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自「不說,就真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一書中的故事。
“好萊塢導演的肺腑之言”克裡斯托·文森,68 歲,白人,好萊塢導演
你好,具有創意的廣告發佈人:
我的生命正在進入倒計時,胰腺癌不會讓人像其他癌症那樣拖下去的,這我很清楚。
我的確有話想留下來,不論被誰看見。
匿名留遺言這主意太高(我留的當然不是真名),因為我不想讓自己說的話被稱為“名言”,更不想讓我的後代因為我說過的話而在別人面前有所難堪,即使我說的都是實話。
我只想讓他們記住我的電影就足夠了。
我一生共導過 57 部電影,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一次,事業上可謂風光無限,可我卻沒有一次導好過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導演一個虛擬的人生故事,遠比掌控自己的真實生活更容易,因為那完全是兩回事,乾淨徹底的兩回事!
我一生結過 6 次婚,離過 5 次婚,前妻們都是一起合作拍過片的演員,當然都很漂亮,其中幾個也頗有天分;她們都獨立而自我,但這樣的結合最多維持幾年就到期了——她們可以短暫地浪漫,但過正常而普通的每一天卻很難。
而我的工作性質也自然導致了我的感情難以持久專一,所以說問題是雙方的,這樣說才算公正。
而我最後一任妻子波波與我的前妻們很不同,她不是演員,能包容、接納我不按常理出牌的個性和看似瘋狂的所有舉止,所以我們才能不離不棄到今天。
波波與電影圈毫無關系,甚至大學也沒讀過——她只是我雇來照顧孩子們的保姆。
這聽上去像不像電影裡的故事?不可思議是不是?其實連我自己也始料不及,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比頭腦裡臆想的電影情節還精彩些。
波波愛我的方式與前妻們不同,她愛我就像愛護我們各自的孩子一樣,無條件地包容我醜陋的一面,出格的一切。
當然了,她也比我的前妻們更能欣賞我,我的前妻們不能容忍我的地方在她看來卻是“像孩子一樣可愛的方方面面”。
我不斷地被人稱為性格不成熟的地方,藝術家幾乎都有,能被人欣賞而不是被指責,這是福音,也是所有心理治療師們的無能為力之處。
我告誡誠心搞藝術的人千萬不要去看心理醫生,他們的理性分析和行為指導只會讓人產生恐懼,手足無措,必定會成為你藝術靈感的殺手,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聽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話你聽過吧?你不能要求一個內心還是個孩子的人去做大人的事,而他如果不像個孩子那樣瘋狂,也搞不出電影來,是不是?他已經如此出色了難道還不夠嗎?」
有一次我聽見波波和她的女友在電話裡這樣比喻我們的關係。
這竟然就是她的婚姻哲學——她一直把我當成了她的孩子!而我們的婚姻竟然也因此才得以持續下去。
成套的婚姻理論竟不如她的一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來得簡單和通透。
可惜當我終於找到上帝派來給我當伴侶的人時,我卻要先走了。
我不能用後半生去報答這個女人對我大度的愛,無條件的呵護和理解了。
此刻,波波對我的愛和我對她的愛充滿了我的整個身心。
電影當然一直是我活著的理由,搞電影是個讓人發狂的藝術,平庸的人來搞就不可能有不平庸的成就,而不平庸的人愛上它就不可能有平庸的生活,只因為電影這個藝術若不觸到人類的靈魂又怎麼可能出彩,怎麼可能優秀?我這個最不可能平庸的人,最能折騰的人最終得到了一個母親化身般的女人的愛和無條件的接納,我怎能不視為三生有幸?我雖萬般不捨,還是會帶著感激走的。
感謝主,阿門!
※
男女之愛到底是什麼,也許誰也說不明白。
這位導演卻能夠坦率地講出自己的經歷和選擇。
藝術家不能去看心理醫生,一個太令人叫絕的見解,大概可以算是這位匿名導演的名言了。
※「不說,就真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袁苡程〈生命是一場
留言列表