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在大陸的同學王學友伉儷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被困台灣,回不了大陸,
〈▲旅遊主辦人王學友、宋麗伉儷〉
趁著暑假結束,政府還有旅遊補助期間,興起了辦一場同學旅遊活動的念頭,
〈▲日月潭 水社碼頭〉
他希望在台灣南部及北部的同學都能參加,
〈▲高雄 江基銘、王小燕同學伉儷(向山遊客中心)〉
〈▲高雄 阿咪的妹夫許建成及妹妹雷小輝(日月潭玄光寺碼頭)〉
〈▲高雄 鄭慶生同學(杉林溪 88 吊橋)〉
〈▲高雄 姜清音同學(杉林溪渡假園區)〉
〈▲高雄 陳雲颿同學(杉林溪青龍瀑布)〉
〈▲高雄 林淑玉同學(杉林溪松瀧岩)〉
因此鎖定中部的「杉林溪遊樂區」及「清境農場」,
〈▲從埔里趕來烏日上車的張勝利學長及黃德蕙同學伉儷(忘憂森林)〉
〈▲台中 張桂紅同學(杉林溪 88 吊橋)〉
他自己也分別邀約同學參加,原先預定的 30 個名額很快滿額;
〈▲新竹 李玉麟同學(向山遊客中心)〉
同學們大家也熱心贊助,除主辦人學友準備了高粱、紅酒,
〈▲台北 楊亞寧同學(向山遊客中心)〉
少傑也贊助 5,000 元買水果、啤酒、飲料,
〈▲陸少傑、陳嬰伉儷(清境農場見晴花園山莊)〉
立孝拿出他壓箱寶的五糧液,
〈▲最後決定加入的王立孝同學(忘憂森林)〉
瓊瑩準備了大家當天的三明治早餐、茶葉蛋及台中太陽餅,
〈▲台中 黃瓊瑩(杉林溪松瀧岩)〉
丹蘋也準備了沙其馬,
〈▲台北 馮丹蘋同學(杉林溪)〉
我提供每人一個可以水洗的防疫殺菌口罩。
〈▲我從烏日上車,阿咪從左營上車(向山遊客中心)〉
〈▲台北 楊珠蘭同學(日月潭)〉
〈▲台北 周婉如同學(忘憂森林)〉
〈▲台北 趙彩雲同學(清境農場)〉
〈▲我堂妹 胡嘉芷(清境農場)〉
〈▲台北 石正惟同學(向山遊客中心)〉
〈▲台北 王瑪琍同學(杉林溪)〉
〈▲台北 杜聿麓同學(日月潭)〉
〈▲台北 趙金陵同學(忘憂森林)〉
〈▲第一次參加活動的 禹貝吉同學(忘憂森林) 〉
〈▲經常參加我們旅遊活動的臧玲(忘憂森林)〉
▼學友找他過去熟識在高雄的旅行社楊淑月小姐,安排行程、訂旅館房間、報價,
〈▲領隊楊淑月小姐及導遊小蓉小姐〉
當天從高雄搭遊覽車的同學有 12 人,
〈▲高雄搭遊覽車上的鄭慶生及姜清音同學〉
▼在高鐵烏日站上車的同學有 20 位。
〈▲北部及中部的同學集合烏日高鐵站上車〉
早上九點半烏日高鐵站出發,約十一點一刻抵達南投鹿谷「名竹山莊」午餐,
餐後,大家先往杉林溪前兩公里處的「忘憂森林」遊覽,
▼此地原屬於林務局造林地,在 921 地震後,形成堰塞水潭,
水中杉木的根部長年浸泡水中導致枯萎,形成白木林,成為另類景觀。
我們換搭四輪傳動小型接駁車上行約十分鐘(路窄險彎,坡度很陡,可步行,約需 40-50 分鐘)抵達忘憂森林入口,
〈▲入口處茶園〉
▼忘憂森林無須門票,入口前有咖啡屋及賣店,
〈▲這裡廁所需要消費才提供使用〉
▼過咖啡廳繼續往上,地面泥濘濕滑,
約上行 5 分鐘即可抵達白木林水塘邊,
▼遊客沿水塘邊便道前行賞景拍照,
▼此處海拔 2,000 公尺,水塘邊林木青蔥茂盛,
聳立水中枯木及水面倒影,景色宜人,空氣清新,讓人忘憂,故取名「忘憂森林」。
〈▲三美圖〉
未幾,薄霧籠罩,
薄霧中又有朦朧的美,
接著細雨輕飄,
雨中地面更加濕滑,我只顧著賞景,腳下一滑,差點四腳朝天,
所幸平日有鍛鍊,及時穩住,我後方的臧玲沒有看到好戲,讓她有點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