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中大甲的鐵鉆山是歷史很久著名的風景區,還記得民國 57 年我在台中讀大學的時候,鐵鉆山就是我們常辦校際活動的地方,但鐵鉆山三角點我卻從來不知(當時應該還是軍事管制區),後來還列入編號 038 的小百岳,網路上找了一下相關資料,踩點去。
位在台中大甲的鐵鉆山是歷史很久著名的風景區,還記得民國 57 年我在台中讀大學的時候,鐵鉆山就是我們常辦校際活動的地方,但鐵鉆山三角點我卻從來不知(當時應該還是軍事管制區),後來還列入編號 038 的小百岳,網路上找了一下相關資料,踩點去。
翻出舊照片,一回首已經頭尾 34 年了,看著相片,將封塵已久的往事從記憶盒中點點喚醒;
隨著心靈飛馳,再一次激起許久不曾再有那種對旅遊歡欣的悸動。
利用 1987 年的年假,在五月下旬我幫阿咪安排了她第一次的美國行。
大多友人都知道我寫個人部落格非常多年了,多位朋友問到我部落格許多問題,也問要怎樣才能找到以前有看到過的部落格文章?
還有人問要怎樣建立自己的部落格?要不要支付費用?有沒有廣告收入?
當然,這些看似淺顯的問題,但對我們三年班的同學來說,還是很生疏遙遠的。
在我們大學畢業時還沒有手機、沒有電玩、沒有網路,我大學四年級時,學校很轟動的買了第一套電腦,我趕時髦的選修了電腦程式設計;還記得第一次在學校看到的電腦(民國 60 年),是一台在冷氣房中非常非常大的機器,進電腦房還要先脫鞋子,我們要先學在電腦卡片上打洞,用電腦卡來操作電腦。
台灣新冠疫情開始肆虐,尤其雙北大家更是風聲鶴唳,小孫子學校停課在家8天足未出門;高雄的狀況比較緩和,阿咪在家也憋的難受了,就說趁還沒封城,找個沒有人的地方走走散心吧。
中午時分,從左營家中開車往大崗山三角公園,
〈▲整個沒人,完全的空山〉
台灣這波新冠疫情,讓台北萬華的“阿公店”文化成了社會議題;其實在高雄岡山有個「阿公店水庫」,岡山在日據時代之前就叫「阿公店」;
阿公店水庫〈2020高雄輕遊記〉
岡山自古就是台南府城與高雄舊城間的往來中繼站,相傳清康熙年間,一老翁在此築屋設攤販賣茶水、雜貨,並提供南北商旅打尖住宿,當時沒有店名,大家就叫它阿公的店;後來於此定居者日漸增多形成村落,就將該處稱為「阿公店」。
但這次引起風波的萬華阿公店,在萬華並沒有叫阿公店的地方,而是對萬華地區一些阿公們愛去地方的統稱,我個人對這些阿公店並不清楚,轉貼網路上有些介紹文章與大家分享:
一直有聽南部山友跟我提起「旗靈縱走」,說是高雄地區最值得走的一段山脊稜線,早就放進我的口袋名單中,
〈▲從最右邊的靈山到最左邊的北旗尾南山,清朗的天空、漂亮的山脊稜線〉
雖然期間分別獨登過小百岳的旗尾山(小百岳#072 高雄旗尾山 2021/03/01),
繼今年二三月帶小學二年級的外孫醬醬及幼稚園的弟弟走高雄的小百岳大崗山,
〈▲小百岳#074 高雄大崗山 帶小娃兒登小百岳 2021/01/28〉
〈▲編號 19 小百岳 2021/05/06〉
04/09 和收集小百岳的同學一起踩點南勢角山、天上山,原本想輕鬆再加一顆鳶山的,但功課沒做足,
▼主觀意識認為鳶山三角點應該就在我過去走的鳶山岩附近,結果無功而返。
澎湖白沙鄉的通梁村最為人知的景點,應該就是通梁古榕及跨海大橋了,這兩處相距不遠,也都是我們這趟旅遊落腳參訪的地方。
※保安宮 通梁古榕
通梁古榕是台灣知名「神木」之一,佇立在白沙鄉通梁村的保安宮前,已經有兩三百年之久,也是澎湖本島最高齡的榕樹。
來到澎湖的第二天,我們搭船前往七美島,
〈▲海洋牧場、夜釣小管及七美島,這三個行程都是從南海遊客中心出發〉
七美島又稱七美嶼,舊名大嶼,是澎湖群島中第五大島,也是最南端的一個住人島嶼;
澎湖的海產是有口皆碑的,不但有漁船的捕撈,還有人為的養殖,來到澎湖也來體驗一下「以海為田、以魚為牧」的養殖平台。
〈▲海洋牧場(網路圖片)〉
▼午餐後到馬公港大樓候船,巧遇同學李青城,
※天后宮
台灣最為人知的媽祖廟,包括:「鹿港天后宮」(明永曆元年 1646 年)、「台北關渡宮」(清順治 18 年 1661 年)、「北港朝天宮」(清康熙 33 年 1694 年)以及「大甲鎮瀾宮」(清雍正 8 年 1730 年);但這些都不及「澎湖天后宮」古老,因之天后宮也就成為澎湖最有名氣的歷史古蹟了。
金龍頭園區(原名金龜頭,當時省主席陳誠認為名字不雅,改為金龍頭)位在澎湖馬公半島極西,媽宮城西南門外,媽宮澳(今馬公灣)西南的龜頭山上(狀似探頭入海喝水的烏龜頭得名);與風櫃尾蛇頭山相對,共扼馬公港大門,曾是軍事重地;
篤行十村、莒光新村、媽宮古城牆及金龜頭砲台都在園區範圍內。
※媽宮古城
許多影響現在人類的東西,當初都是在無心的情況下產生及開創的,但開創者也要有敏銳的敏感度、足夠的智慧以及執著的執行力,當然,重要的是那神來一筆的運氣!
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了現代生活。
※火柴 – 1826 年
在我過去觀念裡的蘭嶼及綠島,這兩處彈丸之地除了浮潛玩水,蘭嶼看看拼板舟、綠島看看監獄,好像沒啥好去的;再加上常常聽到外島交通不便,還經常會為天候因素閉島,又有旅遊相關設施不佳的耳語風評,更每每打消了我前往探秘的遊興。
〈▲中午墾丁「海味餐廳」午餐〉
3/29 阿咪說,我們去內灣走走吧,我都沒去過。
新竹橫山內灣,多年前我們應該去過不只一次,但她還沒有記憶,可見景區沒有特別讓她印象深刻的特殊地方。
從台北大安區家中開車前往,約略一個小時二十分鐘抵達合興車站,
▼跟阿咪走完小百岳五分山,開車下到十分老街午餐,
車子停放在放天燈業者的空地,業者過來說,停車 100 元,放天燈連停車只要 200 元,但我認為放天燈會牽扯安全的問題、污染的問題,就停車就好。
哈佛教授大衞查普曼:
華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却讓他們屹立至今。
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學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核心:“中華民族特徵”
在他的情緒帶動下,現場氛圍一直熱血高漲。
位於基隆的槓子寮山小百岳基本上跟大武崙山狀況極為相近,都是鄰近非常有規模的炮台遺址,
瓊瑩公務下高雄,我們利用上午的時間,約了淑玉一起去登一座屏東最出名的小百岳「笠頂山」,
〈▲小百岳三人組〉
春節過後,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北返,中途停台中,瓊瑩高鐵站接我,直接開車往南投中寮的九份二山地震紀念園區,
一早跟阿咪從台北安和路家中開車往平溪,這條路是我從前騎單車時最常走的路線;
▼阿咪不太能走階梯,所以我們將車直接開到五分山頂的氣象雷達站,從五分山步道的終點啟登,
北部同學南下邀我同遊帶路柴山秘境,前兩天我還約淑玉一起先上柴山探路,我們車都是停在「元亨寺」停車場,這裡停車(08-20)最方便;
▼11:50 帶大家元亨寺出發,
▼走產業道路往台泥老「出料口」方向,
海青同學曲子伉儷南下走浸水營古道,他也約了南部山友想順遊柴山秘境,並邀約我帶路同遊,
〈▲曲子伉儷及同遊山友(柴山「大自然」崖頂)〉
我在前一晚也拜託立孝,幫我邀約初中丙班同學,在高雄傑克牛排聚會餐敘。
今天,我帶孩子們玩了一個殘酷的遊戲,非常殘酷,但非玩不可,因為我得讓他們理解這世界的運行法則。
這個遊戲靈感來自於潘怡如老師,當時我看到這個遊戲玩法,大為震撼;剛好教到荀子《勸學》,荀子很努力告訴大家,學習很重要,所以我決定幫荀子一把。
「課本闔起來,我們到外面空地集合,老師帶你們玩一場遊戲。」
進度告一段落,我跟學生們說。
結束小百岳天上山,原本打算開車往大溪小百岳金面山,但導航卻帶我上到金面山東側車子寮,開到沒有路(自己大意);在返回山路上只見一隻蒼鷹從高空俯衝而下,在我眼前從茂密樹林縫隙中快速直落,我心頭一驚,只見牠利爪抓一條丈餘長的蛇飛去,難忘的鏡頭,也是誤闖山路的補償。
既然金面山沒上,就臨時改走東眼山;
我一早從台北安和路家中開車導航往中和南勢角「南山福德宮」,
〈▲半山腰上的土地公像就是最清楚的指標〉
基隆山是東北角的地標名山,往東北角的遊客不可能不看到它;
▼基隆山形貌多樣,從海上或濱海公路北望,形似雞籠,所以稱為「雞籠山」,
小學同學王立孝、林淑玉一行谷關三日遊,02/27 回程經台中,在寬心園午餐,
〈▲立孝半年多前就籌畫的谷關豪華旅遊團〉
阿咪說:「帶你去一處你會喜歡的地方吃中餐,也順便走走」,甚至連要去的地名都沒跟我說,反正被帶出場,就跟著她的手機導航,開車往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地區;從台北安和路家中開車出發,車行一小時十五分鐘,直接開抵「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這裡有公車站牌〉
阿咪說這裡有一所日據時代現在已廢棄的小學(也不知她從哪裡得來的資訊),我們就在這裡吃中餐。
※臺東森林公園
原本想開車往臺東森林公園中的鷺鷥湖,在跟著衛星導航指引下,沿著台東外環道的馬亨亨大道居然轉進一條無法錯車、無法調頭的小徑,直接就到了公園外的湖邊,可以跨過上有簡單木條的大水溝,就不必買門票進公園了(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倒車出去)。
台東森林公園佔地有 3、400 公頃,過去在海邊整片種植木麻黃防風林,舊稱「黑森林」,位在卑南溪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