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源遠流長。
諸多文學典故,看看源自何處。
「柳暗花明」、「哀鴻」、「黎民百姓」、「曲高和寡、陽春白雪、巴歌」、「獻芹」、「槐葉冷淘」、「冰心玉壺」、「草木」、「嬋娟」、「柳營」。
三十一、「柳暗花明」:
原意為綠柳成蔭,繁花似錦,形容景色的美好,如:
王維《早朝》中的「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
李商隱《夕陽樓》中的「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但自宋代詩人陸游《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柳暗花明」用來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了。
梁啟超《外交歟內政歟》:
「我們讀西洋史,真是越讀越有趣,處處峰迴路轉,時時柳暗花明。」
三十二、「哀鴻」:
語出《詩經.小雅.鴻雁》:
「鴻雁于飛,哀嗚嗷嗷。」
找不到棲身之所的鴻雁,悲傷哀痛地鳴叫。
後用以比喻悲傷苦痛、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哀鴻遍野之說。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
「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清 湯斌《睢沐二邑秋災情形疏》:
「歷年災患頻仍,黎民塗炭,今春賣兒賣女者,有售無受,以故哀鴻遍野。」
三十三、「黎民」「百姓」
遠古邊疆地區有 81 個氏族部落聯盟叫做“九黎族”,他們首領叫蚩尤。
黃帝和炎帝聯合在逐鹿之戰大敗蚩尤,被俘獲的九黎族人,就被稱為「黎民」,他們的身份當時等同奴隸。
《史記.卷二.夏本紀》:
「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
《三國演義》第五八回:
「操賊專權,欺君罔上,黎民凋殘。」
「百姓」在戰國以前代表貴族,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土地和官爵;
因為庶民沒有姓,因此「百姓」就成為貴族的通稱。
戰國之後,楚對平民通稱百姓。
《詩經·雅·天保》:
「群黎百姓」鄭玄箋:「百姓,官族姓也。」
現在「黎民百姓」都只是代表一般老百姓了。
三十四、「曲高和寡」、「陽春白雪」、「巴歌」:
皆出自《昭明文選》卷四十五 戰國策 宋玉《對楚王問》:
「客(外地人)有歌於郢(湖北江陵)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下層粗俗音樂)》,國中 屬而和者(跟著一起唱)數千人;
其為《陽阿》、《薤露》(民間通俗音樂)但,國中 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為《陽春》、《白雪》(高雅音樂),國中 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考究發音、樂理的音樂),國中 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有外地人在郢這個地方高歌,開始唱下里巴人粗俗的音樂,有數千人跟著一起唱;
之後唱民間通俗音樂,有數百人跟著唱;
再來唱高雅音樂,就只有數十人跟著唱了;
到唱些深奧考究發音樂裡的音樂時,就只剩幾個人跟著唱而已。
可見曲調越高,能引起共鳴就越少了。
「巴歌」借指粗俗音樂或詩詞之作,但多作謙辭。
唐 李群玉《自灃浦東遊江表途出巴秋投員外從公虞》:
「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元 謝應芳《水調歌頭·再和寄酬袁子英蕭寺》:
「多謝寄來雙鯉,白雪陽春數曲,為我和巴謳。」
「巴歌」多和「陽春白雪」比照著來寫,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
「陽春白雪」古代高雅樂曲名稱,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音樂及文學作品。
明.陳汝元《金蓮記》:
「那些個陽春白雪調偏高,賦寫甄神醉裡邀,風流難遇五陵豪。」
《隋唐演義》第三○回:
「韓俊娥唱罷,眾人都稱贊道:
『韓家姐姐,唱得這樣精妙,真個是陽春白雪,叫我們如何開口?』」
「曲高和寡」曲調愈高,跟著唱的人愈少,難以引起共鳴。
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
「或曲高和寡,唱不見讚;
或身卑力微,言不見亮。」
《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
「我在省城只聽人稱贊靚雲,從沒有人說起逸雲,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三十五、「獻芹」:
也說“芹獻”。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
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
唐.杜甫《槐葉冷淘》:
「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西遊記》第二七回:
「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三十六、「槐葉冷淘」
出自杜甫的詩《槐葉冷淘》,在盛唐時四川人就有吃槐葉作的涼麵。
以此形容美味的涼麵。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
新麵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
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
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從高大的槐樹上採摘嫩葉送到廚房。
把從附近街市新買來的麵粉,與槐葉汁渣調和在一起做成麵條。
將麵條下鍋煮熟,吃了槐葉冷麵以後,似乎忘記了憂愁。
那翠綠的顏色使筷子也生光,這冷面兼有香飯和蘆筍的美味。
嚼在口中比雪還清涼,請人品嘗如同以珠相贈。
我願騎上千里馬,把槐葉冷淘麵送到皇宮御膳廚房。
雖然山高路遠路上難行,但我的念頭不會改變。
雖然我的進獻就像芹菜跟水草一樣的菲薄微不足道。
萬里之外的君王此時也許正在避暑的涼殿,手邊晶瑩的玉壺也盛放著寒冰。
君王納涼晚了,也須品嘗這涼爽的美味啊。
三十七、「冰心玉壺」:
有若冰雪在玉壺中的晶瑩剔透,比喻人的心志忠貞、品格高尚。
唐.王昌齡《莢蓉褸送辛漸》: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宋.張孝祥《念奴嬌 過洞庭》: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在嶺海經年仕途生涯中,月光獨照,自思自量,自己的人格品行就像冰雪一樣晶瑩。
筆者受政敵讒害而被免職,他從桂林北歸,途經洞庭湖,即景生情,寫下這詞以明心志。
三十八、「抱柱」:
相傳古代男子 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
這時河水猛漲,淹沒了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願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古人愚信,實不足取)。
後用「抱柱」比喻堅守信約。
唐 李白《長干行》: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澦堆。」
十四歲我嫁給你作妻子,害羞得沒有露出過笑顏。
每每低頭對著暗處的墻壁,你雖一再呼喚但我也不敢回望。
十五歲我才能舒眉展笑,願意與你永遠相聚一起。
我常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怎麼也想不到會有走上望夫臺的一天。
十六歲你離家遠行,要去瞿塘峽的灧澦堆。
三十九、「嬋娟」:
原指姿態美好,也用來形容女子。
唐.孟郊《嬋娟篇》:
「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
元.沈禧《一枝花.天生瑚璉套.梁州》曲:
「腰肢嫋娜,體態嬋娟。」
唐.方干《贈趙崇侍御》:
「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齣:
「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分影照嬋娟。」
因人們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稱月亮為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四十、「柳營」:
指軍營,《史記》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
周亞夫 細柳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方可入營。
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唐 鮑溶《贈李黯將軍》:
「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