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猶太區續走巴黎街,未幾就到達舊城廣場 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
〈▲舊城廣場巴黎街口〉
布拉格在過去四百年曾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再加上二戰時沒有遭到破壞,老城風貌得以倖存至今,
〈▲後方雙塔是布拉格地標的哥德式泰恩教堂〉
走進有九百多年歷史的舊城廣場(也稱老城廣場或直接叫它布拉格廣場),
〈▲廣場邊的木柴現烤豬腿,很香〉
這個見證布拉格近千年歷史廣場的四周,都是布拉格重要的建築及歷史地標:
※胡斯雕像
〈▲胡斯和胡斯派勇士及新教徒的大型石基座、青銅打造的雕像,由拉吉斯拉夫‧沙羅溫設計,民眾捐款建成〉
胡斯曾擔任布拉格大學校長,是宗教改革的先驅;當時胡斯反對羅馬教宗販賣贖罪券而進行宗教改革,最後被教廷在康斯坦茨火刑處死,而引發之後的宗教戰爭。
▼雕像於 1915 年一戰時期為紀念胡斯逝世 500 週年而設立;捷克也將胡斯逝世的 7 月 6 日訂為國定假日。
〈▲蘇聯統治時期,民眾靜坐老廣場胡斯雕像下,成為抗議共產黨統治的表達方式;大家又叫這裡為胡斯廣場〉
※泰恩教堂:
〈▲廣場圖片左邊是胡斯雕像,中間是泰恩教堂,右邊有新建瑪麗安紀念立柱〉
▼有雙尖塔的泰恩教堂 Chrám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每個尖塔又飾有 8 個小尖頂)是布拉格地標之一;
〈▲塔高約 80 公尺,左邊北塔夏娃 Eve 較小也矮一公尺,右邊南塔亞當 Adam 較大,雙塔並不對稱(夕陽下金色布拉格)〉
早在十一世紀,這裡就是一座羅曼式教堂,1256 年改建為早期哥德式的泰恩教堂(教堂入口非常不明顯);
〈▲我們在泰恩教堂入口前的咖啡廳喝咖啡,後方是老廣場天文鐘塔樓及市政廳〉
現存的後期哥德式教堂始建於 14 世紀,建築師是阿拉斯提馬修和彼得·帕爾萊勒;
〈▲由中間通道進入,就是泰恩教堂入口〉
胡斯教派曾佔領教堂,胡斯也曾在這裡傳授教義引發後來的宗教革命。
〈▲咖啡廳後巷內的泰恩教堂入口,教堂內裝飾華麗,免費參觀但不得拍照〉
1679 年,教堂遭雷擊火災,受損嚴重的拱頂改建為較低的巴洛克拱頂;
〈▲布拉格下水道人孔蓋也用了泰恩教堂當成圖騰〉
1876-1895 年進行改建;
1973 年-1995 年進行了漫長的外部復原。
〈▲夜晚的教堂顯得陰森,所以又名「魔鬼教堂」〉
※瑪麗安紀念柱 Mariánský sloup
〈▲這支是我之前來還沒有,2020 年新建的紀念柱〉
最初的紀念柱是斐迪南三世皇帝為了感謝聖母瑪利亞在 1648 年保衛布拉格免受瑞典軍隊的侵害,於 1650 年在這裡打造的;但該紀念柱在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後不久遭拆除。
現在這座高度不足 16 公尺的瑪麗安紀念柱,是 2020 年在原柱基礎上重新建造的。
※聖尼古拉教堂 Kostel sv. Mikuláše
〈▲漂亮巴洛克式建築,兩座綠色塔頂以黃金點綴〉
聖尼古拉教堂在 12 世紀末由當地居民奉獻建造,教堂曾多次易主,也曾經作為糧倉、音樂廳、臨時避難所、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駐軍士兵的禮拜堂,至 20 世紀初,轉由胡思教會管理至今。
※布拉格天文鐘 Pražský orloj
〈▲天文鐘前總是遊客及扒手匯集的地方〉
▼布拉格天文鐘塔高約 42 公尺,屬於 14 世紀舊市政廳的一部份,
〈▲大家舉目抬頭,聽著阿文對天文鐘的解說〉
▼全機械結構的天文鐘核心部分完成於 1410 年,分為天文鐘與月曆鐘上下兩部分。
〈▲鐘還是一樣,時光奪走了人的容顏〉
▼上面的是天文鐘,有羅馬 12 小時制、波西米亞 24 小時制的實時換算;
四個主要的移動圓盤,分別是黃道十二宮圓盤,老捷克時間表,太陽和月亮;
分別顯示晝夜交替、春分節氣、太陽運行、月相盈虧、赤道與黃道甚至南北回歸線;
〈▲上面這鐘看起來就非常複雜〉
▼下面的是月曆鐘,是一個同心圓的形式,由中央圖案至外圈分別代表了布拉格城、黃道十二宮、以及波西米亞人每個月分的代表活動,最外圈(黑色)標示了一年 365 天以及每天的代表姓氏,做為當地人取名用途;
〈▲研究很久,還是沒搞懂〉
每到整點會鳴鐘報時(9 點~ 23 點),先會出現金雞報啼,接著有 12 門徒接連出現在窗口,與天文鐘兩側象徵貪婪、虛榮、慾望與死亡的可動雕像相呼應,為老城區報時的同時,也有神聖的儀式感(出現的時間很短,還沒看清就結束了)。
布拉格天文鐘是世界最著名的天文鐘之一,坊間謠傳,當時官方為了防止製造技術外流,甚至弄瞎製作天文鐘技師的眼睛,讓人不可思議。
※一分鐘之屋 Dům U Minuty
〈▲天文鐘旁被捷克列為國家古蹟加以保護,典型文藝復興時期流行樣式的老屋〉
老屋以“一分鐘”為名,有多種不同說法:
一是說從舊市政廳走過來只要一分鐘;
也有一說是 19 世紀時,這裡曾是菸草店,而抽一根菸只需要一分鐘的緣故;
還有人說一分鐘代表非常細小,記錄了曾在房子裡將菸草切成細絲。
▼而牆面上搶眼的黑白壁畫是一種名為 Sgraffito 的牆面裝飾技術,
透過在潮濕的牆面塗上對比色的石膏,再以刻刀用刮除的方式作畫,是 15~16 世紀時所流行的一種裝飾技法;構圖選材以當代文藝復興時期所風行的傳說為主軸,以聖經和神話故事為主。
在西元 1889 年至 1896 年之間,這裡曾是卡夫卡一家的住所;目前供作餐廳及參觀使用。
▼另外,在老城廣場泰恩教堂後方的菠丹妮 Botanicus,是許多台灣旅客及旅遊團必來的一家店,好像也成了景點,
〈▲阿咪後面是「白天與夜晚」的雕塑〉
▼分別參加不同日期不同旅行社的歐遊團,姊妹倆居然可以在這家店裡相遇,
〈▲阿咪跟她妹妹小輝巧遇〉
觀光客愛來這裡買東西掏腰包,扒手群也愛來這裏掏觀光客的腰包,雖然領隊曾再三叮嚀,團員自己也都謹慎注意,但還是防不勝防的發生團員錢包護照被偷事件,先要到警局報備立案,再要去台灣代表處申請臨時護照,不但財產損失還掃了遊興。
〈▲阿咪跟小妹血拚,我跟建成、Lisa 老城廣場邊喝咖啡開槓〉
歐洲扒手猖獗,在同樣地方聽到 Lisa 在我旁邊大叫,嚇我一跳也嚇了旁邊兩個扒手一跳,Lisa 只見那隻動她錢包的手收了回去,而男女扒手不但若無其事還對我們笑,他們諒定這些台灣短期遊客拿他們毫無辦法,猖狂至極!
〈▲我們原本同團旅遊,但因為我的一個小手術而錯開了時間,在歐洲還是碰到〉
阿文帶大家從老城廣場辛巴克旁邊巷道離開,經過捷克著名醫生、博物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Jan Marek Marci z Kronland(1595 - 1667 年)的住宅,
〈▲他房子外牆上有一塊精緻的青銅紀念牌〉
▼再經過 Church of St. Gallen,建於十三世紀的漂亮教堂,
〈▲兩座深綠松石色圓頂塔樓高達 51 公尺,其中之一是著名的聖約翰鐘的鐘樓〉
▼教堂不遠處的哈維爾市集起源於 1232 年,現在攤位不多,但曾是 16 世紀布拉格最大也最重要的市集之一。
〈▲哈維爾市集的歷史意義大過於現在的觀光及採購意義〉
▼阿文帶大家來到瓦茨拉夫廣場 Václavské náměstí(有人叫它新城廣場),這長 750 公尺,寬 60 公尺的廣場底端有國家博物館,更像一條大道,
〈▲阿咪急著上洗手間,衝進廣場邊之前住宿過的酒店,相當友善〉
〈▲我們夜晚經過廣場底端,建於 1818 年的捷克國家博物館 Národní muzeum〉
▼最後大家來到一座建於 1475 年的哥德式城門火藥塔 Prašná brána,
▼這城門最初興建時,通過城門前小橋直接連接皇宮,1485 年它尚未完工前,國王 Vladislav Jagellonský 就將住處遷到了布拉格城堡,
▼在 1836年 之前,國王加冕都要通過此門前往聖維特主教座堂舉辦加冕盛典,
〈▲十年前與兒子、媳婦來此〉
隨著城市往老城牆之外發展,火藥塔的重要性降低,到了 17 世紀,它被用作火藥儲存設施,因此而得名;
1757 年,布拉格被普魯士人占領時,老城牆陸續被拆除,城門也遭嚴重焚毀;直到 19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火藥塔由建築師 Matěj Rejsek 模仿彼得帕爾萊勒為查理大橋老城橋塔所使用的設計,在原址重現舊城牆唯一倖存的城門。
▼在火藥塔旁邊巴洛克式的 Hybernia Theatre 戲院,非常華麗,
▼不遠處也有一處有 200 家商店的商城,
▼老城區外的布拉格也有相當新潮漂亮的建築物。
※奧地利 哈斯塔特(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奧地利 薩爾斯堡夜遊(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德國 國王湖 Königssee(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德國 貝希特斯加登鹽礦 salt mine berchtesgaden(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捷克 克倫洛夫 Český Krumlov 2023/10/31(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捷克 卡羅維瓦利 溫泉小鎮 2023/11/01(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捷克 布拉格遊船、猶太區 2023/11/01-02(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捷克 布拉格 老城區 2023/11/01-02(2023 奧、德、捷、斯、匈 12日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