國王及主教的石棺,未作太多了解。
建於 12 世紀的教堂,隨著不同年代及統治者歷經多次擴建和改建,雖然沒有金碧輝煌的外觀,卻融匯了拜佔庭、阿拉伯、西西里諾曼、哥德和文藝復興等多種樣式風格,呈現出巴勒莫大教堂豐富多元的歷史和文化,好像也成了巴勒莫這座城市的印記。
▼離開主教座堂,我們沿著埃馬努埃萊商業街 Corso Vittorio Emanuele 前往與馬奎達街 Via Maqueda 路口的「四角廣場 Quattro Canti」,
▼途經現代美術館 Palazzo Riso,前方有查理五世立像,是由 Scipione Li Volsi 於 1630 年所創作。
*巴勒摩 四首歌廣場 Quattro Canti
〈▲全景拍攝的四角廣場〉
1608 年西西里島在西班牙統治時期,為突顯統治者的力量和威望,對巴勒莫市區重新規劃,當時總督馬奎達公爵下令,由建築師 Giacomo Amato 在歷史街區最熱鬧的十字路口的四個角落上,分別設計建造了同一主題的三層造型立面巴洛克式建築物共四棟,而且每一個街角都重新規畫為不同的行政區,是歐洲最早都市計畫劃分的例子,整個計畫歷時 12 年才完成。
〈▲網路圖片:喬治·索默(1834-1914)攝影〉
四棟立面的最下一層分別是以不同年紀的女人,手持不同的物件及花朵,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噴泉;
中間一層是四位統治這裡的西班牙總督:查理五世、菲力浦二世、菲力浦三世及菲力浦四世;
最上一層則是四個城市守護聖人的雕像:博爾塞納的克莉絲蒂娜 Christina of Tyre、坎普薩達的聖特裡芬 Saint Tryphon of Campsada 、巴勒摩的奧利維亞 Olivia of Palermo 及Agatha of Sicily 西西里島的阿加莎。
《春天棟》
〈▲春天噴泉〉
〈▲查理五世〉
〈▲博爾塞納的克莉絲蒂娜 Christina of Tyre〉
《夏天棟》
〈▲夏天噴泉〉
〈▲菲力浦二世〉
〈▲坎普薩達的聖特裡芬 Saint Tryphon of Campsada 〉
《秋天棟》
〈▲秋天噴泉〉
〈▲菲力浦三世〉
〈▲巴勒莫的奧利維亞 Olivia of Palermo〉
《冬天棟》
〈▲冬天噴泉〉
〈▲菲力浦四世〉
〈▲Agatha of Sicily 西西里島的阿加莎〉
*普雷托利亞廣場 Piazza Pretoria
▼普雷托利亞廣場就在四角廣場旁邊,從冬天棟代表冬天噴泉的旁邊步入,
〈▲我們參觀時正在整修,無法進入〉
噴泉是由設計師卡米蘭尼 Francesco Camilliani 於 1554 年,為托萊多大公夫人埃莉奧諾拉兄弟,在佛羅倫斯的聖克萊門特宮花園建造;
1573 年被賣給巴勒莫參議院,當時為搬遷這巨大的噴泉,將噴泉拆成了 644 塊搬運;
又為了噴泉的安置,遷移拆除了許多房屋;
直到八年後的 1581 年才完成整個噴泉廣場的組建;
此期間因為拆遷、購地、組裝等附加費用成本不斷增加,與當初購買它的成本不成比例,被巴勒莫人民認為是“可恥的”,大家就叫它“恥辱之泉”,也把這廣場稱羞恥廣場 Piazza della Vergogna 了。
▼圓形噴泉圍繞著中間三層的噴水池,四周有四座大樓梯上登, 樓梯邊有許多裸體雕像,也有人說這些裸體雕像是它被稱為羞恥廣場的原因,人各一詞也是義大利風格。
▼我們逛到這裡就聽到對面聖朱塞佩德蒂蒂尼教堂 Church of Saint Joseph dei Teatini 的鐘聲大作,正响午時分該吃午餐了,
▼聖朱塞佩德蒂蒂尼教堂以聖人聖若瑟 San Giuseppe 和耶穌會士Teatini 教團為名,是巴勒摩 Palermo 最重要的宗教建築之一。
我們沿著馬奎達商業街 Via Maqueda 前往馬西莫劇院方向,先去餐廳午餐,
〈▲這是老城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
▼中午十二點半了,餐廳尚未開始營業,這就是義大利。
*馬西莫劇院 Teatro Massimo
▼馬西莫劇院是義大利最大歌劇院,在歐洲僅次於巴黎歌劇院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第三大歌劇院,
1864 年,市長安東尼·斯塔拉巴·迪·魯迪尼推動巴勒摩市議會舉辦國際設計競標,由建築師喬瓦尼·巴蒂斯塔·巴西萊取得資格,
〈▲立在劇院外草地上的威爾第半身像〉
經過十年磨一劍,1874 年終於開始動工,但工期中有八年因故停工,直到開工後第 22 年的 1897 年終於正式開幕,前後歷時 33 年;
〈▲電影教父 3 最後取景地點的歌劇院前大樓梯〉
連建築師都等不到完工就掛了,之後由他兒子繼續接任。
〈▲電影教父 3 最後大樓梯場景,從上往下望的景況〉
1974 年劇院關閉翻修,同樣是腐敗成本超支,造成政治鬥爭,直到 23 年後的 1997 年才終於重新開放,義大利人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劇院大門口兩邊分別代表「思想 Pensiero」與「行動 Azione」的雕塑,會不會有點諷刺,還是剛剛好〉
〈▲阿咪在大樓梯下,坐在她的拐杖椅上,好整以暇〉
※海島公主號 羅馬奇維塔韋基亞港登船〈地中海、亞得里亞海郵輪行 2024/11/03-16〉
※義大利 可利亞里 Cagliari〈地中海、亞得里亞海郵輪行 2024/11/05〉
※義大利 西西里島 巴勒摩 蒙雷阿萊大教堂〈地中海、亞得里亞海郵輪行 2024/11/06〉
※義大利 西西里島 摩爾人城門、巴勒摩主教座堂、四角廣場、羞恥廣場、馬西莫劇院〈地中海、亞得里亞海郵輪行 2024/11/06〉
※黑山共和國 (蒙特內哥羅) 柯托爾城牆堡壘登遊誌 2024/11/10
※義大利 龐貝古城〈地中海、亞得里亞海郵輪行 2024/11/1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